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师说 | 感念师恩:亲爱的老师,教师节快乐!


桃李满天下 九月谢师恩


2020年9月10日,在忙碌的开学季迎来了第36个教师节。


让人不禁想起了“老师窗前有一棵米兰,小小的黄花藏在绿叶间,它不是为了争春才开放,默默地把芳香洒满人间”这首吟唱老师的歌曲。


于是,轻轻的、淡淡的却充满甜蜜的回想起自己的老师,想念着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有那个耐心教自己识文数数的启蒙老师,有那个灿烂笑容鼓励自己爱上学习的老师,有那个春风化雨教自己做人做事影响自己一生的老师,有那个因担心批评教育自己而着急上火的老师……


长大了,我成了你,成为了一名老师,我也想成为像您一样的老师。


老师也有老师,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特别推出“老师眼中的老师”活动,诚挚邀请在学院求学的老师,致敬自己的恩师们,讲述信息人的历史,传承信息学院良好的师德师风;讲述老师在求学道路上与自己老师的点滴,分享信息人的故事,与莘莘学子共勉。值此教师佳节之际,推出系列第一篇《老师眼中的老师——点点滴滴,缅怀恩师诸昌钤教授》,后续篇章敬请期待。


祝福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全体老师教师节快乐!


祝福在自己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位老师教师节快乐!

 


老师眼中的老师——

点点滴滴,缅怀恩师诸昌钤教授


文、图/彭强


2018年6月13日清晨,恩师就这么匆匆地走了。按照他生前的交代,不设灵堂、不挂遗像、不留骨灰、不举行任何仪式,离世后几个小时就办完了所有丧葬事宜。只有几位匆忙赶到的老师和学院领导,为先生送了最后一程。如此的低调、如此简单,不愿意给广大师生增添任何麻烦。


诸老师是浙江杭州人,1938年4月5日出生于北京。1955年开始在唐山铁道学院铁道电气化专业学习,1959年留校任教;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赴四川开始了峨眉校区基建和搬迁工作。1978年任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系讲师,1983年任电机系副教授,1987年起任计算机系教授。诸老师先后担任过电气工程系副主任、计算机科学系副系主任、微机应用研究所所长、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等职务;1993年12月至1998年11月任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现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2008年10月退休。


诸老师出生书香世家,其父亲曾经为毛主席、周总理、刘少奇、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做法语翻译。诸老师具有良好的家教和修养,精通手风琴、口琴、笛子等乐器,曾担任校乐队指挥;他身体素质极好,具有出色的花样滑冰能力,四十多岁还担任校教工足球队主力边锋。


先生为人谦虚、低调,从不夸耀自己,但他渊博的知识、优秀的素养、多彩的人生,一直被弟子们所钦佩。


诸昌钤教授在1989年、2005年的工作照


诸老师发现手臂患肉瘤大概有三年多时间,期间到华西医院进行了两次切除手术及放疗。老先生德高望重,却为人谦虚,从不愿意打扰他人。我作为一直跟随在他身边的弟子,也是在他第一次住院做手术后才得知消息的,去医院看望他时,老先生一再要求我对病情保密,不要扩散消息。因此,几年来只有极少数几位老师知道他的病情,以至于广大的师生对诸老师的去世都感到非常的突然。


诸老师对自己的病情十分清楚,也很看得开。患病期间,照常参加各种活动,评阅论文、评审项目、主持博士硕士答辩、参加各种教学督导工作等等,忙得不亦乐乎。对校内外学者、学生的各种请求,都尽力予以帮助和支持。


直到2018年2月初,因病情有所加重并急转直下,才不得不放下了各种工作。这段时间,不论是在家还是住院,他都多次给家人及我们几个弟子严肃地强调,不要扩散他的病情、不希望更多的人得知消息。每次我们去看望他都要强调八项规定,不准我们带东西看望他,不要给学院领导和师生增添负担。有几次去医院看望他,他在呼吸困难的情况下,都要用手势或者低语告诫我们在病房里要安静、不要影响到其他病人,催促我们早点走,不要聚集在病房及走廊里。


近三四个月来,看着诸老师的病情不断恶化,尽管心里有所准备,但从内心深处一直恐惧并拒绝这一天的到来。几天来,仍然不敢相信诸老师就这么走了,先生的音容相貌不断浮现,多年来的教诲历历在目。


