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最后一「氪」。别忘了,文末还有你氪今年的「成绩单」。
2020,是一个绝对的转折点。谎言与反转交织,沉沦与自强并行,苦难与希望同现,如果用一个字总结2020年,你会用什么字?
从头到尾,它都充满不确定性——新冠病毒在短短一年内对世界造成重创。每当我们以为眼下的一切终将过去时,总是会有更新的消息传来。爱因斯坦曾说:“我从不考虑未来,因为它来得太快了。”如果时光真能倒流,你会想停留在这一年的哪个时间点?2020年12月19日,嫦娥五号在月球表面成功软着陆。终于,像中国月球探测“三步走”计划的那样,由中国研制的机器人成功将月壤样品采回地球。这一年,中国科技有很多高光时刻:量子计算有了新突破、“奋斗者”号成功下潜海底万米、载人登月纳入下一步计划、中国北斗全球导航系统全面建成……而一些重要领域,也仍旧在落后中追赶,比如光刻机、芯片制造、航空钢材等等。在这些问题面前,技术创新虽然不是答案的全部,但却是答案的根本。带货主播李佳琦和薇娅两人,一晚的成交额将近70亿。在这背后,数以亿计的“尾款人”守着12点按下付款键。直播驱动了观看者的冲动消费,但在这电商业绩辉煌的一年,所有参与者仍需反思:在消费主义的浪潮下,流量狂欢过后还应该剩下些什么。十一,中国6.37亿人同时出行,堵车的抱怨成就了一种别样的“凡尔赛”。国庆七天假期,中国人搜索最多的关键词是武汉黄鹤楼,而实际上七千万人前往河南,排名全国第一;江苏成最后赢家,创下旅游收入全国最高512.6亿。在抖音上,117万个视频记录了中国人婚礼的瞬间;中秋当晚,人们分享了65万条与家人一同赏月的动态。这个10月,国庆过出了年味儿。每年让我们熟悉又嫌弃的人山人海,如今更像一种值得牢牢把握的幸福。9月中旬,美国对华为的芯片禁令正式生效,这个问题给所有出海企业敲响警钟。两个月后,为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华为剥离荣耀,从此江湖再见,就是对手。每次华为的新品上市,媒体都会整理出一张华为概念股名单,他们中的很多都依靠华为的订单维持生计。生存压力,倒逼着他们和华为一起变革。国产替代化的热潮,一波接着一波,Mate 30 5G手机中,中国国产零部件占比相较制裁前增加16.5%,累计达41.8%。更重要的是,国产芯片行业的拐点也随之到来。2020年对华为和中国芯片行业来说很难,但以弯道超车为目标的加速度,还是如约而至。8月,国内疫情得到控制,人们的生产生活已趋于平静。但反观国外,疫情却迎来第一次大反弹。美国、巴西和印度每日新增确诊人数达到5万左右,西班牙每日新增确诊达到最严重时期的60%。随之而来的是企业集中裁员:奥迪裁员9500人,占总员工数量的15%;宝马裁员6000人,占总员工数量的17.6%……截止8月,美国共裁员196.3万人,打破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的失业人数。7月,242.63万人进场开户,创下五年来单月最高纪录。亲历过2007年和2014年的癫狂,老股民们波澜不惊。但短暂上升的K线点燃新股民们又一波“暴富焦虑”。许多新股民,几乎集齐“被套牢的三件套”:高换手率、借钱炒股、梭哈。对每一个造富神话,我们都需要异常小心。毕竟,靠运气赚到的钱,最怕凭实力亏掉。6月,蛋壳公寓CEO高靖因2014年的一起倒卖流量旧案被立案调查,没有人能想到,他的变故会在五个月后影响到至少80万人的生计。没了续命钱,商业模式本就不健康的蛋壳公寓在年底爆雷。初入社会的年轻人,第一套租房却变成了他们跌进的第一个大坑。虽然蛋壳事件之后各地都开始出手规范整顿长租公寓,但这个冬天,对这些深受创伤的青年而言依旧格外冰冷。这个5月,中国有874万应届高校毕业生,除去继续求学的一百多万人,还有至少七百万人等待就业。残酷的现实是求职的人数增多,留给应届生的岗位却相应减少,相较去年降幅高达49%。这些毕业生中,今后收到offer的仅占33%,最终正式入职的不到13%。但也不要小瞧年轻人。在应届大学生中,有不少人可能年纪轻轻就当上房东。在西安、武汉,应届大学生可直接落户,在呼和浩特甚至可以享受半价买房。在这样的刺激下,“毕业即买房”的应届生占同龄人的18.9%。历时三个多月线上办公,随着疫情逐步稳定,全国复工复产在4月被正式提上日程。疫情仍在,口罩还得带,但经济开始缓慢复苏,生活一点点恢复秩序。2020年第二季度,GDP由负转正,实现了3.2%的增速,出口额连续三个月正增长,进口额于6月份实现正增长。这些数字凝结了各行各业每个人的努力,也代表着所有普通人在混乱的世界中维持稳定的心愿。即便依然要保持社交距离,即使工作学依然令人头秃,但谢天谢地,我们终于又能相见。