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只有3.14 % 的人关注了
请还给孩子一个
健康快乐的童年
很久没有让我感到这么无力的新闻了。
据媒体报导,12月15日,四川泸州某小区,一名小学生坠楼身亡。
不是谋杀,也不是意外,是自杀。
在现场的视频中,他的父母抱着地上冰冷的尸体,失声痛哭。
更令人难受的,是他留下的遗书。
遗书里写到:
“我不得不说,我活得太累了。”
“你们从小便希望我如同成人一般。现在,又想让我早已遗失的‘东西’找回来。”
“老师对我的失望,同学‘开玩笑’般的话语,为你们我早已绝望。”
“现在,我只希望,能多‘睡‘一会儿。”
由于警方仍在调查这起事件,因此这名小学生坠楼的真正原因,我们不得而知。
但小学生的自杀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了。
我去网上搜索了近几年的社会新闻,结果触目惊心。
小学生因学业自杀、崩溃,已经不仅仅是个例,而是一种现象了。
今年六月,江苏的五年级小学生缪可馨,因被老师批评作文不够正能量,她在上完作文课后,翻越四层栏杆,坠楼身亡。
五月,西安一名九岁女孩因为无法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从十五楼跳下身亡。
2018年,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教育发展报告》显示,中小学生自杀的原因排名前三位为:家庭矛盾(33%)、学业压力(26%)、师生矛盾(16%)。
而大部分家庭矛盾和师生矛盾引起的自杀案件,背后往往指向学业压力。
江苏卫视曾经报道过这么一起“自杀未遂”的事件。
某天,六名同班的小学生集体离家出走,并给家长留下遗书。
幸好,心急如焚的家长和警察当晚就在网吧找到了这群孩子。
当被问到留下遗书的原因时,孩子们说:是家长的期望过高,要求上重点中学,如果考不上的话,就会被转送回老家。
而师生矛盾,往往表现为老师向学生过度施压,甚至进行体罚、辱骂、差别对待等。
施压的原因,跟学生的成绩甚至是自身的利益有关。
2011年,安徽发生了一起小学生服毒自杀,遗言要警察抓走数学老师的案件。
10月24日,安徽阜南两名六年级的学生放学后,相约在教室见面,并一同喝下了数百毫升的敌敌畏,在黑板留下遗言:
“如果我死了,就怪数学老师,请警察叔叔将她抓走。”
“我好累,她们都不理解我,不想活了。”
幸好,有旁人发现得早,最终两人都在医院抢救过来。
在记者的询问下,她们列举了数学老师种种打压行为:
不参加其私人开设的补习班,不让上学。
不待见差生,不仅将她们调到最后一排,还常常当场讥笑。
碰到全班考试,差生需要回避。
而这位数学老师在接受采访时称:自己压力也大,每年的优秀评定都跟教学成绩挂钩。
“我很努力了,但这个班成绩还是差,我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看到这里,不难得出一个结论:
如果打工人的压力,是来自于工作、生活,
那学生、家长、老师的压力则来自于成绩、升学。
三方为这两个目标角力,对抗,而其中最弱势,也最容易受到伤害的人群,毫无疑问是学生。
在四川泸州小学生坠楼事件发生后,网友们对这起案件各自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现在的孩子太脆弱,应该提升自己的“逆商”。
有人认为,是家长自己不行,所以凡事都逼着孩子。
有人认为,是教育方法出了问题,应该提倡素质教育。
也有人认为,内卷现象已经蔓延到了小学。
今年,内卷一词几乎席卷整个互联网,被冠以“万物皆可卷”的特性。
一开始,内卷被用来形容印尼瓜哇岛的小农经济。
由于瓜哇岛上的人口越来越多,而土地有限,意味着越是努力种地,每个人分到的粮食越少,最终,陷入越努力越不幸的怪圈。
后来,这个词慢慢延伸到职场、大学、高中、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
这背后,是一套自下而上的逻辑:只有在后一环先发制人,才能提高前一环成功的概率。
体现在大学的内卷,是边骑单车,边吃泡面的清华时间管理大师。
体现在初中的内卷,是就算每科考到90分,也上不了普通高中的深圳中考。
而体现在小学的内卷,是“鸡娃”群体的诞生。
鸡娃,指的是像打了鸡血一样的孩子。
他们不停地被父母安排去读书、学习、奋斗,为的是成为考学竞争中的佼佼者。
一个典型的鸡娃,家长会为其专门制定成长计划,每一阶段的努力,都是为了狠狠甩开和同龄人之间的差距。
一个海淀鸡娃的成长计划
小学考试里的一般考题,也早已不适用于这些鸡娃,因为他们已经提前学习了高年级的知识。
曾经有一个教育博主,在家长群调研了180组一年级学生的家长,调查学奥数和提前学数学的情况,调查显示,其中既学奥数又提前学数学的有32组。
而这32组里,有60%学习了二年级数学,还有1个人学到初一,5个人学到了初二。照这样的进度,六年级提前准备中考也不是梦。