第一次接触和认识诸老师,那是在1984年5月初,我考研被调剂到西南交大,在峨眉复试时由靳番、诸昌钤等几位老师面试。正当我在黑板上画着电路图、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如何用AD574对高压绝缘放电脉冲进行采样保持、高速采集的毕设内容时,诸老师一句:你的高速采样的频率是多少,是如何确定的,为什么称之高速采集?就把我彻底打蒙了。因为放电脉冲很窄、间隔不确定,而且AD574也仅仅是us级的芯片。诸老师对硬件电路及芯片的精通,给了我很深的印象。直到后来进校跟随诸老师了,才知道他曾经到西安交大进修过并师从电子学的鼻祖沈尚贤先生,我复试那会儿他已经在使用ns级的ADC了。我的电子学也是沈先生一边印讲义一边教出来的,可惜我学得还不够好。大学毕业之际,当负责分配工作的老师询问我是留校还是到西南交大读研时,我义无返顾地选择了读研。入学后在选择导师时,三个志愿都是填报的诸老师,从此便跟随诸老师开始了科研之路。


在做硕士论文期间,诸老师丰富的科研经验、实验室良好的科研环境、充足的科研经费和设备,让我受益匪浅,从中得到了不少锻炼。印象最深刻的就是TI刚推出首款DSP TMS320C10,诸老师就马上买来一片,让我开发做图像处理。面对一个没有开发环境、没有编译、操作系统的裸芯片,诸老师细心教导我如何设计实现一个开发系统,在微机上用BASIC写汇编语言交叉编译器生成DSP的机器指令,设计存储、I/O接口、显示及外围电路构建起最小系统,让我剖析CP/M操作系统(MS-DOS的前身)、撰写BIOS监控程序完成DSP的单步、断点控制,在微机上实现了DSP程序的调试及运行。在此基础上,扩展内存、制作印刷线路板,用DSP汇编语言编写数字图像处理程序,与其他硬件系统一起,完成了电视信号高速图像采集处理系统。该系统通过摄像机拍摄、实时采集、处理电视信号并打印图像,其鉴定成果在央视新闻联播节目播放后在国内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诸老师这种从底层硬件设计做起、撰写编译及操作系统的做法,让我对计算机的整体原理及精髓有了极其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软硬件研发能力大增,受益终身!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诸老师指导研发高速图像采集系统


诸老师在科研方面对学生既精心指导又严格要求,在实验室里对我们这些刚入门的毛头小子管教甚严,经常搞得我们紧张不已、越是蹑手蹑脚就越是碰的叮叮当当的,不是这个打翻就是把那个碰倒。诸老师对我们年轻人的错误既严肃批评让我们牢记又十分宽容原谅。


有一次我在面包板上做高速ADC实验,由于不了解面包板接线排的情况也没仔细检查,把12V电源与5V电源串在一起了,随着一阵焦糊味道,ADC下面的塑料面包板都融化烤糊了,不小心还把我手指烫起了泡。当时头脑嗡的一声、心里想完了完了,价值近3000元的ADC被我烧坏了!(那时候在食堂吃顿饭才1~2毛钱,教师一个月工资才四五十元啊)。当时诸老师不在实验室,晚上赶紧到诸老师家承认错误。没想到诸老师反而大度地说,做实验哪有不出错的,只要吸取教训下次不再犯就行了,芯片坏了大不了再买呗。心情宽慰后抱着侥幸的心理回到实验室连夜做实验,发现芯片居然完好无损,心中不由地感到庆幸:多亏这是美国军工巨头TRW公司的产品啊!


还记得在1987年我刚留校工作时,我在HP 286微机上调试图像采集卡,插拔板卡时粗心地忘了关电源,只见插槽处星光一闪,显示屏就黑了。经检查发现主板损坏了,可把我吓的不轻。那可是七、八万一台的最新高端微机啊,全校只有两台!诸老师一边严厉地批评我不该犯这种低级错误、让我写个检查说要在全系大会上做检讨,一边与实验室的维修高手倪守平、高洪杰一起排查故障,最后发现只是总线插槽附近的接口芯片74HC374坏了,更换后电脑恢复了正常,没有影响到后续的科研工作。有过这两次教训,我做事再也不敢粗心了!公开检讨的事情后来没有了下文,我一直以为是诸老师工作忙忘记了呢,直到1990年实验室搬迁成都在收拾实验室时,见诸老师从抽屉里翻出我写的检查,笑着交给我说,拿去做个纪念吧……。


