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摘要:
1. 马斯克密会迪斯
2. 蔚来计划3年建1000个换电站
3. 大众ID.4内饰曝光
4. 领克06上市
5. 国产smart首款新车10月发布 共享吉利PMA纯电动平台
6. 滴滴副总裁、AI Labs负责人叶杰平将离职
7. 2025年电动汽车将消耗近4成碳化硅功率半导体
8. 大众称在电动汽车领域有望很快超越特斯拉
9. 特斯拉上海二期工程主体结构完成
10. Yandex和Uber重组合资公司自动驾驶业务
11. 博世将研发燃料电池动力总成 预计2年后量产
1. 马斯克密会迪斯
当地时间9月4日,马斯克在德国行程的最后一天,与大众集团CEO迪斯进行了会面。马斯克在此次的会晤中试驾了ID.3,还看了大众今年年底将推出的电动SUV产品ID.4。
解读:9月1日到9月4日,马斯克马不停蹄的在德国展开了为期3天的拜访之旅。
马斯克首先参观了生物制药公司CureVac,随后前往柏林与政界人士会面,讨论特斯拉超级工厂建设问题,并首次实地参观了特斯拉正在修建的工厂。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马斯克在即将结束德国3天之行时,意外地留下一个大彩蛋。
据德国媒体报道,马斯克在搭乘自己的私人飞机离开柏林后,并没有直接飞回美国,而是前往大众总部沃尔夫斯堡附件的布伦瑞克飞机场,在这座小型飞机场里马斯克密会了大众集团CEO赫伯特·迪斯,并且亲自试驾了大众最新的电动车ID.3,观摩了大众尚未上市的电动车ID.4。
在众多传统车企的领导人中,赫伯特·迪斯堪称头号特斯拉粉。他多次在公共场合和社交媒体上夸赞特斯拉,并频频向马斯克示好。迪斯和马斯克也都曾确认他们经常互通电话。
在大众集团深受ID系列的软件问题困扰时,迪斯在软件技术领域公开示弱,夸赞特斯拉的软件技术领先所有车企。此次双方能够在最后时刻完成意料之外的会面,相信与迪斯的积极态度有关。
为了表现诚意,大众将最新的ID.3提给给马斯克试驾,甚至将尚未发布上市的ID.4展示给马斯克。这算是车企领导人会面的最高待遇了。但是关于会谈细节以及马斯克对ID系列的“试驾报告”双方都守口如瓶,目前没有任何细节流出。
作为迪斯眼中软件能力最强的车企,迪斯可能会借机向马斯克讨教如何打造企业的软件能力。
迪斯对特斯拉的吹捧,也许出自其本人真心实意的认可,但是迪斯同时也希望能够借助特斯拉的标杆地位,推进大众集团以及德国汽车产业链的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
迪斯是传统车企中对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最为坚决的领导人,但是在推进过程中,遭到了德国汽车传统产业链、工会甚至大众集团内部保守势力不小的阻击。大众第8代高尔夫和ID系列的软件问题在大众集团内部引发了一系列的人事动荡,迪斯丢掉了大众品牌CEO的关键职位。
相比之下,马斯克领导下的特斯拉不仅在销量和利润上取得了突破,在公司市值上已经超越所有传统车企。特斯拉向产业同仁证明,生产智能电动车不仅可以赚钱,而且企业市值的想象空间更为宏大。
7月份,迪斯在社交媒体上公开点赞特斯拉,“在未来五到十年时间内,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应该是出行公司,那将是特斯拉、苹果和大众,马斯克和特斯拉做成了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
此外,特斯拉正在帮助传统车企培育智能电动车市场,并带动汽车产业链加速向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
上周五迪斯在领英上再次称赞了特斯拉,说特斯拉柏林工厂“为德国带来了未来汽车技术”,而且特斯拉在德国投产将加强德国的电动汽车竞争,加速整个德国汽车行业的转型速度,对大众来说是好事。
迪斯的多番称赞也得到了马斯克的回应。在会议召开前的几个小时,马斯克对柏林Gigafactory外的车迷说,他认为大众为电动化做了大量工作。马斯克多次宣称特斯拉的竞争对手不是其他电动车,而是传统汽车。
由于双方对此次会晤守口如瓶,目前并未透露任何企业层面的合作问题。
2. 蔚来计划3年建1000个换电站
9月5日,202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的高峰研讨中,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表示,明年将部署第二代技术的换电站,未来3年将在全国建立1000个换电站。截至2020年9月6日,山东滨州首座换电站投入运营,暨蔚来汽车全国累计建成147座换电站。
