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200万,本科生100万!对待人才:小米空降高管,华为却空降天才少年!

EETOP 前天

EETOP专注芯片、微电子,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来源:EETOP整理自EETOP、量子位、冬梅说娱等
小米创始人雷军此前曾经发出豪言壮语,要十个季度重回第一。然而随着十个季度期限临近,小米手机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就逐步下滑,这让小米高层压力山大。
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手机份额,小米对人才可谓趋之若鹜,当然最直接的办法是直接挖来现成的用,比如对高管的培养,小米就采取了最直接的空降方式,特别是这一两年,已经空降了不少高管。组成了所谓的“复仇者联盟”。
最近小米公司又引来一位重量级人物——中兴前副总裁、终端CEO曾学忠。任命曾学忠出任集团副总裁、手机副总裁,负责手机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工作,向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汇报。工作内容基本上是顶替了之前林斌的工作。
曾学忠职场履历非常丰富,不仅当过中兴前副总裁、中兴手机CEO,还曾是紫光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紫光股份总裁、紫光展锐CEO,是杰出的企业管理者和半导体通信行业专家。

曾学忠,右雷军
至此,网友盛传的“小米复仇者联盟”又壮大几分,目前最新“联盟”成员名单如下:
1. 金立集团前总裁卢伟冰,现任小米集团公司副总裁、红米品牌总经理;
2. OPPO Find系列前产品总监王腾,现任小米手机产品总监;
3. 华为前首席营销官杨柘,现任小米中国区CMO;
4. 联想集团前副总裁 “万瓷王”常程,现任小米集团副总裁;
5. 努比亚副总裁苗雷,现任小米相机部总监;
6. 小辣椒创始人王晓雁,现任小米中国区副总裁兼销售二部总经理。
此外还有美图的吴欣鸿、黑鲨的吴世敏等一连串名单,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小米高管群像
当然对待人才,华为也同样是求贤若渴,舍得下足血本。不过与小米不太相同的是华为更喜欢自己培养,在小米忙着空降高管的时候,华为却在满世界寻找“天才少年”。
去年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去年内部讲话中提出“天才少年”计划,要从全世界招募顶尖人才,今年已经是项目第二期了。( 参看第一期:对部分顶尖学生实行年薪制 最高200万元

现在,时隔一年,第二批「天才少年」入选者也曝光了。

华科三位天才少年脱颖而出

从去年12月至今,单是华中科技大学,便有三位「天才少年」入围这项计划。

华科官方,也对外确认了这一消息。

他们分别叫左鹏飞张霁姚婷
△左鹏飞

左鹏飞拿到的是华为「天才少年」计划的薪资最高档(182-201万人民币/年)。

他是湖北随州人,华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4级直博研究生,他主要的研究领域是内存系统和架构、存储系统和系统安全

他在读博的5年时间里,几乎每天都是8:30进入实验室,直到深夜9点甚至10点才回寝室,堪称是用「自律诠释坚持」。

也正是如此的坚持,才让他在读博期间,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10余篇高水平论文。

其中,发表在OSDI’2018和MICRO’2018上的论文,分别成为了华科历史上首篇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体系结构顶级会议论文,实现了华科在这些领域中的零突破

用左鹏飞自己的话就是:

一个高水平的博士毕业生,需要是一个领域里首屈一指的专家,所有人提到这个领域都会想到你的名字。

而在临近毕业之际,华为并不是唯一一家向左鹏飞抛出橄榄枝的企业。

实际上,他投的腾讯、阿里和深信服都向他发放了offer,其中还不乏开出税后收入高出华为40%的企业。

但左鹏飞最终还是选择了华为云的存储预研部门:

华为不是因为薪资高,而是综合考虑的结果,华为提供了方向更契合的岗位,也能让自己保持与学术界的接触。

△张霁

张霁也入围了华为「天才少年」计划,薪资也是最高档。

他是咸宁通山人,今年在华科获得博士学位。目前的工作之一是在阿姆斯特丹大学INDE Lab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主要研究方向是AI for System。

张霁在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ATC、DAC、ICPP、SIGMOD等会议和期刊上发表了多篇研究。

