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上午,华为鸿蒙OS正式发布面向手机开发者的Beta版本,这意味着鸿蒙系统在华为手机上商用的时间表进一步拉近。
此前,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曾表示,虽然鸿蒙系统已经准备好应用于智能手机之上,但仍要考虑到相关决定(是否会影响到与谷歌之间合作),但在当下这个关口,华为不得已做出了选择。
在16日的开发者日上,华为首次对外表示,将向手机开发者开放完整的HarmonyOS 2.0系统能力,包括的API(应用开发接口)、开发工具DevEco Studio等技术装备等。开发者可访问华为开发者联盟官网,申请获取HarmonyOS 2.0手机开发者Beta版升级。
根据华为旗舰机型往年发布的时间来看,搭载鸿蒙系统的第一款华为手机最快将是明年三月发布的P系列产品。
余承东此前表示,鸿蒙系统已经准备好应用于智能手机之上,但仍需要考虑相关(厂商的)的合作。“如果最后我们无法使用谷歌服务,我们将使用自己的鸿蒙系统。”余承东表示,从安卓生态迁移到鸿蒙生态,开发工作非常小,一天两天能搞完,因为鸿蒙能实现兼容。
Beta版正式落地,多设备适配不再难倒英雄汉
当然,此次最重要的莫过于鸿蒙OS手机应用开发者Beta版的正式发布。
在这套鸿蒙OS的加持下,应用开发者不需要为不同设备重复开发,而不同终端设备屏幕的交互适配问题也可以直接交给鸿蒙OS,开发者只需要调用不同的Kit。
另外,鸿蒙OS也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比较高效的开发环境与工具。
王成录介绍,能够实现应用跨终端部署的基础单元华为将其称之为“元能力”,应用由元能力组装,可拆分合并,实现一次代码,多端适用。
鸿蒙OS的分布式应用框架将复杂的设备间协同封装成简单接口,这面主要的技术是华为分布式软总线技术,此次鸿蒙OS分布式编程框架有超过15000个API。
不同设备的UI交互设计一直困扰着开发者,王成录说,现在安卓开发50%以上工作量都在UI开发上面。华为为此提供了7类自适应布局能力,例如拉伸、缩放,去适应不同尺寸的屏幕。
在开发工具方面,华为DevEco Studio 2.0提供了9套手机应用模板,据称每个模板可以减少近千行的工作量,也就是华为已经预置了很多需要的组件。
另外这套开发工具也提供了手机、手表、电视三种终端产品的应用效果展示。开发者在编写代码的同时就可以看到代码在设备上实现的效果。
在调试层面鸿蒙OS也是分布式的,“一个断点,调跨端代码”,手机端添加断点,大屏端无需添加断点,可以直接“Step into”。开发者进行错误诊断,异常代码的故障分析,都可以更加高效。
今天,华为也宣布了第一届HarmonyOS开发者创新大赛的开始,奖金总额达到了150万。
鸿蒙OS向手机开发者开放 华为鸿蒙手机最快明年上半年发布
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王成录在演讲中提到,HarmonyOS可通过分布式技术,将多个物理上相互分离的设备融合成一个“超级终端”。按需调用、组合不同设备的软硬件能力,为用户带来最适合其所在场景的智慧体验,即使用户切换场景,智慧体验也能跨终端迁移,无缝流转。
“目前物联网设备的体验不够好,其原因是上层系统高度碎片化,开发者要为不同设备重复开发,缺少高效的开发工具,华为将向所有厂家提供分布式框架,在上层使用同一种语言编程,帮助开发者自动将应用适配到不同设备上,包括屏幕和交互的适配工作等等。”王成录说。
他表示,今年已有美的、九阳、老板电器、海雀科技搭载鸿蒙OS,在2021年,鸿蒙系统将覆盖四十余个主流品牌的上亿台设备。
和安卓生态不同的是,华为希望鸿蒙简可以跑在手机、电视、手表、汽车、智能家居、灯具等各种终端上。
华为消费者BG软件开发副总裁杨海松曾对记者表示,华为希望一年搭载鸿蒙系统的自有设备装机量超过1亿台,而搭载鸿蒙的第三方设备装机量也超过1亿台。换言之,即在2021年前将鸿蒙OS设备的数量做到2亿。
但挑战也显而易见。
比如如何在短时间内让消费者接受使用华为的平台和应用?如何让头部应用和华为合作?如何让细分领域中的低频、刚需产品适配华为鸿蒙生态?这都是目前鸿蒙需要去啃的硬骨头。另外,还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是,留给鸿蒙手机的时间还有多久?
“在不能搭载GMS的背景下,华为虽然依旧推出了非常多的新机,但是也面临着被小米超越的风险。小米在第二季度有史以来第一次在欧洲超过了华为。”Canalys分析师贾沫说。
目前,包括三星、苹果以及OPPO在内的多家手机厂商正在调整供应链的订单。以OPPO为例,已确认向供应链加单至 1.1 亿部,相对于上半年的5000余万部销量,OPPO预计今年下半年的环比将增加近一倍。
从长期看来,无论是芯片的补缺还是操作系统以及移动应用软件的加速迭代,对于华为来说面临的仍是一场场艰难的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