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款RISC-V AI单板计算机诞生,国产芯片再遇突破
原创
邱丽婷
摩尔芯闻
今天
收录于话题
2021年1月13日,
RISC-V
处理器IP供应商——
赛昉科技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昉科技”)在上海召开新品发布会,携手合作伙伴BeagleBoard和Seeed推出了全球首款基于Linux
操作系统
的RISC-V
AI
单板计算机——星光AI单板计算机(Beagle-V)。
赛昉科技
CEO徐滔
全国政协常委、恒基兆业集团主席、
赛昉科技
联合创始人李家杰对于星光的发布给予了高度肯定:“全球首发的星光
AI
单板计算机在
RISC-V
生态方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为未来RISC-V在通用计算领域替代掉专属的架构奠定了基石。”
在本次会议上,
赛昉科技
还与港华
能源
、
紫光展锐
进行了战略合作签约。
星光的诞生
据了解,星光是一款搭载了
赛昉科技
基于
RISC-V
视觉处理
SoC
芯片的低成本、无风扇单板计算机,具备了台式机的所有可扩展性功能。由
赛昉科技
与知名的
开源硬件
方案商及分销商Seeed,以及开源社区运营商BeagleBoard共同合作开发而成。
虽然星光
AI
单板计算机面积只有85mm x 70mm,但具备了当今台式机的所有可扩展性功能,拥有
USB
/
PCIe
/
DDR
/
MIPI
/etc等丰富的
接口
,价格低廉且噪音低,凭借Linux与
RISC-V
的相融合,使得所有开发人员均可轻松使用。
星光采用了
赛昉科技
惊鸿7100系列视觉处理芯片,还开源了BSP和硬件
设计
,提供40 pin
GPIO
header和端到端的硬件+
软件
的基础架构,以促进客户基于
RISC-V
和
AI
的解决方案的部署。
赛昉科技
表示,星光
AI
单板计算机的优势在于小空间的需求和极低的功率消耗,是计算机应用的理想解决方案,可应用于工业机械、数据中心、
人工智能
AI
及边缘云端计算等领域,专注于为企业及个人的产品及项目开发提供强有力的软硬件支持,缩短项目开发周期,加速产品上市。
据介绍,星光
AI
单板计算机将于2021年3月正式推向市场。定价方面,
4GB
内存版119美元,8
GB
内存版本149美元。
助推
RISC-V
发展
让
赛昉科技
如此推崇的
RISC-V
到底是何物?资料显示,RISC全名Reduced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即精简指令集计算机。V是罗马字母,代表第五代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可读作RISC-FIVE。
RISC-V
源于 2010年,当时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的一个研究团队要
设计
一款
CPU
,为该项目选架构的时候研究团队对比了当时的ARM、
MIPS
、
SPARC
和
X86
等,发现这些指令集不仅越来越复杂,还有很多IP法律问题,再加上X86授权难以获取,ARM授权价格昂贵,所以该研究团队最终决定
设计
一套全新的指令集。于是成立了一个四人小组,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
RISC-V
指令集
的开发。其目标是新的指令集能满足从
微控制器
到超级计算机等各种尺寸的处理器。
2015年,非营利性的
RISC-V
基金会正式成立(RISC-V是开源架构,并不属于RISC-V基金会),开始推动RISC-V的生态建设。但是直到2017年,RISC-V基金会才在上海交大举行了第一次的研讨会,第一次真正把RISC-V介绍到了中国,国内的芯片
设计
业才关注到RISC-V。随后,很快在2018年,
赛昉科技
就正式成立了,开始了基于RISC-V架构的内核
设计
。
赛昉科技
成立以后,
RISC-V
在国内的商业化才真正开始。在过去的几年中,RISC-V发展非常迅速,我国建立了RISC-V联盟,也有很多新的公司基于RISC-V建立,很多公司推出了基于RISC-V的IP,推出了基于RISC-V的芯片产品,有更多的产品正在研发之中,国内的RISC-V生态也日益繁荣。
如今,在国家的助推下,芯片自主创新研发已是大势所趋。而
RISC-V
开源架构已得到行业的积极实践与探索,正在成为全球芯片创新的大趋势,基于这项灵活开放的开源芯片技术,国产芯片产业可以有机会和欧美芯片公司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竞争,实现我国芯片产业的变道超车。
赛昉科技
如何构建
RISC-V
生态?