解读:在国内,电动车的换电模式因蔚来的推动而首次进入公众视野,但在全球范围看,换电模式并非蔚来首创。
早在2007年,以色列初创公司Better Place便率先推广商业模式,但直到2013年破产,该公司的换电服务只搞定了雷诺一家客户。中国车企奇瑞曾在2010年跟Better Place签约,但后来不了了之。
特斯拉2013年宣布了一个换电模式试点项目,发布93S换电技术,并建立了多个换电站,结果在2015年就不再推广,证明换电模式行不通。
”先烈“们的探索证明,换电模式承担着巨大的运作风险:通常要覆盖非常大的区域,才能满足电动车主的服务半径;如果要采用一种换电方案,动力电池的相关标准也要统一。这意味着,换电模式很难盈利。
在中国,近几年,北汽新能源、力帆新能源和国金汽车等厂商都在尝试换地服务,但他们的换电只针对出租车或商用车,并未面向私家车。在私家车市场上,坚持“傻傻地对用户好”,甚至为了用户体验而不计较“投入产出比”的蔚来是唯一一个一直坚持换电模式的制造商。
2019年10月,蔚来宣布所有现有和新购买蔚来ES8和ES6的首任车主,即日起可享终身免费换电,当时有媒体撰文称“蔚来终身免费换电动摇了蔚来营收基础”,但随后,时任蔚来副总裁朱江发表微博回应称:免费换电每天只会让我们增加大概5万元人民币的运营成本。
朱江说:“蔚来推出免费换电是经过业务部门、财务部门等联合反复精算的结果,根据目前免费换电实际运营数据统计,平均每天会有1000个用户自驾免费换电。一次换电的充电量大约50度,单车单次成本大概在50元人民币。”
早在2018年1月,蔚来便宣布,计划在2020年底之前在全国建设超过1100座换电站,投放超过1200辆移动充电车。不过,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蔚来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尤其是2019年,蔚来董事长李斌更是成了“2019年最惨的人”,公司自然也无力承担建1100座换电站所需的资金。
在2020年初拿到合肥的100亿元“救命钱”之后,蔚来化险为夷。今年Q2的财报显示,蔚来的单车毛利率已转正,这是一个十分积极的信号。
最近,随着股价的上涨,蔚来的融资也容易多了,上个月,蔚来通过增发融资17亿美元,这笔钱,主要用于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全球市场扩张及一般日常开支。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换电站的扩张。
今年4月23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确取消对价格在30万元以上的车型的补贴,但同时又强调,实施换电模式的车型不在此列。这对蔚来显然是个利好。
对此,蔚来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政鼓励‘车电’分离,说明该方向得到国家肯定。一方面,换电是一项技术创新,另一方面,换电也能深刻解决目前车主们的里程或补能焦虑。”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截止8月31日,蔚来ES8、ES6两款量产车型在307个城市累计交付53580台。
3. 大众ID.4内饰曝光
日前,大众官方正式公开了纯电动SUV车型ID.4的内饰设计图,新车的内饰设计以简约实用为主,并通过一些小细节来提升科技感。
解读:大众ID.4内饰初看并不惊艳(略感失望),中控屏不大、也没有多屏设计,布局采用传统T字形,三辐式多功能方向盘带多功能、液晶仪表盘、大量保留的实体按键等等的一切,都是中规中矩。
中控面板的蓝色饰条和氛围灯颜色,用蓝色突出了这是一台新能源汽车。据说,当你跟汽车语音互动的时候,灯光会有所变化来呼应你。
基本情况:大众ID.4基于大众MEB平台打造而来,定位为紧凑级纯电动SUV,轴距为2765mm。
国内版本中,上汽大众版ID.4定名为ID.4 X,尺寸相对于一汽大众的ID.4 CROZZ要大一点,但两者的动力参数相同。
ID.4 X的电池包容量为83kWh,能量密度为175wh/kg,采用宁德时代三元电芯,NEDC续航里程为555公里。
量产进展:大众ID.4预计9月23日将全球首发。国产版大众ID.4将由上汽大众的上海安亭工厂和一汽大众的佛山工厂同时量产,有望在10月首发。
