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MWD为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小组名,由医疗废物处置的英文“Medical Waste Disposal”的首字母组成,同时也是本次实践调查的主题内容。本次实践是基于美丽中国建设这个大主题下展开,旨在探索医疗废物之于环境的影响和在疫情环境下医疗废物处置的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在实践过程中,小组成员前往医院等场所调查了医废处置的方法和疫情背景下处置的现状和变化,同时还在网上搜查资料文件等来调查医疗废物处置相关问题,另外搜寻了相关科普卫生知识通过网络等途径向大众传输。
6月22日下午,医疗废弃物处置调查小组部分成员走访了山东省新泰市利民医院,并采访了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主任李莉、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成员兼化验室主任吴鹏。随后,在俩位医生的带领下,团队成员浏览了医院医疗废弃物处理的流程,参观了医疗废弃物暂存处以及污处理设备。
医疗废弃物处理规定和流程
李主任介绍医疗废弃物分为感染性、损伤性、病理性、药物性以及化学性五种废弃物,并将常见的医疗废弃物如何分类给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说明,例如口罩、防护服等属于感染性;针头、手术刀等属于损伤性废弃物;消毒剂、含汞体温计、血压计则属于化学性废弃物。
此外,李主任还介绍了几个医疗废弃物分类的小问题:少量的药物性医疗废弃物可以并入感染性废弃物回收;药品玻璃瓶,如输液剂、口服液、粉针剂使用的玻璃瓶不属于医疗废弃物而是属于可回收垃圾,需要交给该药品所属的药品批发商进行处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药用玻璃瓶都是可回收垃圾,如果该玻璃瓶盛放的是致癌性药物、可以致癌性药物、免疫抑制剂等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以及疫苗、血液制品就必须归为医疗废弃物处理。团队成员还发现了一个问题——在各科室的医疗废弃物存放处只有处理四种医疗废弃物的垃圾桶,唯独不见盛放损伤性医疗废弃物的垃圾桶。对此,李主任也为我们进行了细心的讲解:为了防止损伤性医疗废物划破垃圾袋造成泄露,这种医疗废物需要一个专门的利器盒来存放,而且利器盒的顶部密封装置也设计的十分巧妙,一旦利器盒被密封,顶部盖子就再也无法打开,这也防止了医疗废弃物的泄露。
亲身体验医疗废弃物处置过程
随后李主任为成员现场演示了医疗废弃物如何进行打包,如何从科室转接到医疗废弃物暂存处。在李主任的指导下,采访组成员武荣泽穿戴好防护服,亲自体验了一下医疗废弃物的处置过程。
参观污水处理装置和医废暂存处
作为一个康复型医院,利民医院对于医疗废水的处理压力较小所以使用了一台二氧化氯发生器。接着团队成员来到了医疗废弃物暂存处,据吴主任介绍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应当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和人员活动区以及生活垃圾存放场所,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盗以及预防儿童接触等安全措施;每天还要对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使用紫外线和消毒液进行消毒。
采访
Q:居民区的医疗废弃物如何回收?
A:李主任认为居民区的大部分居民没有什么重大疾病,用完的口罩、棉棒和过期药品等医疗废弃物相对较少,可以归到生活垃圾中进行分类处理,而且全市有许多小区,所以在小区内建立医疗废弃物暂存处是没有必要的。但李主任还是建议居民要先对自己产生的医疗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例如口罩要对折打结将口罩内侧一面完全包起来,空药瓶是可回收垃圾,棉棒、创可贴、酒精棉等属于干垃圾。
Q:如何提升公民对医疗废弃物处理的意识和能力?
A:吴主任认为现在的居民本身意识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医院也会定期开展培训活动或者宣传活动。
Q:对医疗废弃物处理还有什么待提高的方面?A:李主任认为在习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之后,无论是医院、回收公司还是卫生部门,都加强了对医疗废弃物的处理过程的规范或监督;在之前可能存在一些管理不严、过程不规范的问题,但是近几年以来,所有的处理都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对于医疗废弃物的交接也会有专门的记录本记录每次的交接内容时间以及负责人,会详细到每个科室;除此之外政府也在严厉打击医疗废弃物的黑色产业链,为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MWD小助手公众号 shuqishijian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