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中科院地质地球所 ,作者叶一闻
我们的目标就是做一个科学、严谨、生动、有趣的地球科学科普平台
来源:中科院地质地球所
图注:公元前164年巴比伦记录的关于哈雷彗星事件的石板。大英博物馆藏。
图注:月球上名为Aristarchus的环形山,为纪念这一伟大的天文学家。
图注:William Gilbert绘制的月球表面图
图注:伽利略绘制的月球表面图
图注:Thomas Harriot手绘的月球
图注:Galileo的望远镜
图注:这三张图分别是上弦月,满月和下弦月。这三张图的细节非常丰富!可以从图中注意到,在阳光垂直于月面的地方并没有出现阴影,但在倾斜的地方,则会产生长长的阴影,并且满月图可以清楚地分辨出第谷环形山,澄海,静海,丰海,酒海,云海等地区。
图注:朗伦绘制的月球地形图
图注:By Francesco Fontana
图注:请注意,这张月相动态图实际上是被赤道仪矫正过,并非肉眼所见,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这个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9J411j77M/)
图注:月面上主要的地区,这仅仅只是按照大概做的图,实际上可能细到每个环形山都有自己的名字。因为伽利略环形山实在是太小了(惨 伽利略 惨),所以用红色箭头做醒目处理。
图注:实际上伽利略环形山的命名是一大片区域,如图都是以他命名的环形山。或许是因为伽利略在其他方面的天文成就过于闪耀,使得他在月球观测方面的成就“不值一提”。
图注:By Robert Hooke
1750年,约翰·迈耶创建了首个可靠的月球坐标系,使天文学家可以定位月球上的特征。
1824年天文学家Wilhelm Gotthelf Lohrmann在《Topographie der sichtbaren Mondoberfläche》一书中计划将月球划分为25个区块,每个区块边长为19.3cm,然后依次绘制,最终绘成一张直径为96.5cm的月球地图。遗憾的是,这项发端于1824年的计划,随着Lohrmann1840年死于伤寒而被迫中止。计划中的25个区块只完成了4个。幸运的是,后来这个计划被Johann Friedrich Julius Schmidt接手,并于1877年以Wilhelm Gotthelf Lohrmann的名字出版,他在柏林工作了七年之后,发表了名为《Charte der Gebirge des Mondes》的作品。现在,你可以在这个网站(https://www.der-mond.org/mondkarte/historische-mondkarte-von-julius-schmidt)上看到详细的图片。这张前前后后用去53年才破壳的图,让人心生感慨。
1839年,一位14岁的少年得到了一本由Johann Hieronymus Schröter出版的《月球地形片断》,这颗兴趣的种子就此埋藏在这位少年的心底。为了表达自己对月球深沉的爱,他将自己的一台小型望远镜放在灯柱上,方便时时刻刻观察月球。
图注:By Johann Hieronymus Schröter
图注:左上稍大的是Feuillée,居中靠下的就是以Beer命名的环形山。图片由阿波罗十五号拍摄。
图注:可以找到的公开资料显示,这个模型制作于1898年,但那个时候Schmidt早已去世多年,所以猜测这个模型可能是后人为了纪念他的成就所做的复制品。由116块石膏和木头制成,可以一窥细节。
图注:这个位于静海西南的撞击坑名为施密特环形山,其名字不单单是纪念Schmidt,更是为了纪念其余两位与他同名的科学家。图片由阿波罗十号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