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现状回顾和新时期发展展望〔下〕

点击半导体行业资讯关注我哟☀ 覆盖20万半导体人的专业平台,分享最新半导体及范半导体行业资讯行业动态前沿科技


来源:本文转发自“CIC集成电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感谢!


文 Ÿ 朱晶  赵佳菲  史弘琳  韩晓琳  | CICMAG

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表现出三大趋势:中美技术脱钩下的不确定性;政府干预力度加强;新材料、新架构助推诸多颠覆性技术推动产业革新。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需:把握市场优势,发挥内需潜力,以新型举国体制突破传统创新组织和模式,加大力度投入基础性、颠覆性技术研究,集中力量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宏观规划,引导产业发展。


    从上半年全球产业发展看到的三大趋势    

(1) 中美科技趋向“脱钩”,增加产业不确定性

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长期规律和特点来看,其供应链体系一直维持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化互相依赖,客观上大大增加了中美技术脱钩的难度和成本,中美之间在集成电路价值链上的广泛协同合作也降低了技术脱钩的潜在可能性。但2018年以来,美国对中国的科技封锁呈现频发与全面的常态化状态,尤其是在集成电路领域,以针对华为展开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为例,试图阻碍中美在集成电路技术、资本、市场、人才各方面的自由流动,可以说美国在客观上作为推动力开启了“脱钩”进程,不但使得全球集成电路供应链重新布局的可能性加大,也深刻影响着中美乃至全球集成电路价值体系分布与发展方向。必须看到,技术不同于贸易,技术本可以全球通用,但应用技术需要相配套的生态。作为在诸多高科技领域占据引领地位的中美两国,在技术上的“脱钩”极可能意味着全球将出现两套技术标准和规则体系、两类技术思维并行的分裂局面[1]。尽管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加速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国产化进度,但更多的则是造成资源浪费,不利于本应共享的知识与智力资源研发创新合作,极大地加剧了全球供应链体系的不确定性,也影响到企业对市场机会的判断,以及在研发、生产交付以及整个供应链的资源投入,进而影响企业整体利润及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政府不断干预集成电路产业,力度逐步加强

集成电路产业成长的各个阶段都离不开政府的干预:在起步期,政府通过公共采购、关税保护为集成电路企业提供最初的启动市场,使集成电路产业迅速形成规模;在成长期,政府利用研发补贴、放松产业管制、专利保护等措施,推动技术的跃进,保证技术难以被复制;在成熟期,政府通过谈判、援助、开展反倾销调查等多元化手段促进集成电路产品出口,维持或扩大市场份额。可以说,集成电路技术的每个关键阶段都离不开政府的战略扶持。但近年来,受地缘政治和集成电路作为大国竞争战略物资储备的地位愈加明显等因素影响,政府对集成电路产业的干预力度逐步加强。

美国国防部下属的国防研究与工程现代化局对其监管的11项尖端技术在优先顺序上进行了调整,将微电子位列第一,理由是因为“当今这个时代的一切都依赖微电子技术”。欧盟紧随其后推出提振本地芯片生产的计划,预计引发超过340亿美元的公共投资,比其2018年制定的投资目标多出5倍。日本政府也一改以往支持企业在海外投资的姿态,更积极的希望吸引国际领先的芯片制造商在日本建立先进工艺产线,并计划未来数年向在日本建厂的海外芯片商提供总计数十亿美元的资金,以促进日本在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而中国大陆,也在2020年出台了新的《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不仅拓宽产业链支持范围,还提出了最高十年免税的政策优惠,在支持力度上极大提升。可以看出,华为事件之后,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的政治属性明显上升

3)进入后摩尔时代,诸多颠覆性技术受到关注

当前,在摩尔定律放缓以及算力和存储需求爆发的双重压力下,以为主体的经典晶体管很难维持集成电路产业的持续发展,整个产业正快速进入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技术创新密集活跃,尤其是围绕新材料和新架构的颠覆性技术将成为后摩尔时代集成电路产业的主要选择。新材料将通过全新物理机制实现全新的逻辑、存储及互联概念和器件,推动半导体产业的革新。例如,拓扑绝缘体、二维超导材料等能够实现无损耗的电子和自旋输运,可以成为全新的高性能逻辑和互联器件的基础;新型磁性材料和新型阻变材料能够带来高性能磁性存储器MRAM和阻变存储器[2]三代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绝缘材料、高分子材料等基础材料的技术也在孕育突破。架构方面,以RISC-V为代表的开放指令集及其相应的开源SoC芯片设计高级抽象硬件描述语言基于IP的模板化芯片设计方法,将取代传统芯片设计模式,更高效应对快速迭代、定制化与碎片化的芯片需求。类似脑神经结构的存内计算架构将数据存储单元和计算单元融合为一体,能显著减少数据搬运,极大地提高计算并行度和能效。计算存储一体化在硬件架构方面的革新,将突破AI算力瓶颈。基于芯粒chiplet)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将实现异构集成,被认为是增强功能及降低成本的可行方法,有望成为延续摩尔定律的新路径

