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摘要:
1. 比亚迪汉8月销量为4000辆
2. 大众中国CEO:增程式对整个汽车产业是糟糕的方案
3. 特斯拉未被纳入标准普尔500指数
4. 飞行汽车研发项目“SkyDrive”完成3700万美元B轮融资
5. 国产奥迪e-tron北京车展将发布
6. 长城汽车与腾讯、仙豆智能三方深化战略合作
7. 中科创达成为上汽零束首家战略合作伙伴
8. 特斯拉在昆明成立汽车销售服务新公司
8月车企销量快报
1. 长城汽车8月销售近9万辆 同比增长27%
2. 比亚迪8月销量达36782辆,同比上涨2.2%
3. 长安8月销量169415辆,同比增长35.6%;
要闻解读
1. 比亚迪汉8月销量为4000辆
9月7日,比亚迪发布8月销量信息,数据显示,比亚迪汉8月销量为4000辆。
解读:2020年7月12日,比亚迪汉正式上市,共三款纯电动车型和一款插混,售价为21.98万元-27.95万元。
对于中国的自主品牌轿车而言,20万-30万元的售价区间,几乎是难以攻破的“禁区”。
比亚迪汉能够在这个领域录得4000辆的月销量,令人印象深刻,可以将其视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一个重大突破。
任何喜人销量取得的背后,都需要基于实力。
比亚迪汉,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产汽车设计、研发和制造的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首先,无论是颜值还是内饰,都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
汉整体基于Dragon Face设计语言打造,外观造型采用双龙并型·性能美学设计语言,内饰采用环抱式品格设计语言。
流线型的车身,风阻系数低至0.233Cd,也是本土汽车产品的标杆。高性能版本的前后双电机总功率达到363kW,最大扭矩可达680N·m,使得该款车的百公里加速仅需3.9s,比亚迪汉是第一款0-100km/h加速进入3s俱乐部的中国本土轿车车型。
在制动方面,由于配备了超大的布雷博刹车系统,汉从百公里时速到刹停距离,是令人印象深刻的32.8m。
悬挂系统则由前奔驰底盘专家调校,实现了80公里/小时的中国中大型轿车麋鹿测试最佳成绩。
据称,比亚迪汉在上市之前,就已经录得超过2万辆的订单,8月的4000台交付量,还是在刀片电池产能爬坡吃力的情况下录得的。
2. 大众中国CEO:增程式对整个汽车产业是糟糕的方案
9月8日消息,大众汽车PHEV技术交流与体验活动上,大众中国CEO冯思瀚在回答提问时称,增程电动车对单车来说是个不错的解决方案,但对于整个汽车产业和地球的节能减排来说是最糟糕的解决方案。
解读:在PHEV的技术交流会上,冯思翰对增程技术进行抨击,这还是挺魔幻的。
包括梨视频在内的媒体,是这样引述冯思翰的观点的:“增程式电动车对单车来说是个不错的解决方案,但对于整个汽车产业和地球的节能减排来说是个胡说八道、最糟糕的解决方案,因为燃油车发电非常不环保。”
众所周知,大众汽车集团已推出了MEB平台,并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进行智能电动化的转型。尽管如此,大众汽车集团还有自己的插混技术GTE,相对而言,其插混的电池包容量仅为12.3度,或搭载1.4T涡轮增压发动机,或搭载2.0T涡轮增压发动机。
增程式新能源汽车,从环保的角度而言,相比插电式混动还是优势明显的。相对而言,插混的驾驶体验更接近油车,而增程的使用体验则更接近于电车。
冯思翰认为增程式新能源汽车不环保的核心理由是用发动机发电效率不高,事实上在市区中,由于增程器都在比较合适的转速区间工作,其发电效率还是蛮高的。相对而言,增程器在高速场景,比内燃机直驱会略微低一些。
然而,相对而言,汽车的主要的使用场景还是城市工况下的使用场景。
目前,在中国范围内主推增程式新能源汽车的是中国的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此外,日产NOTE在日本很受欢迎。