8月17日,上汽大众版的ID.4已进入预批量生产阶段——这是量产前的最后环节,意味着ID.4很快就要进入SOP,开始交付。
上海、佛山两座MEB工厂,总投资数百亿元,年产能都达到了30万辆。
产品意义:2020年上半年,大众集团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62414辆,位列全球第二。特斯拉总共交付了 17.9 万辆,近三倍于大众集团旗下的新能源车辆销量总和。有分析认为,目前大众新能源汽车销量虽屈居第二,但即将上市的跨界纯电SUV ID.4,或许能使其扳动特斯拉的地位。
4. 领克06上市
9月6日,领克汽车旗下“新都市机能SUV”领克06正式上市,新车发布了三款动力版本共计五款车型,分别为型Plus、劲Pro、耀Halo、MHEV Pro、PHEV Plus,售价区间为11.86-15.86万元。
解读:车型介绍:领克06定位于小型与紧凑型之间的SUV细分市场,其长、宽、高分别是4340mm、1820mm、1625mm,轴距为2640mm。
动力方面:领克06提供燃油版、MHEV轻度混合动力版、PHEV插电混合动力版三种动力选择,希望在性能与经济性之间达到平衡。
领克06型Plus、劲Pro、耀Halo采用“Drive-E 1.5TD涡轮增压发动机+7DCT湿式双离合变速箱”黄金动力组合,具备高功、低耗、低噪的优势;最大功率为130kw,最大扭矩为255N·m,百公里加速时间为8.2s。
领克06 MHEV Pro采用Drive-E 1.5TD MHEV动力总成,48V轻混系统可额外提供84N·m的辅助动力,最大综合功率为140kw,最大扭矩为300N·m,百公里加速时间为8.0s,48V轻混系统百公里油耗低至5.9L。
领克06 PHEV Plus采用Drive-E 1.5TD PHEV动力总成,具备长续航、低油耗的优势;Drive-E 1.5TD PHEV动力总成采用11.3kWh的三元锂电池,纯电续航里程为55km,工信部综合油耗为1.5L。
领克06 PHEV Plus支持6.6kW充电以及普通家用220V充电包充电模式,并支持220V反向充电,满足不同驾乘场景下充电、用电需求。
外观及内饰方面:领克06的设计灵感多来自于机甲设计。领克06耀Halo提供蓝橙、白橙、灰橙三种颜色选择,采用伽马风暴19英寸轮毂,座舱内采用能量晶石内饰板。
领克06劲Pro提供红、白、黑、灰、蓝五种颜色选择,采用机甲刀锋18英寸轮毂,座舱内采用能量粒子内饰板。
领克06型Plus提供红、白、黑、灰、蓝五种颜色选择,采用暗影星翼18寸轮毂,座舱内采用光刃锋面内饰板。
领克06 MHEV Pro提供红、白、蓝三种颜色选择,采用涡轮旋翼19英寸轮毂;领克06 PHEV Plus提供白、灰、蓝三种颜色选择。
智能化方面:领克06搭载了City Captain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与智能互联系统。City Captain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整合PA智能领航系统、泊车系统、行车记录三大驾乘辅助功能。
其中,RPA一键遥控泊车、PA智能领航系统、上帝之眼540°全景影像等功能属于首发搭载。
安全性方面:领克06搭载了“Rollover Protection”翻滚保护系统、深林五重空气智能净化系统、抗菌方向盘、健康座舱四项安全技术。
领克06首发搭载的“Rollover Protection”翻滚保护系统针对中国道路、事故状况设计开发,通过传感器及智能算法计算翻滚临界点,在20毫秒内触发保压时间长达6秒的侧气帘,对乘员进行安全防护,并第一时间进行语音沟通、开展救援行动。
销量概述:2020年1-7月,领克的上险量为73708辆,成为吉利汽车今年销量的最大亮点。
9月7日,吉利汽车公布2020年8月销量数据,总销售量为113443辆,同比增长约12%,其中,领克销量为17098辆,同比增长约56%,刷新领克品牌历史月销量记录。
5. 国产smart首款新车10月发布 共享吉利PMA纯电动平台
据报道,国产smart首款新车将在10月发布,并销往全球。综合此前的消息,国产smart首款新车将会采用跨界设计,拥有更多的智能化科技配置,会是一款纯电SUV车型、共享吉利/领克的PMA纯电动平台。
解读:2017年5月10日,吉利首次对外介绍PMA平台,称将基于这款纯电动平台打造A0级CROSS、A级三厢轿车和A+级SUV三款车型,并称其中首款车型将是一款紧凑型跨界SUV,于2020年正式发布,续航里程达500km。
