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如开箱上手三星Galaxy Z Fold2 5G,新一代的折叠屏还有什么惊喜?

ZEALER ZEALER 昨天


点击上方播放视频


时隔五百多天之后,三星终于推出了第二代Fold折叠屏手机——Galaxy Z Fold2 5G,这一次,三星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戳视频看看吧。


单看外观,依旧能让人眼前一亮,如果说第一代Fold是三星对于折叠屏的探索,那么第二代,就开始有成熟产品的气息了。



可能第一代的产品更加像是当年的 S7,有点那种鹅卵石的感觉,比较圆润,弧线的感觉会多一些。那么这一次的话,我觉得可能更加像是靠近 note 系列和这几年的 S系列的设计语言,变得有些棱角分明。


R角收角的角度,都变得比原来要更加尖锐一些。同时在背面的线条上来说,也尽可能收窄所有金属部件的宽度,给人一种挺拔感,和一种精致的线条感。


边框使用了金属拉丝工艺,散发出科技产品固有的冷峻气息与金属质感,后盖玻璃使用了AG工艺,相比上一代的镜面工艺而言,“指纹收集器”的情况有很大改善,再加上本身迷雾金的配色,能给人一种自内而外的高级感。比起科技爱好者,商务人士或许更适合这部手机,而这也恰恰很符合三星高端手机的定位。


当你合上这部手机的时候,同样有一个小细节值得注意,那就是三星在手机边角加入了磁力系统,打开合上的时候都有一段细微的缓冲,保证手机在开合时的安全性。



这次Z Fold2 5G升级最明显的地方应该是铰链了,从外表上看,缝隙严密了很多,密闭性远远胜过上一代,而从结构和功能上来说呢,一方面,它延续了Z Flip的多角度悬停功能,另一方面,铰链增加了凸轮机构和弹簧数量,在一个小小的铰链里,放下了六十多个部件,因此铰链的体积,也明显比上一代更大,但是展开之后,机身中部却并没有变得很臃肿。到了这里,就不得不说,三星的工业设计,是依靠自身强大的加工工艺与制造能力去实现的,没有这两把刷子,折叠屏手机的发展进度肯定会大大延后。


另外,铰链里还内置了长度不到1mm的刷毛,既能抵御灰尘,又能满足弹性和耐用性的要求。据说,三星为了找出最合适的防尘材料,总共筛选了99组方案,最后是从真空吸尘器上找到的灵感。所以这次三星官方表示,Z Fold2 5G可以开合20万次不出故障。仅仅是这一点,就已经显示出,折叠屏手机在一步步走向技术成熟。


这个观点其实是有迹可循的,当初在功能机时代,翻盖手机就曾因为排线经常坏而受到过质疑,但正所谓“大成若缺”,有缺憾才能有进步,如果没有质疑的声音,排线厂家也不会改进材料工艺,更不会有后来的那些经典款翻盖手机了。


正如之前我们的节目中说的,最好的产品,永远不是那些概念机,而是已经走上生产线的产品,因为只有经过了用户的使用和反馈,然后经过不断改进、优化和迭代,产品才会越来越接近于完美。在Z Fold2 5G身上,我们已经能看见这种趋势了。


这次的另外一个重要升级是屏幕。Z Fold2 5G无论是屏幕的尺寸,还是屏幕的性能,都有很大提升。外屏,从上一代的4.6英寸升级到了6.2英寸,分辨率为2260*816像素,虽然刷新率依旧是60HZ,不过终于可以当做一块完整的带鱼屏来用了,没有了上一代的局促感,实用性大大提升。



值得一说的是,这块屏幕的表面使用了康宁最新的Gorilla Glass Victus玻璃,康宁宣称,这是有史以来最坚韧的大猩猩玻璃,首次同时显著改善抗跌落和抗刮擦性能,可以从2米的高度跌落到坚硬粗糙的表面,依旧保持完好。


而内屏的尺寸,也从上一代的7.3英寸升级到了7.6英寸,并且使用了三星第2代的Dynamic AMOLED显示屏;由于这一代的前置摄像头从L形大刘海改为挖孔,所以边框比上一代收窄了大约23%,带来了更极致的全面屏效果,使内屏的视觉效果和实用性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材质也从一代的CPI膜,变成了和Z Flip一样的UTG玻璃,虽然折痕问题依旧存在(除非你能改变材质的物理性质),但是屏幕的通透性更好了,视觉体验上,也没有了CPI膜那种偏黄的感觉。


分辨率从上一代的2152*1536提升到了2208*1768,并且采用了和 Note20 Ultra 相同的自适应刷新率技术,也就是刷新率能够在 11-120HZ 之间动态调整,比如在阅读文章的时候会下降到 11HZ,看视频时会从 24-120HZ 动态变化,游戏时则是 48-120HZ,此外还支持HDR10+,所以播放视频时的观感提升,就不言而喻了。不过可能是屏幕表面贴有保护膜的缘故,在滑动的时候,还是会有一些轻微的阻尼感,顺滑度不够。



影像方面,这次Z Fold2 5G的前摄是两颗1000万像素镜头,而不是S20 Ultra的4000万像素;背面的三颗镜头是统一的1200万像素,也并没有采用我们熟悉的一亿像素,从这些配置上也不难看出,Z Fold2 5G的定位,并不是“十项全能”的水桶机,而是在尽可能凸显自身可折叠的特性,同时又满足人们的日常使用。


这让我不禁回想起,上半年Z Flip发布时的策略——换个人群说话。当初Z Flip在发布的时候,主打人群就是那些热爱时尚,对于新产品有足够好奇心的人,就像一个漂亮小姐姐,是愿意参加选美比赛,让一群评委品头论足,还是愿意开个直播间,和一群喜欢自己的人聊天呢?


