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1日举行的之江天枢人工智能开源平台发布会上,之江实验室发布首批天枢生态开放课题,旨在建立开放研究生态,凝聚学术界、产业界力量,共同打造人工智能核心生态圈。
“聚焦智慧城市、智能医疗、智能机器人、智能视觉、智能交通、智能金融等六大领域,之江实验室首批设置了10项天枢生态开放课题,希望凝聚社会各界的研究力量,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向各行各业渗透应用。”之江实验室科研发展部部长赵志峰在发布会上公布首批天枢生态开放课题清单。
课题一:面向多任务的预训练语言模型自动压缩
领域:智慧城市
课题二:基于卫星遥感影像的水环境立体化动态监测
领域:智慧城市
研究内容:基于多源卫星遥感影像的不同谱段信息,结合深度学习手段研究基于卫星遥感的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等11种水质参数反演算法,并通过不同污染水体的光谱共性构建黑臭水体判别指标和识别模型,为水环境立体化动态监测与管控提供数据支撑和方法指导。
课题三:基于图像的医疗实体识别及异常预警模型
领域:智能医疗
研究内容:面向互联网诊疗、医疗保险核保等场景中大量纸质病历的电子化需求,研究基于OCR的高性能医疗实体识别及异常预警方法,在检查、化验、出院小结等复杂医疗文本识别及检测的时效性、准确率等方面超过业界同类水平,显著提升医疗场景中的数据智能获取能力。
课题四:基于模型炼知的医学影像高效标注
领域:智能医疗
研究内容:针对医学影像分割、精准识别问题,研究基于模型炼知的医学影像高效标注。需要能够支持影像学图像中的异常区域,并提供相关判断信息。要求标注准确率、速度等方面超过业界同类水平,辅助用户提高阅片的效率与决策准确率。
课题五:高动态大尺度环境下的场景识别算法
领域:智能机器人
研究内容:针对复杂多变的高动态大尺度环境,研究机器人对场景的精准识别算法,降低环境中物体、光照、气候变化及视角改变对场景识别精度的影响。研究识别算法的轻量化,保证算法在嵌入式平台上的可部署性和实时性。
课题六:基于毫米波雷达的人员动作检测识别算法
领域:智能机器人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毫米波雷达的赋能服务机器人的机器视觉算法。实现人和非人目标高准确率的区分,并对人员目标的动作进行高准确率的检测和识别。研究轻量化机器学习算法,保证算法在嵌入式平台上的可部署性和实时性。
课题七:室外大视野下的群体行为识别算法
领域:智能视觉
研究内容:研究在室外大视野下的群体行为识别算法。针对群体行为的特征,研究群体中个体行为间的拓扑模型,个体运动属性间的关联关系,提出新型的网络模型,对群体行为模式进行建模,提取群体行为的共性特征;研究端到端的群体行为识别模型,探究各群体行为的直接表征模式。
课题八:基于无人机智能监测的自然火灾全天候预警模型
领域:智能视觉
研究内容:针对自然环境下的火灾全天候预警与防控,构建无人机采集的自然火灾实战数据集,研究针对阴、晴、雨、雪、雾等天气状况下的烟雾及火焰识别的小样本学习方法,建立面向火灾演化过程及形势预测的时间序列模型,探究烟雾及火焰的精准定位的新型网络模型,实现自然环境下的火灾实时定位及报警。
课题九:基于监控视频的路面异物检测与识别模型
领域:智能交通
研究内容:针对路面异物种类多、形状差异大、出现位置及时间偶然性强等特点,研究有效的基于视频的路面异物识别方法,并对异物的种类、大小、位置、危险程度等信息进行有效描述,以帮助道路管理部门快速并及时清理路面异物。
课题十: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通用数据字典同义词识别算法
领域:智能金融
研究内容:面对银行各个数据库用语体系不一致、业务含义与表达难以统一的现状,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通过分词、词性识别、词向量构建等方法,对各个数据库归集的用语库进行同义词识别与归类,为数据库用语体系的构建,不同业务条线、不同系统、不同口径数据信息的整合及完整统一的全行级数据库建设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