但张霁本人对自己的定位是努力型选手,拿到华为这份这份offer,也是经过了7轮严苛选拔。

和左鹏飞相似的是,张霁也是手握多家顶级企业的offer,甚至有一家企业给出的年薪高达360万元。

对此,张霁认为:

希望在华为最艰难的时候为其做出一点贡献,能够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做有意义的事。

如今,拿到了他人梦寐以求的offer,比起喜悦,张霁感受到的是肩上的重担和责任,更多的是去思考今后该如何做好工作,不负众望。

△姚婷

姚婷也是华科入围华为「天才少年」计划的人才之一。

她是湖南益阳人,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直博五年级。研究方向为新型存储介质(NVM,SMR),数据库和键值存储系统。

读博期间,在CCF A类会议FAST、ATC,CCF B类会议IPDPS、MSST,CCF A期刊TPDS、TOS等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

与左鹏飞和张霁相比,姚婷的特点是始终在各个小环境做到优秀,再随着环境的改变提升自己。

从本科的历程中便能体味一二:参加辩论队、中英文演讲;担任外联部副部长、辅修第二专业英语对外翻译、支教;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大赛等等……

在读博期间,也是敢于挑战自己的短板,抓住各种研究课题、论文写作、参加学术会议、出国学习交流的机会。

可以说,是无时无刻不在给自己充电了。

巧合的是,任正非以和华为许多知名高管都是出身华中科技大学,例如孟晚舟、郭平等等。

坊间还有传言称,华为早期的员工中有30%来自于华中科技大学的毕业生,堪称华为公司人才的摇篮。

时间回到1978年,任正非拿着2万元创业时,早期研发人才较少,也很难吸引到最顶尖人才。

后来,华为陆续在华科打开局面,比如郑宝用、李一男等,都来自华科。

在此之后,华为研发出了自己的通讯设备,才开始飞速发展。

据2017年华为员工毕业高校的统计,华为十几万的员工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武汉理工大学,占比2.3%,有2.1%员工毕业于华科,居第二位。

相比之下,清华、北大等老牌名校出身的员工,在华为的占比并不是很大。

而在华为在被美国针对之际,华中科技大学也是挺身而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通过战略合作,继续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各自的优势,为双方更好的发展创造新局面。

不过近几年,随着华为发展更上一层楼,品牌效应扩大,全国乃至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华为都具备了极强的竞争力。

新晋本科百万年薪「天才少年」

除了华科的「天才少年」之外,2位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本科毕业生也入围了该项目。

他们是来自钱学森书院计算机试验班2020届本科生丁聪张子杰

西安交通大学官方公布信息,丁聪和张子杰将入职华为消费者BG鸿蒙操作系统高斯数据库团队

而从对应的年薪来看,属于「天才少年」计划中89.6-100.8万人民币/年档。

丁聪和张子杰都是从小痴迷于编程,在校期间,也都是ACM队的骨干成员。

其中,丁聪前后两次挺进ACM-ICPC,并在第43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与早稻田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并列全球41名,刷新交大在该大赛中的历史最好成绩。

出身少年班的张子杰,同样也在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中,分别夺得金奖、银奖等好成绩。

华为2020 年计划招 200-300 名“天才少年”

上文提到,去年任正非在 EMT 一次会议中透露说,华为2020 年还计划从世界范围招进 200-300 名天才少年。

任正非表示:

公司每个体系都要调整到冲锋状态,不要有条条框框,发挥所有人的聪明才智,英勇作战,努力向前冲。

华为公司未来要拖着这个世界向前走,自己创造标准,只要能做成世界最先进,那我们就是标准,别人都会向我们靠拢。

而在更早之前,任正非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也表达了他的一些“人才观”:

二战之后,德国和日本工业基础都被摧毁了。当时有一个著名的口号“什么都没有了,只要人还在,就可以重整雄风”,没多少年德国就振兴了,所有房子都修复得跟过去一样,日本的经济也快速恢复。

这得益于他们的人才、得益于他们的教育、得益于他们的基础,这点是最主要的。所有一切失去了,不能失去的是人,人的素质、人的技能、人的信心很重要。

从中也不难看出,华为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


资料推荐


1000篇!芯片设计/制造精品文章免费送!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eetop微信后台,输入“芯片”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