总之,国家竞争和社会发展迫切需要集成电路技术的重大突破来提供强大支撑,颠覆性技术使原本的技术生命周期断裂,并形成新的替代技术轨道,因此对集成电路颠覆性创新技术的布局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争夺的关口地带。

    对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四个建议   

(1)国际国内双循环,需把握住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美国针对中国实施的技术“脱钩”已经倒逼中国集成电路企业必须利用内需市场规模,通过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国际国内双循环”格局,来促进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体系的提升。
具体建议一是发挥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以新基建、数字经济等需求为牵引,面向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高铁、超高清视频等重点场景,以系统级行业龙头企业为主体,联动国内集成电路企业,加快建立适应国内最终需求的集成电路供给体系,打造基于国产芯片供应链体系的“内循环”生态,形成超大规模市场与供给能力提升之间的良性循环[3]二是加强对欧、对日和对东盟合作,以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推动国内集成电路企业对外实现共同发展,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持续巩固中国与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链的经济贸易及技术创新纽带,维护全球集成电路供应链、产业链和创新链的韧性和活力。

(2)积极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突破与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更为迫切。要强化战略导向和目标引导,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集合精锐力量,做出战略性安排。
具体建议一是探索重大科技任务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组织模式,集中资源解决EUV光刻机国产化问题。以“两弹一星”时期取得巨大成功的“两总系统”为基本框架,构建国家意志与创新主体利益相绑定的技术创新生态,形成推进光刻机攻关突破的强大合力[4]二是进一步提升集成电路企业家和技术专家在国家级集成电路重大科技攻关中的话语权,在相关财政预算中,设立专门面向企业和高校协同创新的支持渠道,按照“企业出题,揭榜挂帅”的模式,鼓励一家或多家企业联合高校共同申请面向产业应用的科技创新项目,同时要求企业按照一定比例配套资金,分担风险。

(3)加大力度投入基础性、颠覆性技术研究

颠覆性技术是“可改变游戏规则”但可能面临巨大风险的前沿技术,往往来源于原始性、重要的基础理论的发现和突破。中国要想早日实现集成电路产业的高质量跃升,在推进现有集成电路技术继续升级的同时,必须积极布局一系列关键性新研究领域,抓住新一轮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机遇,积极抢占集成电路技术创新竞争高地。
具体建议一是应从全局高度重视集成电路领域重大颠覆性技术战略研究,提升对这些颠覆性技术的科学见解和战略认知进一步加强前沿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与统筹协调在关键集成电路领域谋划从跟随路径变为赶超引领轨道,为改变低端锁定困境、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重要抓手;二是在现有科技计划管理体系之外设立相对独立的颠覆性技术创新计划,支持国内各类创新主体开展更具有挑战性、高风险性的创新活动,发掘能为集成电路产业带来根本性转变的技术。加强产业政策前瞻性和战略性引导,推动颠覆性技术的创新转化,从思维、需求源头到应用终端形成有利于颠覆性创新的土壤。

(4)加强宏观规划,有序及合理引导产业发展

国家要有合理的产业宏观布局与规划。对不同的区域应当有不同的体现,以此来引导全国各地,结合本身的特点,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促进区域特色的形成和产业差异化发展,鼓励各区域逐步形成产业特色与竞争优势。

具体建议一是国家产业扶持政策和主要投资基金要有针对性。国家相关部门及主要产业基金有必要探索建立相关产业调查和分析的模型和方法,应区分研究哪些是中国集成电路产品适合发展的“有效市场”,为中国集成电路下一步精细化发展做好准备,同时加强产业容量分析和产业安全预警,适时公布需求量大及需要进口替代的核心集成电路产品相关的经济运行数据,对重点项目投资形成指导,对重点发展的领域和产品在资本投入和产能扩充上有所倾斜,保障投资项目的质量,引导重大项目的投资流向,引导产业合理有序发展二是把经济手段和市场调节紧密结合,要减少政府对经营性活动的参与,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在项目审批、银行贷款、土地征用等方面加强对企业投资行为的监督和检查,防止新的盲目投资。加强信贷管理,商业银行和宏观调控部门要密切配合和协调,规范审贷程序,强化信贷审核,对扎堆建设的项目领域,以及能耗高、污染重、技术水平低的企业,从严控制贷款审核。



    参 考 文 献    

[1] 刁大明, 王丽. 中美关系中的"脱钩": 概念、影响与前景[J]. 太平洋学报, 2020, 28(7): 12-27.

[2] 耿晓军. 2020十大科技趋势: 多个领域或出现颠覆性技术突破[J]. 物联网技术, 2020, 10(1): 3-4.

[3] 朱晶.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高端化突破面临的问题研究及有关建议[J]. 中国集成电路, 2020, 29(5): 14-19.

[4] 朱德成, 刘从, 李欣欣. 新时期重大科技任务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组织模式研究[J].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20,15(4): 299-305.



出品  中国集成电路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严禁转载


作 者 简 介

朱   晶北京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北京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经济师。

赵佳菲:北京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咨询工程师(投资)。

史弘琳:北京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咨询师。

韩晓林:北京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咨询师。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