冯思翰的这番激烈措辞,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视为是冲着理想汽车去的,当然了,也会伤害整个增程式新能源技术路线的车企的感觉。
理想汽车没有对冯思翰的评论做出回应。
最终,一个技术路线到底是否适合市场,还是要由用户用钱来投票的。
对冯思翰来说,一个比较好的喷增程技术的场合,应该是MEB技术平台发布会上,而不是PHEV技术发布会,我们期待着大众中国用自己的纯电产品来做出更加有力的回应。
纯电和增程之间并没有矛盾,李想从来就没有排斥过纯电,他曾告诉车评君,当他的纯电车型可以打败他自己的增程车型时,就会推纯电车型。
3. 特斯拉未被纳入标准普尔500指数
9月8日消息,美东时间上周五,标普道琼斯指数委员会宣布将有三只股票在9月21日开盘前被正式纳入标普500指数,被外界寄予很高期待的特斯拉未在其列。
解读:美东时间上周五,标普道琼斯指数委员会宣布将有三只股票在9月21日开盘前被正式纳入标普500指数。
这三只股票分别是手工艺品销售平台Etsy、自动测试设备供应商Teradyne以及医药公司Catalent;被取代的三只股票是税务服务提供商H&R Block、化妆品集团Coty和百货公司Kohls。
然而被寄予高期待的特斯拉并未在列。
美股企业要想被纳入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必须符合这些条件:公司必须位于美国,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或芝加哥期权交易所上市,市值必须超过82亿美元,并且要按照美国公认会计准则(GAAP)实现连续四个季度的盈利。
自特斯拉公布第二季度财报表现,确定该公司连续四个季度实现盈利以来,特斯拉是否将被纳入标准普尔500指数便成为一个热议点。
外界普遍预期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有分析师认为,特斯拉从公布二季度财报至今的股价上涨包括了很大一部分加入标普500指数、被共同基金购买的预期。
对于此次特斯拉的“落选”,标普道琼斯委员会拒绝给出评价。
从分析来看,特斯拉“落选”大致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 关于特斯拉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仍未被完全证明,不确定性仍较大。
DataTrek联合创始人Nicholas Colas 表示,2020上半年,出售积分为特斯拉带来了7.82亿美元的营业收入,而公认会计原则下该公司净利润为2.2亿美元。他称:“这让负责将特斯拉列入500指数的标准普尔委员会陷入了真正的困境,因为尽管按照他们的‘规则’,特斯拉有资格被纳入,但这纯粹是由于监管套利,而不是从设计、生产和销售汽车中获得的基本利润。”
并且,随着汽车同行开始能够满足汽车排放标准的时候,积分制度可能会被取消,特斯拉很难再利用积分获利。
另外,今年全年的市场环境也给特斯拉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第二, 若特斯拉加入该指数,可能会引发该指数的不必要的波动。
截至上周五,标普500指数收盘时总市值为28.9万亿美元。特斯拉的加入将使其占该指数1.35%。
《熊市报告》的编辑拉里·麦克唐纳在7月份曾提到,有大约3.9万亿美元的纯指数基金在追踪标普500,“通过现在买入特斯拉,领跑者正迫使标普指数给予该股越来越高的权重。因此,ETF和指数基金需要购买更多金额的特斯拉股票,当热钱退出时,指数基金将接盘。”
这也表示特斯拉之前的股价是被那些预期特斯拉会被纳入标普的投资者“炒”高的。
若特斯拉以现在的价格纳入标普500指数,则会成为纳入时市值最高的成分股。
正如Nicholas Colas所说:“以前从来没有如此庞大的新股本加入到该指数。更大的问题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纳入特斯拉会对标普500的波动性产生什么影响?”
