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西电师生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75年前的这一天,正义战胜邪恶,世界重回光明。

昨天,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习近平出席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在这场座谈会上,总书记从四个方面为这场伟大胜利“归因”:
这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是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战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斗的伟大胜利。

伟大斗争 伟大胜利 
中国人民依靠斗争赢得过去的胜利,也必须依靠斗争夺取未来的胜利。当惊涛骇浪真的来临,就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这次座谈会上,总书记强调,凡是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只要来了,我们就必须进行坚决斗争,毫不动摇,毫不退缩,直至取得胜利。
狭路相逢勇者胜,该亮剑时须亮剑!

伟大精神 伟大复兴 
座谈会上,习近平再次用“历史转折点”来描述这一场胜利的意义,并提出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这一新命题:“我们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敢于斗争,善于创造,锲而不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

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书记强调“五个必须”: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必须坚持斗争精神
·必须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同时,总书记也郑重警告,任何人任何势力如果别有企图,“中国人民都绝不答应!”


西电师生员工第一时间收听收看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

并分享了感想体会



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总书记特别强调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具有非常强的时代意义。一是中华民族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斗争、善于创造、锲而不舍的民族气节,是任何势力不能改变的;二是通过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要积极正面讲清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坚决同任何形式的历史虚无主义作坚决的斗争。我们要把讲话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四史”教育当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夏永林





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实现从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历史飞跃的强大精神动力。认真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传承和发扬抗战精神,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就是要将讲话精神及时融入教育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和价值观,廓清学生的错误和模糊认识,坚定他们的“四个自信”,进而走好自己的人生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 刘建伟





“鉴往事,知来者。”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人深省,振奋人心。当前,我们正处于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两个百年交汇、两大变局交织的关键时期,纵览时事,不论是疫情期间国内在线教育的迅速崛起,还是抗洪抢险中中国人民力挽狂澜的感人事迹,无不证明唯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时俱进、迎难而上,方能无愧于先烈和前辈们洒下的血汗,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伟大业绩。在我看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一次次的磨炼中百折不挠、无坚不摧,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离不开伟大的斗争精神,对于我们高校教工而言,同样要传承好“伟大抗战精神”,勇敢趟过改革的深水区,尽快帮助学校跻身世界高等教育的一流行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贡献西电力量。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付凯元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反法西斯战争是我们人类历史的教科书,时刻警醒着我们要爱好和平,珍视生命。伟大的抗战精神不仅带领中国人民从苦难中走出辉煌之路,更激励中国人民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继承革命先辈百折不挠、英勇奋斗的伟大精神,秉承大无畏的英勇气概和必胜信念向新时代的伟大征程高歌猛进,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更激励我们新时代青年养性,修身,齐家,治业,助天下!

——电子工程学院18级研究生段育松





75年前的抗战胜利,是无数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抵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伟大历史。一寸山河一寸血,我们今天的繁荣盛世和幸福生活是革命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民。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以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伟大复兴为己任,带领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目标。作为一名研究生,我定将以钻研电子信息科研领域为己任,钻研“卡脖子”的研究领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西电广州研究院2020级新生 廖荀





75年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凝聚了民族复兴强大力量,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这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当中,开展主题明确,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让青年学子在缅怀革命先烈、重温抗战历史、深悟抗战精神的过程中,不断汲取精神食粮,激励高校学子铭记历史、砥砺奋进、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沿着中华民族奋勇拼搏的轨迹,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丁香1号书院党委副书记  穆宏浪





“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七十五年前,一场艰苦卓绝的反侵略战争,在血肉为躯的城墙旁,中国人民坚韧而行,谱写了顽强抗战的伟大篇章。七十五年后,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没有硝烟的蓝天,没有枪扰的鸟鸣,我们身处和平之中,背靠最强大的祖国。铭记历史,铮铮铁骨不屈抗争,气冲霄汉的大无畏气概永远激励我们;开拓未来,抗战精神昂扬不灭。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作为高校辅导员,育人工作者,我们尽全力做好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身处西军电,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激发学生磅礴的精神力量,忠贞不渝,踏实笃行,将伟大的抗战精神不断宣扬传承下去!

——外国语学院辅导员 赵璐





75年前无数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前仆后继赴国难,75年前的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殖民侵略的图谋,75年前的这段历史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史册。75年后的中华儿女继续克服艰难险阻,抗战疫情用生命守护共同的家园,75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75年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了光明前景!身为新时代的青年工作者,我们更应当向优秀先辈学习,继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勇敢地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7级辅导员 黄彩红





七十五年前的今天,我们穿过黑暗,战胜邪恶,取得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篇章。“”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七十五年后的今日,抗日英烈永垂不朽,抗战精神永垂不朽。见往事,知来者。在新时代的潮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更应积极弘扬抗战精神,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不懈奋斗。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在民族精神光辉照耀下,应该担起民族复兴大任,不忘初心、胸怀国家,在理想信念上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在人生道路上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让青春之花绽放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 经济与管理学院 韩婧




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70多年过去 ,那场战火遍及8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20亿人口卷入其中的残酷战争,给人类文明造成前浩劫,为我们这些后辈留下极其沉重的教训!只有不忘过去、吸取教训,才能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才能不枉人类付出的巨大代价。今天,中华大地上的战火硝烟早已散尽,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未完成。面向未来,我们应该把全民族凝聚起来,形成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勇前进的巨大力量。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就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让我们牢记历史,振兴中华!今天,我们能够坐在明亮的教室里专心学习,都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抓紧时间,学好科学知识,努力建设我们的祖国,使她更加强大富有!

——人文学院 狄鑫




2020年9月3日,是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两个百年交汇、两大变局交织的关键时期,我们深知重任在肩。我们定当继承和弘扬先辈们的抗战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电子工程学院本科生 张丽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视频及部分文字来源:央视新闻

素材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责任编辑:田敬

出品:党委宣传部网络文化工作室

分享、点赞、在看
好看
文章已于2020-09-04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