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八佰》取材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该片于2020年8月2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本人于2019年6月,实地考察了四行仓库旧址和抗战纪念馆。四行仓库是大陆银行和北四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及盐业银行)联合仓库,是非常结实的混凝土建筑。
一、谢晋元于中山大学肄业,投笔从戎!
谢晋元(1905年4月26日-1941年4月24日),广东省镇平(今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人,自小便学习成绩优异。因受孙中山革命思想和“沙基惨案”的影响,不等大学毕业便弃文从武,投笔从戎。1925年,他在国立广东大学肄业。同年12月,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学习。
1937年10月26日以团附身份奉命带领第十九集团军第七十二军八十八师第二六二旅第五二四团第一营四百多人(对外号称800人),留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坚守了四昼夜之后,撤退至苏州河南岸的公共租界区。
四行仓库的墙壁上,还有无数的炮弹孔,可见当时战斗之激烈。不过,日本没有使用重炮。
四行仓库距离租界很近。这实在是一场奇怪的战争。河这边两国军队打得你死我活,河那边则歌舞升平,大批市民围观。
孤军以自身伤亡30人左右的代价,取得了毙伤日军100多人(一说200多人)的战绩。
秦汉的父亲是孙元良(1904年—2007年),也就是四行仓库之战谢晋元的顶头上司,时任88师师长。网上对其战时表现,众说纷纭。
谢晋元是我的中山大学校友,老兵戴辉于1994-1997年于中山大学电子系读研究生。
1924年,孙中山先生亲手将广州地区多所高校整合创立国立广东大学。学校于1926年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今日的中山大学,由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于2001年10月合并而成。
中山大学因为其英文名称Sun Yat-sen University,呢称为“双鸭山大学”。张永铭《惊心动魄的17天——独自探秘印占中国藏南地区纪实》中第57页的一段话是这个段子的起源。
二、谢晋元如何去世的?
英国在上海公共租界迫于日军的威胁,而拦截令谢晋元的部队缴械,并限制其行动于营区中,上海市民称其为孤军营,一时成为上海沦陷区的抗日精神象征。
1941年4月24日,星期四清晨,谢晋元像往常一样指挥孤军官兵早操。各连列队报数后,沿着大操场自北往南跑操场运动去。谢晋元一个人站在操场门口检查士兵迟到的情况,二连下士郝鼎诚、四连下士张文清、下士尤耀亮,上等兵张国顺4人从大礼堂方向走来。谢晋元近前,问他们为什么迟到。郝鼎诚突然拿出身藏的匕首刺向谢晋元面门,随后在其头胸等部位猛戳,其余3人也一拥而上,向其左太阳穴及咽喉等致命处狂刺,谢晋元当场倒地。袭击谢晋元的4名士兵疑被汪精卫政权或日军收买。
参观四行仓库时,我问纪念馆讲解员:那几个坏人后来如何?她说:经汪伪法院审判后判处死刑,但是是不是真的执行了她也不知道。
1941年12月28日,日军数百人突入孤军营。孤军后来被逼到各地做苦工,甚至有三十六名官兵被押至东南亚的巴布新几内亚作苦工。有一些战士陆续突围。
三、半数勇士是湖北“杂牌军”
“八百壮士”中一半是湖北人,多为通城籍士兵。
1937年9月19日,由石美豪、唐棣等率领通城保安大队前往淞沪前线。途经蒲圻(现为赤壁)和武汉时,又补充了人员,一共有了两百多人。据说,保安部队领兵人就是从陈诚手中接过的“湖北保安五团”团旗,接着登上了火车。到达上海后,通城保安大队补充进了当时伤亡惨重的524团一营,并成为了主力。
这些士兵,并不是正规军,而是地方团练,名副其实的“杂牌军”。
敢死队员陈树生,看见日军在坦克掩护下准备在四行仓库下埋设炸药,自己身绑手榴弹跳下去和日军同归于尽,炸死了10多个日军。
陈树生(1916—1937),湖北利川人。1934年参加国民革命军第88师,被编入524团第一营。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后升任二连二排四班副班长。
图注:纪念馆里展示陈叔生一跃而下的场景,戴辉拍摄
四、杨惠敏的人生是一场大戏
杨惠敏是江苏省镇江市人。在淞沪会战的时候,她是上海润州中学的学生,加入了童子军战地服务团。
1937年10月28日午夜,她冒着生命危险游过苏州河,把国旗献给了八百壮士,随后又平安游回来。
上海市区大部分已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四行仓库周围插满了日本旗帜。然而,到了10月29日凌晨6时,早起的上海市民发现一面国旗在军号声中高高升起在四行仓库楼顶。整个租界的群众欢呼雀跃,苏州河畔挤满了观旗的人群。
有意思的是,我在四行仓库里的纪念馆里并没有看到国旗高高飘扬的照片。我问保安有没有,他笑而不答。
图注:博物馆里的交旗仪式,没有升旗照片
图注:当时的升旗照片
宋美龄勉励杨惠敏好好读书,并交待教育部安排。开始时,教育部先安排杨惠敏到西迁到重庆的中央大学(据说是体育系)学习,后来又去了坐落于歌乐山的中央技艺专科学校。
中央大学1937年从南京西迁到重庆,1945年迁回。老兵戴辉1990年就读的东南大学就源自中央大学工学院,校址也就在南京的中央大学旧址上。
据杨惠敏当年的同班同学、1940年3月考进中央技专皮革科的张文薮回忆,“当时杨惠敏正从美国宣传抗日后归国,后由教育部作为特派生插入我校我班,意外地与我成了同学。在课余,我们常去校门外的岷江边谈论学习和工作。面对江水,我问她当年渡河时为何使用蛙式。她告诉我,当时敌机在高空扫射,因而她用蛙式游泳,屏息潜泳,以便使水面上的浪花波动不明显,不致暴露目标。她又说,当时用手抓着国旗游水是不行的,她就将旗帜缠在颈圈上,打了结。哦,她是多么聪明与机警啊!当她爬上阵地时,守军战士一把抓住了她,她速将颈圈上的国旗解下展开,高呼:‘敬爱的战士们!请高悬祖国的旗帜!继续战斗吧!’”
1942年,留学未成的杨惠敏往返于香港和内地之间,完成了多批爱国人士的援救工作。这是有名的香港文化名人大撤退等重大行动。
老兵戴辉在爬深圳羊台山的时候,看到有介绍,当时这帮人撤退来深圳后,一度在此山中休整。
在帮助电影女皇胡蝶离开香港的人员中,即有杨慧敏。然而,胡蝶的行李在广东遭到了土匪的抢劫。爱慕胡蝶的戴笠将杨惠敏关押于重庆,有了长达四年的牢狱之灾,直到1946年3月17日,戴笠在南京岱山飞机失事身亡后,她才得到释放。
她于1949年移居台湾,当了体育老师。92年去世。
80年代,重新拍摄电影《四行仓库》,由林青霞饰演杨惠敏,一时成为经典。
图注:林青霞有杨惠敏一起
五:后记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
四方都是炮火,四方都是豺狼,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
我们的国旗在重围中飘荡,飘荡……
八百壮士一条心,十万强敌不敢当。我们的行动伟烈,我们的气节豪壮。
同胞们,起来,同胞们,起来,快快上战场,拿八百壮士做榜样。
这首慷慨激昂,雄浑悲壮,名叫《歌八百壮士》的抗日战争初期的抗战经典歌词,曾经唱响那个时代。桂涛声作词,夏之秋作曲。
发送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