诸老师科研能力强、精力充沛、吃苦耐劳在学校是有了名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诸老师凭借着出色电气化专业知识和计算机软硬件能力,与成都铁路局合作开始了接触网检测车设备的攻关工作。先后将APPLE-II、Z80、8086等微机搬上列车,彻底改变了原有需要在停电状态下依靠人工挂垂线、标尺量的落后手段,开创了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几何参数实时检测的新方法。经过数年的研发,攻克了接触网、受电弓高压绝缘检测、受电弓拉弧电磁干扰、车体振动补偿、数据实时采集、实时处理与报警等一系列重大难题,实现了列车正常行驶状态下的接触网实时检测,为保障电气化铁路安全运行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个研究成果后来获得了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茅以升铁道科技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诸老师也荣获铁道部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为了研制接触网检测车,诸老师带领着研发团队,长年累月在外出差、跟车做实验,一走就是十天半个月、甚至是一两个月,回到峨眉后针对试验出现的问题,又在实验室里抓紧时间技术攻关,找出解决方案后又立刻安排试验、跟车出发,一年时间大约70-80%的时间都在外出差。先后有邓昌延、倪守平、高洪杰、马永强、周曙光、文登敏、彭强、唐慧佳、朱焱、吴阿等等一批年轻老师,在诸老师带领下奋战在接触网检测铁路沿线上,搭乘接触网检测车边运行检测边调试改进软硬件。有时候检测车没法安排列车时刻被甩在偏远小站一放就是一两周,找个吃饭的地方都困难,大伙像盲流一样在铁路沿线“乱串”。列车行驶起来后,又要抓住一些可能的机会采集接触网各种信号、调试软硬件,一刻都不能松懈。长期在外奔波,很是辛苦,家庭、孩子也很难顾及。不过那时候对于我们这些年轻人,能够怀揣全国铁路免票、吃住都在列车上,也是颇为得意,很令小伙伴们羡慕。


1993年左右我在诸老师的指导下,将多媒体视频采集卡应用于接触网检测,首次实现了接触网实时检测与视频监控完美的结合,有效地验证了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后来,诸老师开创的这些技术又被推广应用到接触网巡检车,全国每个供电段都标配这一设备,我们也随着巡检车设备的研发、推广应用及售后服务,足迹遍及了全国,从广州到东北、从上海到甘肃、跑遍了国内大部分的电气化铁路。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诸老师与部分接触网检车项目组成员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接触网检测车鉴定会


诸老师由于科研能力强,在铁道部相关方面影响大,科研项目多,经费充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一个接触网检测设备科研合同就签下40多万元,当时在全校也是轰动的大项目,甚至有些人还建议诸老师用一部分经费去购买小汽车。然而,诸老师却是将全部的科研经费都用于在研、预研课题以及培养研究生方面,项目结题后结余的大部分经费都留作科研发展基金。科研补助及劳务费分配上也是根据科研工作贡献、时间长短等综合考虑,采取公平公开的方式。每次诸老师所得的科研津贴及劳酬与团队主要骨干相差并不大,后期推广应用时期甚至低于主要科研骨干。诸老师担任院长后工作繁忙,接触网检测车推广应用及研发升级工作基本上完全交由团队主要骨干来轮流负责,让年轻人在商务合作、项目组织实施、现场安装、跟车调试、售后服务等多方面得到锻炼,所有科研合同签订及经费卡管理都放心地交由主要团队成员来分别承担。


诸老师不仅思维敏捷、科研能力强,而且敢于拼搏、挑战难题。1991年前后,诸老师为了锻炼队伍,培养出一只能够拉得出去、敢于挑战、拼搏的科研团队,主动承接了8*8多画面拼接电视墙项目。依据当时的技术条件所限,我们所有的成员都认为无论是从技术难度还是在时间上都是无法完成的任务。然而,诸老师运用丰富的电子线路知识巧妙地设计出来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并根据菲涅尔透镜原理申请了消除电视墙黑框现象的专利,通过订制特殊的透镜基本消除电视墙的黑框。那段时间,诸老师身体力行,亲自带领着团队成员,连续数月几乎每天都加班熬夜到凌晨1~2点钟,研制出来的视频实时采集卡、64台电视同步放大的大型硬件显示板就有三四十块之多,密密麻麻地装满了两个机柜。在重庆解放碑现场安装调试时,更是连续数周通宵夜战,终于如期完成了合同任务,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其后,又为铁道部订制了4*4电视墙,并赴北京参加铁路装备展以及央视综艺大观文艺节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跟随诸老师参与图像处理及电视墙研发的团队成员,除了前面提及的参与接触网检测的大部分人员之外,前后还包括了扈强、牛海滨、夏丽、闵闯等老师。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多画面电视墙鉴定会及参加央视综艺大观节目


诸老师发明的消除电视墙黑框方法效果对比


诸老师为人正派,在培养年轻老师接班方面更是大公无私。


为了支持青年教师回国后在新学科方向发展的设想,积极争取经费及场地成立了虚拟现实研究中心。在青年教师因故无法兑现的情况下,义无反顾的承担起了发展虚拟现实研究方向的重担,积极为研究生开设虚拟现实方向的多门课程,积极引进人才、培养研究生,推动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我校的发展。