赛昉科技
十分看好
RISC-V
的未来。
赛昉科技
CEO徐滔表示,未来
CPU
领域将形成
Intel
、ARM、RISC-V三分天下的格局。
作为国内知名的
RISC-V
技术和生态的领导者,
赛昉科技
成立的两年中,正在不断推动RISC-V的发展。并陆续推出了不少产品,完成超过100个项目。虽然有很多项目都是在
AIOT
,
MCU
上完成,但是RISC-V这个架构不只是可以用在很小的
微处理器
,它还可以用在PC、服务器、超算上面,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时间问题。
而随着星光的正式推出,
赛昉科技
从IP核,到芯片、板卡的生态建设已逐步成型,将助推
RISC-V
向硬件开发者又近了一步。
2020年9月28日,
赛昉科技
发布了全球首款基于
RISC-V
的
人工智能
视觉处理平台——惊鸿7100。
惊鸿7100是
赛昉科技
于2020年发布的全球首款基于
RISC-V
的
人工智能
视觉处理芯片, 搭载了四核
CPU
,共享2MB的二级
缓存
,工作频率可达1.5
GHz
,可支持Linux
操作系统
。
赛昉科技
自主研发的ISP适配主流的Camera
Sensor
,能实时处理
4K
分辨率的图像,实现视觉应用和
神经网络
算法
的部署优化,完成各种复杂的视频图像处理与智能视觉计算,满足EDGE端的多种视觉实时性处理需求。
本次发布的星光,基于惊鸿7100开发而来,是惊鸿7100的一个落地应用。星光满足了业界对
RISC-V
行业里面对于高性能、多功能、低成本的开发板的强烈需求,星光的出现也将极大的推动全球RISC-V生态的发展,推动RISC-V技术和产品加速迭代。
2020年12月,
赛昉科技
又发布全球性能最高的基于
RISC-V
的处理器内核——天枢系列处理器。
据悉,
赛昉科技
推出的天枢系列处理器是首款商用化基于
RISC-V
指令集
架构的64位超高性能内核,针对性能和频率做了高度的优化,具有非常优异的性能,频率可达3.5
GHz
@
TSMC
7nm
,SPECint2006 数值为31.2 @3.5
GHz
,Dhrystone 达到5.6DMIPS/MHz,专为高性能计算应用市场而
设计
,可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PC、移动终端、高性能网络
通讯
、
机器学习
等领域。
“天枢处理器的出现标志着
RISC-V
进入了一个高性能主流应用的领域,填补了RISC-V在高性能主流应用的领域的空白。很多人都说RISC-V只是适用于
AIOT
领域,现在不是了。基于RISC-V的天枢处理器对标的是
Arm
Cortex-A76内核和
英特尔
i5,可以用在云端、边端的数据中心,可以用在
5G
通讯
,可以用在
人工智能
,可以用在
机器学习
,这些都是非常高性能的计算领域。这标志着RISC-V进入高性能应用领域。”徐滔强调到。
总结
徐滔提到,星光的发布是
赛昉科技
基于
RISC-V
生态发展及合作的重要成功案例,也为RISC-V国内与国际合作起到了示范性作用,在业界具有开拓性的意义。该产品为国内开发者提供了新的更多的选择,之后
赛昉科技
将进行大规模的推广,推动中国开源芯片行业的创新发展,实现RISC-V普惠大众的目标,促进国内企业尽快形成自主化技术及产品,提升整体竞争力,助力中国半导体的腾飞。
会上,
赛昉科技
与
紫光展锐
、港华
能源
签属了战略合作协议。将结合各自优势资源,联合打造基于
RISC-V
的
数字化
生态体系,打造智慧
能源
体系,推进高端芯片创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以及建设覆盖全领域RISC-V生态系统,共同助力中国RISC-V产业的发展。
福利
摩尔精英
粉丝福利:半导体行业资料,免费下载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
摩尔精英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收录于话题
#
个
上一篇
下一篇
阅读原文
阅读
分享
收藏
赞
在看
已同步到看一看
写下你的想法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
前往看一看
看一看入口已关闭
在“设置”-“通用”-“发现页管理”打开“看一看”入口
我知道了
已发送
取消
发送到看一看
发送
全球首款RISC-V AI单板计算机诞生,国产芯片再遇突破
最多200字,当前共
字
发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