图片来源:公众号杭州虎爸
我相信,就是再佛系的家长,也很难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掉队。
至今,某些重点的民办中学仍然通过面试、竞赛的形式筛选学生,堪比大企业 图片来源:新华网
据艾媒咨询《2019年中国中小学校外辅导市场与课业负担状况专题调查报告》显示:
假期期间,有近7成的中小学生参加了校外培训课程,其中,约5成的中小学生周末辅导占据2-4小时。
图片来源:艾媒咨询
而家长在挑选培训课程时,通常不会考虑孩子的喜好,更多是为了升学、评优的需要。哪个能加分就培训哪个,这样的功利教育肯定不会有快乐可言。
2019年,跳绳一纳入小学阶段的必测项目,市面上就出现了费用不菲的跳绳培训班,报名情况甚至比传统的奥数、英语火爆。
等孩子终于上完补习班,回到家中,等着他的不是电视、也不是游戏,而是堆起来如小山一般的作业。
图片来源:网络
我们经常在微博上看到,某些家长在辅导孩子作业时崩溃的场面。
2011年,我国六所教育部所属的师范大学曾经发起一项理科教材难度的国际比较研究。
研究发现,我国中小学的实际教学难度比教材难度平均高出50%到100%,也就是说,作业的难度也因此大大增加。
再加上布置的作业量大,学生花费在作业上的时间就更长了。
担心交不了作业的恐惧,相信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过,而现在的孩子可能每天都要承受。
据阿凡题发布的《全国中小学生压力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中小学生普遍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熬夜写作业的中小学生超过了五成。
图片来源:阿凡题
长期熬夜写作业,对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伤害都是不可估量的。
首先是对健康的影响,长期熬夜会引起近视和肥胖,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导致失明。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其次,负面情绪会持续累积。
据调查,有85%的学生熬夜写作业有负面情绪,其中,有接近半数的学生认为自己“笨死了,自尊都被作业吃掉了。"
图片来源:阿凡题
不难想象,如果心智尚未健全的小学生心里长期累积着这样的负面情绪,家长、老师的一句斥责,都可能会是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尽管国家一再强调作业减负,但老师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的现象仍然只多不少。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教育系统用成绩来评价学校,而学校又拿成绩评价老师。
对大部分老师而言,布置大量作业的方法或许粗暴,可提高成绩确实有效。
而家长对于过量的家庭作业,也只能是痛并接受着。
一方面,家长普遍认为繁重的学业压力,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父母心疼孩子,是人之常情。
另一方面,一旦减负真的落实下来,家长又会担心孩子的学习时间不充分而成绩下降,因此产生焦虑感,又给孩子报更多的培训班,结果是同样的恶性循环。
不得不说,现在的中小学生,真的太难了。
在本该无忧无虑的年纪,却要被逼迫着长大,提前为未来的人生作准备,这真的合理吗?
有的家长会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但是,生命是一场长跑,身心健康才是最靠谱的体力,也是最保值的资本。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闪光点,而这需要每一个老师、家长去发现、保护:
正如纪伯伦的诗里所说: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保护孩子。
作者简介:超模君,数学教育与生活自媒体博主,新晋理工科奶爸。出版过《芥子须弥 · 大科学家的小故事》;《数学之旅·闪耀人类的54个数学家》。后续数学文化创意多多,欢迎关注认识!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参考资料: 阿凡题.《全国中小学生学习压力调查》 教育部.《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 艾媒咨询.《2019中国中小学校外辅导市场与课业负担状况专题调查报告》 转载请在公众号中,回复“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