2019年3月29日,吉利正式收购smart 50%股权,在完成收购之后,吉利和戴姆勒同意将smart未来纯电动车的主力生产线转移到中国,同时保留已经在欧洲建成的生产线并继续沿用。
近日来,smart传出新闻不断。8月份有媒体曝出吉利内部确认国产smart项目落地西安,预计将在2022年开始投放市场并销往全球。
进入9月,媒体报道称吉利首款smart车型概念车即将开启大规模的线下巡展,此举是为了树立全新品牌形象,建立媒体及公众对smart未来纯电产品的认知、信任与期待。
据悉,即将亮相的PMA平台采用全新电子电气架构,具备OTA升级能力,覆盖A00级到C级车型。综合目前所知信息推测,国产smart首款新车会是一款纯电SUV车型,共享吉利/领克的PMA纯电动平台(上图为国产smart首款新车渲染图)。
针对领克品牌,PMA平台将为其衍生多种级别的跨界SUV和轿跑车。其中首款车型将是一款中型跨界SUV,续航里程有望达到600km;第二款产品则是小型跨界SUV,续航里程约为450km。值得一提的是,PMA打造的领克品牌纯电动车型未来还将销往美国和欧洲。
此外,吉利与smart的结合和对电动车型的开发,难免使人将之与长城和宝马合作的MINI电动版相比较。有趣的是,MINI电动版首款车型的上市时间,也被定为2022年。
9月1日,吉利汽车招股书获得上交所受理,招股说明书显示,此次登陆A股科创版,吉利计划募集资金约200亿元,用于“新车型产品研发项目”、“前瞻技术研发项目”、“产业收购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四大类项目之中。
6. 滴滴副总裁、AI Labs负责人叶杰平将离职
9月7日,据滴滴内部邮件,滴滴出行副总裁、滴滴研究院副院长、滴滴AI Labs负责人叶杰平,即将在近期离开滴滴。
7. 2025年电动汽车将消耗近4成碳化硅功率半导体
据DIGITIMES Research数据数据显示,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所需的碳化硅功率半导体,在2025年将占到碳化硅功率半导体市场的37%,较2021年将提高25个百分点。
8. 大众称在电动汽车领域有望很快超越特斯拉
大众集团工会主席伯纳德·奥斯特罗(Bernd Osterloh),近日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在电动汽车的产量和软件开发方面,该公司有望很快超越特斯拉。
9. 特斯拉上海二期工程主体结构完成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二期建设即将全部完成,设备正在调试安装,即将投入生产。特斯拉超级工厂二期项目今年年初全面启动建设,精装、机电调试预计分别于10月和11月按期竣工,年内进入设备调试和试生产阶段,2021年第一季度开始量产Model Y。
10. Yandex和Uber重组合资公司自动驾驶业务
俄罗斯搜索引擎Yandex日前表示,该公司与Uber计划将自动驾驶汽车业务Yandex Self Driving Group从双方的合资企业MLU BV剥离。Yandex表示,将向自动驾驶业务注资1.5亿美元,并购买优步所持Yandex Self Driving Group的部分股份。完成后,Yandex将持有SDG约73%的股份,Uber持有约19%的股份。其余部分将由Yandex员工和管理层拥有。
11. 博世将研发燃料电池动力总成 预计2年后量产
博世将研发卡车专用的燃料电池动力总成技术,并计划于2022年至2023年间开始量产。燃料电池在卡车上应用成功之后,博世将扩展其在乘用车的应用。
《建约车评》出品
正在售卖
本报告核心描述动力电池、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汽车科技,在1年、4年和10年等维度的发展进程,及其对汽车产品、市场、供应链和商业模式的影响。
为大汽车科技产业从业者的战略、产品、投资等决策提供参考。
报告简介请点击:《中国汽车科技趋势报告(2020 版)》
招 聘
《建约车评》招聘内容编辑,希望与具有如下特点的你,一起打造不凡的汽车科技新媒体。
1. 人品好,三观正;
2. 极强的进取心;
3. 文字好,以写作为信仰;
4. 心态极度open;
5. 英语好。
简历请发2691378@qq.com,附上任意自己满意的作品。
《建约车评》同时在招聘实习生
要求:有基本文字功底、一周至少四天在岗。
建约车评 只做有价值的汽车科技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