这可能都是标普道琼斯委员会所要考虑但还没有得到答案的问题。
受到此消息的影响,特斯拉股票在上周五的正常交易中曾一度下跌8.6%,最后以2.8%的涨幅收盘。此前,受第二大股东减持,以及特斯拉计划出售高达50亿美元的股票的消息的影响,该公司股价在过去3天下跌18%。
此外,最新消息,特斯拉称已完成之前披露的50亿美元股份出售计划。
4. 飞行汽车研发项目“SkyDrive”完成3700万美元B轮融资
9月8日消息,据外媒DealstreetAsia报道,日本SkyDrive完成3700万美元B轮融资,由Development Bank of Japan领投,STRIVE等参投。SkyDrive是Cartivator团队成员在2014年成立的飞行汽车研发项目,Cartivator成立于2012年,公司旨在制造高质量的飞行汽车。
解读:该公司的电动飞行汽车为单座设计。由于飞机尺寸小,SkyDrive甚至考虑在底座上安装轮胎,而不是一般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机采用的支撑架。这样的话,飞行汽车就可以停在车库里。
除了电动飞行汽车之外,SkyDrive还在规划货运无人机产品。
这个项目最早在2012年开启,公司名最初为Cartivator,后在2018年改名为Skydrive。
2014年丰田为初创团队“Cartivator”旗下的Skydrive项目投入了35.3万美元。消息称,Cartivator团队由30名工程师组成,其中包括一些年轻的丰田员工。
2017年9月开始设计SD-01。一年后,SD-01进行室内飞行测试。
2018年11月,获得3亿日元投资。
2019年9月,获得20亿日元投资。
2019年11月,进行了货运无人机验证测试。
2020年5月,货运无人机发布。
在未来规划上,Skydrive计划于2022年将货运无人机服务扩展到城市地区。
2023年,他们计划发布飞行汽车,并在2030年开发出完全自动驾驶的飞行汽车。
这一次,日本开发银行、伊藤忠商事、NEC、三井住友、新日本石油、小林制药公司、VeriServe等公司都参与了对Skydrive的投资。
投资机构涉及各行各业,在战略上会有一些协同作用,举几个例子:
NEC表示,已经从2018年开始与Skydrive合作,为Skydrive提供了有关车身开发的建议,并为技术验证提供了大约两年的支持,将会继续与Skydrive合作。
VeriServe表示,其在航空航天工业中拥有超过35年的安全认证经验,将继续为Skydrive提供软件质量验证支持。
三井住友金融租赁公司表示,其子公司是世界第五大飞机租赁公司,并且与世界第三大直升机租赁公司合作。希望和Skydrive推动城市空中交通工具的发展。
这家公司的最初计划是让旗下飞行汽车于2020年在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点燃奥运圣火,但东京奥运会已经推迟。
8月25日,该公司在丰田试验场地进行了首次公开载人飞行演示,绕场地转了约4分钟。
5. 国产奥迪e-tron北京车展将发布
9月7日消息,国产一汽-大众奥迪e-tron将于北京车展正式发布。新车定位于纯电动豪华中大型SUV。动力方面,国产e-tron配备三元锂电池组,其工况续航里程为465km。据悉,该车有望年内上市,预计届时售价将进一步下探。
解读:作为一款纯电动豪华中大型SUV,国产奥迪e-tron与在售的进口版车型相比,在造型方面基本保持一致,长宽高为4901*1935*1640mm,高度相比进口版车型增加12mm。
外观方面,国产e-tron在家族化外观设计元素基础上,采用了主动开闭式八边形单幅进气格栅,并同时搭配全新设计的矩阵式LED前大灯、贯穿式LED尾灯;在内饰设计方面,三屏全触感交互系统,e-tron专属的内饰材质、缝线图案和色彩组合,预计都将在国产版车型上继续保留。
动力方面,国产版e-tron将搭载交流异步电机,前电机最大功率115kW,峰值扭矩226N·m;后电机最大功率172kW,峰值扭矩314N·m。电池方面,国产e-tron配备三元锂电池组,电池能量密度为142Wh/kg,工况续航里程为465km。值得注意的是,进口版车型NEDC续航里程为470km。
据此前媒体报道,国产e-tron在价格方面,省去进口关税等成本后起售价预计在50万元左右,相比进口e-tron(69.28-82.86万元)降幅接近20万元。
上市后,国产e-tron预计将与奔驰EQC、宝马iX3、蔚来ES6和特斯拉Model Y展开正面竞争。
在50万元起步的定价预期下,国产e-tron的竞争力几何?