这个特殊的年份里,在线教育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光时刻。据统计,疫情期间K12赛道部分企业流量同比增长215%,成人品牌部分企业增长85%。在2个月内,在线教育机构投出超100亿元的广告。比起黑板上龙飞凤舞的粉笔字,我们的下一代可能对iPad平板的开关界面更为熟悉。时代给互联网公司下的降头,从浑水暴打瑞幸开始。18年成立,19年上市,20年退市,过去两年,瑞幸走完了其他创业公司可能要花十年才走完的路。从神话蜕变为笑话,瑞幸的关键转折点就在2月的第一天——由浑水发布的做空报告。从坚决否认,到自曝财务造假,从扬言开设一万家门店,到自愿缴纳12亿元罚款,并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达成和解……大概,瑞幸比所有人都更迫切地想要跟2020年划下分割线。但是,“欺诈”和“财务造假”的帽子,并不会就此卸下。第一次全民宅家,第一次听说新冠这个名词,刷疫情最新动态变成每天一睁眼的必经事项。唱k,打麻将,走亲戚,这些原本寻常的春节活动却忽然变成可望不可及的享受。四万医护支援武汉,百亿捐款流向湖北,千万基层工作者默默守护,火神山雷神山见证中国速度……这是一场硬仗,但正如基辛格所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即将到来,可未来的一切依旧不可捉摸。就像电影《大佛普拉斯》结尾所言:“现在已经是太空时代,人们可以搭乘太空船到达月球,却永远无法探索人们内心的宇宙。”过去一年,外部世界的封锁,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向内探索。回顾2020年的12个月份,如果现在给你一个机会,你会选择重来吗?或者回望过去,再干脆利落地和它挥手再见,写下那一句告别词:
过去的2020年,36氪公众号与近400万读者产生奇妙联系。这一年来,我们365天不断更,推送了3710篇文章,共10443650字。全年文章总阅读量1.85亿,分享转发422万次,收藏人数达110万。
过去一年,36氪阅读量最高的文章是——《中台,我信了你的邪 | 深氪》。在中台的概念被「炒作」很久之后,人们才明白:中台不是万能药,大象吃这个药,强身健体;蚂蚁吃这个药,一击毙命。
过去一年,36氪分享转发次数最高的文章是——《复工别慌,这里有 24 个渠道可以买到口罩》。还记得今年2、3月你为口罩发愁的时候吗?为了能让大家快准稳地抢到口罩,当时你氪实测24个购买渠道,送上了一份最及时的「购物指南」。
过去一年,36氪收藏量最高的文章是——《如果你 2020 年只看几本书,那就读这 7 本吧》。2020最后一天了,没拆封的新书记得拆封,kindle一直盖泡面也不好(说给你氪本人听)。2021了,收拾收拾心情,别忘了继续保持阅读。
过去一年,36氪留言讨论最多的一篇文章是——《45天后,iPhone还能用微信吗?》。8月,TikTok事件尚未平息,微信这边波澜又起。特朗普在签署两项行政命令后,引发了一个最大的疑问——iPhone还能用微信吗?
过去一年,36氪最被催更的「8点1氪」是——《8点1氪:苹果承认iPhone 12存绿屏问题;完美日记母公司逸仙电商上市首日收涨逾75%;闪送、聚美优品等被约谈》,当天因为微信后台的一个小问题,直到8点46分08秒才完成推送。
当时,你氪后台被疯狂催更,大批氪官表示:因为「8点1氪」的迟到,导致早饭不香了、地铁更挤了,迟迟无法「开工摸鱼」了...对此你氪在这里立下Flag,明年一定给各位氪官上更多好文、抽更多大奖、搞更好活动!
2020,我们记录疫情下的人和事,《武汉24小时:非典型过年 | 36氪特别报道》、《我们采访了这些见证过非典的投资人,他们给出了10条融资指南》;
我们描摹商业世界的时代议题,《泡泡玛特市值破千亿背后:一场中国大基金的集体失手 | 深氪》、《中概股历史性丑闻,瑞幸造假 22 亿背后的代价》;
我们预判未来、预判风向,《还原开店的残酷真相:为什么 90% 的小店都亏钱?| 36氪新风向》、《超 2 亿学生,巨头掘金 25 万所公立学校|36氪新风向》。
当然,我们更关心时代下的每一个你,《别被洗脑了,这才是99%中国人的工资真相》、《我们收集了 1000 个 22 岁年轻人的困惑,然后把问题交给了李诞、李开复、白岩松和陆奇……》、《一线城市工作,二线城市买房,这事靠谱吗?》。
今天,就是2020的最后一天了,也是你氪2020最后一次推送了。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告别2020的最后1氪,2021,让我们一起期待每1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