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CreateML:Air好于Pro
问题:多类图像分类
模型:CreateML图像分类(不知道苹果使用的是什么网络架构,猜是ResNet)
数据大小:7500张训练图片,2500张测试图片
最大迭代次数:25
数据增强的方法:翻转,旋转
实验二:TensorFlow macOS
问题:多类图像分类
模型:TinyVGG
数据:7500张训练图片,2500张测试图片
类的数量:10个
epochs的数量:5
Batch size: 32
问题:多类图像分类
模型:Headless EfficientNetBO
数据:750个训练图像,625个测试图像(2500×0.25的validation_steps参数)
类的数量:10个(来自Food101数据集)
epochs数:5
Batch size:4(由于M1没有足够的内存容量来处理较大的Batch size,所以需要较低的批Batch size,作者尝试了32、16、8,但它们都失败了)
问题:多类图像分类
模型:LeNet
数据:60,000张训练图片,10,000张测试图片(MNIST)
类的数量:10个
epochs的数量:5
Batch size: 32
TensorFlow代码测评结果
点击阅读原文,直达AAAI小组!
由于微信公众号试行乱序推送,您可能不再能准时收到AI科技评论的推送。为了第一时间收到AI科技评论的报道, 请将“AI科技评论”设为星标账号,以及常点文末右下角的“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