从续驶里程来看,其与Model Y尚有不小的差距,也低于蔚来ES6和即将上市的宝马iX3。
若e-tron无法在人机交互、辅助驾驶等智能化方面,赶超蔚来ES6的水平,那么在产品力的市场比拼中,将处于不利的地位。
6. 长城汽车与腾讯、仙豆智能三方深化战略合作
9月8日,长城汽车与腾讯、仙豆智能宣布深化战略合作。三方将在去年的战略合作基础之上,围绕生态车联网、海外云服务、智能营销,以及AR导航、自动驾驶等前沿科技探索共四大方向展开新的合作,进一步加速长城汽车向“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转型的进程。
7. 中科创达成为上汽零束首家战略合作伙伴
9月8日,中科创达与上汽集团零束软件分公司在上海汽车·创新港签署战略合作,中科创达成为上汽零束首家战略合作伙伴。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打造智能网联汽车软件操作系统平台,构建以软件定义汽车为导向的开发流程、工具和质量体系,建立具有上汽品牌特色的应用和开发生态的支撑平台。
8. 特斯拉在昆明成立汽车销售服务新公司
近日,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昆明)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万美元,法定代表人为特斯拉大中华区总裁朱晓彤,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汽车销售等,由特斯拉汽车香港有限公司100%持股。特斯拉汽车香港有限公司目前已在北京、温州、武汉、上海等多地成立销售服务公司。
8月车企销量快报
1. 长城汽车8月销售近9万辆 同比增长27%
9月7日,长城汽车发布2020年8月产销数据。8月,长城汽车共销售89,442辆,环比上涨14%,同比劲增27%。其中,国内市场销售82,594辆,环比增长15%,同比增长32%,海外市场销售6,848辆,环比增长9%。
2. 比亚迪8月销量达36782辆,同比上涨2.2%
9月7日,比亚迪发布2020年8月销量快报。数据显示,比亚迪8月销量为36,782辆,较去年同期的36,009辆微增2.2%,环比7月增长17.2%。至此,比亚迪前8月累计销量达226,792辆,同比下滑23.1%,降幅较7月进一步收窄。燃油车销量的逆势增长拉动了比亚迪整体销量的改善。
3. 长安8月销量169415辆,同比增长35.6%
9月8日,长安汽车正式公布了8月销量数据,从数据来看,长安汽车集团8月销量169415辆,同比增长35.6%;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8月销量128416辆,同比增长39.5%,其中,长安CS75 8月销量22456辆,已经连续5个月销量突破2万辆。
1. 马斯克密会迪斯
2. 蔚来计划3年建1000个换电站
3. 大众ID.4内饰曝光
4. 领克06上市
5. 国产smart首款新车10月发布 共享吉利PMA纯电动平台
6. 滴滴副总裁、AI Labs负责人叶杰平将离职
7. 2025年电动汽车将消耗近4成碳化硅功率半导体
8. 大众称在电动汽车领域有望很快超越特斯拉
9. 特斯拉上海二期工程主体结构完成
10. Yandex和Uber重组合资公司自动驾驶业务
11. 博世将研发燃料电池动力总成 预计2年后量产
《建约车评》出品
正在售卖
本报告核心描述动力电池、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汽车科技,在1年、4年和10年等维度的发展进程,及其对汽车产品、市场、供应链和商业模式的影响。
为大汽车科技产业从业者的战略、产品、投资等决策提供参考。
报告简介请点击:《中国汽车科技趋势报告(2020 版)》
招 聘
《建约车评》招聘内容编辑,希望与具有如下特点的你,一起打造不凡的汽车科技新媒体。
1. 人品好,三观正;
2. 极强的进取心;
3. 文字好,以写作为信仰;
4. 心态极度open;
5. 英语好。
简历请发2691378@qq.com,附上任意自己满意的作品。
《建约车评》同时在招聘实习生
要求:有基本文字功底、一周至少四天在岗。
建约车评 只做有价值的汽车科技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