在诸老师担任院长期间,积极引进并力荐范平志教授回国接任他的院长职务。为了全力支持新任院长的教学科研设想及规划,主动解散了他建立了十多年的专职科研团队,并撤销了由曹建猷教授当初开创的微机应用研究所,让全体团队成员服从学院统一安排和调遣,归口各个教学、实验岗位,理顺教学、科研隶属关系。诸老师还主动腾出了虚拟现实中心100多平米的房间作为面向全院师生的教务行政服务窗口,大幅压缩自己原有的实验室,只保留了一个房间作为虚拟现实与多媒体技术实验室。为信息学院教学科研机构及人员调整,提供了有利的保障,起到了带头表率作用。


诸老师长期以来包括担任院长期间,从不单独设立办公室,总是到实验室与老师及学生们在一起。作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博导,诸老师七十岁退休后我们仍然为他保留了办公桌长达四五年之久。退休后只要有空,诸老师仍然会如往常一样,到实验室上网、评审论文、处理各种事物,直到实验室搬迁为止。由于新校区条件所限,未能再给诸老师提供办公休息的场所,始终是我们的一个遗憾。每次诸老师到新校区答辩、开会之后,到学院各办公室与大家打个招呼后都只能匆匆返回老校区。


诸老师熟知铁路技术的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在任期间及时抓住交通工程发展机遇,千方百计引进了郭进教授等铁路信号专业人才,创立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并使信息学院获得了第一个博士学位点授予权。诸老师作为交控专业的博导,培养了大量交控专业的博士生,这些毕业生后来都成了各专业科研教学的骨干力量,我也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诸老师所创立的交控专业成为了信息学院其他IT相关专业落地开花的根基和壮大发展的靠山。如果没有交控专业的支撑和应用背景,我校的IT专业将很难在国内激烈的竞争中体现出自己的特色与优势!诸老师伯乐相马、招贤纳才,积极引进了孙林夫教授领衔的CAD团队,鼓励学院教师积极参与CAD中心的研发工作,在人员场地等各方面全方位支持CAD中心的发展,并在外利用各种机会宣传CAD团队的科研成果,在项目申请、评审等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扶助孙老师及其团队成为我校计算机学科不可或缺的骨干科研力量。


诸老师退休之后,仍然活跃在教学科研一线,督导本科/研究生教学工作,辅导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参与大量的研究生论文评审及答辩工作。在研究方向、项目交流、评审鉴定等多方面努力支持我们,凡事有求必应。


作为七十多岁的长者,诸老师思维敏捷,精神饱满,还时常与我们一起到外省出差,接洽相关领域的专家和校友,帮助我们在高速公路视频监控领域开展科研工作。诸老师德高望重的威望、丰富的专业知识、谦虚随和的为人,也深深地打动并折服了众多的交通领域专家及专业人员,使得我们研发的高速公路视频监控联网技术规范及应用项目,数年来在全国多个省份得到很好地推广和改进提高,并在河南省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技术规范也成为河南省地方标准。可以说,如果没有诸老师多年来的鼎力支持与帮助,这个科研项目很难有今天这样的成果和应用。


2017年11月诸老师(第一排右一)与部分团队成员最后合影


点点滴滴,难尽诸老师为学院做的贡献以及对学生们的栽培,我们永远感恩您!


先生为人光明磊落、待人谦虚随和,为人师表、育人无数。您的音容笑貌、谆谆教诲我们永远铭记在心!


诸老师,我们永远怀念您!



文中致敬教师简介

诸昌钤教授,1955年进入唐山铁道学院铁道电气化专业学习,1959年留校任教,1978年至2008年在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及计算机科学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任副教授、教授。历任计算机科学系副系主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


主要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领域研究工作,在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专业,开创性的开设了微机原理、虚拟现实、交通信息处理与控制等本科及硕博研究生课程。指导硕士研究生100余名、博士研究生20余名。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相关论文100余篇。获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


作者简介

彭强教授,1984年进入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计算机应用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1987年留校任教,主要从事视频图像处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领域研究工作,曾主讲微机与接口技术、数字图像处理、多媒体技术、多媒体信息传输与系统、数字视频处理与传输等本科及硕博研究生课程。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相关论文70余篇,指导硕士研究生100余名、博士研究生10余名,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余项(转让4项)、国际发明专利PCT 1项。


彭强老师给学生赠言

求知欲、好奇心是一生的老师,勤思考、多实践是成长的历练!



编辑:陈晨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in传媒

inmedia@home.swj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