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 博士创『芯』说首讲——吴嘉敏:光电智能技术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

7月30日上午,清华大学微纳电子系与中心联合推出的品牌活动——“博士创芯说”第一期在线上举行,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吴嘉敏博士受邀作题为“光电智能技术”的报告。清华大学微纳电子系主任、微电子所所长,中心副主任吴华强教授出席并致辞。校内外近200人参加本次报告会。会议由中心袁竹清博士主持。

吴华强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博士创芯说的定位,强调多学科交叉研究是未来芯片高精尖创新中心的重要特色,中心希望通过组织以芯片为主题的系列研讨会,搭建博士生博士后交流的平台,进一步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承担国家重大研究计划,不断提升芯片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


吴华强教授致辞


吴嘉敏博士在报告中首先介绍了当前传统电子计算面临的瓶颈,指出由于传统电子计算算力与功耗的发展趋势难以满足当前人工智能对计算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而光电计算通过全光学人工神经网络,替代部分电子电路,可以突破算力与能效两方面的瓶颈,有望成为一条另辟蹊径的道路,助力人工智能迈向新高度。


吴嘉敏博士演讲



吴嘉敏博士随后以干涉光学神经网络、基于相变材料的脉冲光学神经网络和全光学衍射神经网络等为例,介绍了前沿的光学计算框架,以及光电耦合的智能计算框架的优势,包括高速、高能效、灵活调制与控制等。他进一步分析了当前阶段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从理论、材料工艺器件以及集成五方面共同推进,构建光电智能计算框架的途径。


吴嘉敏博士还展示了光电智能计算系统在病理诊断、工业检测、无人系统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以及他所在团队目前在智能光电计算研究领域的进展及面临的挑战,介绍了一系列有望创新突破的方向。

在讨论环节,与会人员围绕光电计算的原理和应用、光电计算与传统电子计算相比的优势和难点、光电计算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推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博士创『芯』说首讲完整视频回放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未来芯片高精尖中心

微信号:THU-IC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