从Z Fold2 5G身上,我们同样能感受到这样的产品语言,毕竟1000万像素的前摄虽然不是旗舰配置,但是绝对能满足自拍和视频通话的需求;1200万像素的主摄,同样可以胜任日常的Vlog拍摄。此外,当使用后置相机拍摄时,外屏可以作为实时预览的监视器来使用,再加上三星还升级了夜景模式,并且新增了人物追焦模式,在拍摄方面相信会有很多新奇的体验。



在核心硬件方面,Galaxy Z Fold2搭载了骁龙865 Plus处理器,支持SA/NSA双模5G,内置12GB LPDDR5内存512GB UFS3.1闪存,内置了一块4500mAh容量电池,最高支持25W快充。


硬件方面,Z Fold2 5G没有什么可以吐槽的,除了影像部分,三星几乎将目前最顶级的硬件都用在了这款产品上,唯一遗憾的是,三星对于手机充电还是过于保守,尽管高通已经发布了QC5.0,Z Fold2 5G在快充方面却没有得到提升。


针对折叠屏的交互体验上,Z Fold2 5G对比上一代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充分利用了折叠设计以及这块大屏的优势。看来三星这次是想明白了,该怎么用好这块屏幕。多任务处理、自适应分屏与立式交互就是它的答案。



Z Fold2 5G的内屏支持最多三个分屏,还能通过弹窗方式再打开五个应用,外屏也支持两个应用窗口同时运行;侧边任务栏的呼出更快捷,用户不仅可以将常用的应用存储到里面,甚至能在同时运行的应用之间拖放文字,或是文件的跨应用传输。值得注意的是,Z Fold2 5G还支持“分屏截图”功能,也就是用户可以在多屏之间选择任一窗口进行截图。


实际上其实我觉得这就是三星展示它这个屏幕未来可能性的这种做法了。从实际的实操角度来看的话,我认为超过三个可操作性已经很低了。但是它给你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在未来是不是说有4折5折了之后有更大的可能性。但是它至少看得出来三星是在整个的今年的交互上有了更多思考的。



自适应分屏,是根据屏幕折叠角度的不同呈现不同的分屏模式。比如在屏幕展开状态下自拍,屏幕会显示完整的取景画面,当折叠屏幕时,屏幕上半部分会正常取景,而下半部分则会显示相机的控制选项。目前,这些功能可以在原生播放器、相册等应用中调用,第三方平台如Youtube、Spotify以及Office等软件也已经适配。



所谓的立式交互,用过Z Flip的人应该有一些了解,就是基于多角度的悬停,以及对应用的优化,让折叠屏手机带来更加便捷和高效的体验。例如在自拍时,把手机折叠到特定角度,随意放在身边的一个平面上,就能在自拍取景的同时完成拍摄;开视频会议的时后,也可以把手机折叠后放在桌面上,完全不用借助手机支架。


经过简单上手,我们也能感受到,三星在这一代的折叠屏手机上的用心之处,比如在交互上,Z Fold2 5G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认知,一改过去Pad的逻辑,完善了分屏功能,让大屏发挥出真正的功效;UI适配方面,不再是单纯的拉伸逻辑,而是针对具体的应用进行优化,并且在设置菜单中还可以自行设置;折叠状态下的立式交互,也体现了三星更多的巧思。



Z Fold2 5G虽然在交互的便利性,软件的适配等方面还存在非常大的提升空间,但是我们却能很明确地感受到,这是未来手机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这项技术也将对整个3C领域带来的深刻变革,这种折叠形态,打破了传统3C电子产品“以屏幕尺寸划分产品类型”的“旧秩序”,以手机与平板形态间的自由切换,展示出了无限的可能性。换句话说,你的下一台平板,何必是平板?


正如之前在《折叠未来》里说过的,事情在变好之前,往往会变坏。而此时此刻,我们从Z Fold2 5G身上欣喜地看见,折叠屏手机正在逐步往好的方向发展,比如已经逐渐开始成形的产品逻辑、交互方式、设计风格和目标人群等等。在这背后,是三星和一系列对于科技有着极致追求的企业,不断摸索前行的结果,以及许许多多的供应链企业在材料、制造工艺方面的不断突破,让我们看到了手机这款终端产品,在形态、功能上的又一次突破。


想了解更多内容,点开视频看看吧,片尾彩蛋千万不要错过哟。目前三星Galaxy Z Fold2 5G预售已经开启,点击阅读原文即刻预定吧!




『热门推荐』


文章已于2020-09-09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