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
举起大旗,先进
封装
这场仗谁是赢家?
青隐
拓墣产业研究
今天
收录于话题
“封测厂已经跟不上
晶圆
代工的脚步了,
摩尔定律
都开始告急了,我们与其在里面干着急,不如做到外面去”,2011年,
台积电
的余振华面对媒体如是说。
余振华是1994年就加入
台积电
的元老级人物,是
蒋尚义
曾经的下属,也是台积电后
摩尔定律
时代的功臣。
01
台积电
要做先进
封装
2011年,重出江湖的
张忠谋
在第三季度法说会上宣布,
台积电
将会做先进
封装
,为此
张忠谋
请回了已经退休的
蒋尚义
重新掌舵研发,而具体任务落在了余振华的肩上。
Source:视频截图
晶圆
代工老大要做
封装
的消息不胫而走,整个半导体产业都陷入了喧嚣的讨论中,其中
日月光
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因为它不仅是全球第一大封测厂,还是
台积电
的供应商。
在
台积电
的法说会刚结束的第三天,恰好是
日月光
的法说会,日月光财务长董宏思一再被逼问如何看待台积电进军
封装
领域,董宏思先是无奈的确认了事情属实,然后再话语一转,表示这种技术只会被用在极少数的特定高端产品中,影响有限。
这话触怒了负责先进
封装
研发的余振华,后者立刻反击道:“以后所有高阶产品都会用,市场很大”,这话如今看来似乎是共识,但在当时却引起轩然大波,因为它第一次将
台积电
与封测厂旗帜鲜明的对立了起来。
后来余振华又在SEMICON台湾地区的演讲中,大谈
台积电
的先进
封装
,一位封测界的从业人员对余振华的演讲内容解读为:“他的意思是:你们都完了,只剩下我。台积电要征服全世界。”
矽
品的研发副总裁马光华甚至在演讲当场发问余振华:“你这样说,是不是我们全部没有工作了?”现场气氛瞬间冻结到了冰点。
不论外界如何非议,
台积电
要做先进
封装
的决心是不变的。事实上在法说会之前的几个月,台积电就已经在最新版本
设计
指引中,将3D IC封装和
硅
中介层给客户选用。只待未来技术成熟,实现全面替换。为了发展
CoWoS
技术,
张忠谋
特意拨给了余振华400名研发工程师。
有时候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很残酷的,先进
封装
是座大山,攻克技术只是撼动它的第一步,有客户愿意用才算成功。
02
拿下先进
封装
的天王山
在余振华两年多的努力之下,
台积电
终于开发出了
CoWoS
技术,但落实到产品上,只有一家企业愿意下单,这个企业就是
Xilinx
,其余的客户都觉得太贵。Xilinx的高端
FPGA
芯片单价高,追求性能,所以愿意采用这项技术,而其它客户需要的是性价比产品,尤其是潜在客户
苹果
。
Source:科技前线阵地
当时
台积电
一心想拿下
苹果
的订单,在争夺A6订单的时候,
三星
在3D IC
封装
技术上技高一筹,最终A6订单花落三星,这或许是促成台积电拿下先进封装的诱因之一。
眼看
台积电
大功告成,但
CoWoS
封装
的价格高出客户预期的5倍,这不得不让
张忠谋
感到惆怅。突然一天,
蒋尚义
冲进了张忠谋的办公室,告诉张忠谋余振华挖到了一个大金矿。
年近七旬的
蒋尚义
之所以如此激动,是因为余振华思考出了一种精简的
设计
,能够将
CoWoS
结构尽量简化,并且价格压低到原来的五分之一,这种技术就是后来的
InFO
技术。
自此,
台积电
的先进
封装
分成了两部分,更为经济的
InFO
封装
技术,成为手机客户采用的首选,这项封装技术也成为
台积电
吃下
苹果
订单的关键之一。而专注于高阶客户市场的
CoWoS
封装
技术也因为
人工智能
的发展,迎来属于自己的黎明。
Source:Deepmind
2017年,打败世界棋王的高科技产品AlphaGo,其采用的
人工智能
芯片
TPU
2.0,就是
台积电
的
CoWoS
封装
技术;后来,
英特尔
与Facebook要挑战
英伟达
在
深度学习
上的垄断地位,合作推出的Nervana
类神经网络
处理器,同样采用的是
CoWoS
封装
。
不知不觉中,
CoWoS
封装
似乎已成为
人工智能
的标配。
03
后
摩尔定律
时代
时间来到了2020年,
台积电
的
5nm
已实现量产,十年前余振华谈到的
摩尔定律
的极限正在成为现实。根据美国乔治城大学
安全
与新兴技术中心(CSET)的调查,在过去3代芯片中,
台积电
的晶粒平均价格都大幅下滑,但是到了
5nm
,单颗芯片的制造价格不降反升,比前一代多出了5美元,摩尔定律失效就在眼前。
而先进
封装
成为了提升芯片算力,降低芯片平均价格的一大利器。
台积电
董事长
刘德音
去年(2020年)公开表示,微缩加3D IC技术,未来能让每单位运算密度每2年成长2倍。
经过将近十年的发展,
台积电
已是高阶高密度扇出型
晶圆
级
封装
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为维持市场的龙头地位,2020年
台积电
宣布资本支出上看170亿美元,其中有10%将用于先进
封装
。1月14日,台积电公布2021年的资本支出达到250亿~280亿美元,其中约10%将被用于
先进
封装
技术
量产需求。
巨额资金投入之下,是一座座封测厂的拨地而起。根据媒体的报道,
台积电
去年就开始在中国台湾省苗栗县,建立一个新的高端IC
封装
和
测试
工厂,预计今年5月完工。此外,近期又有消息传出,台积电计划在日本建立先进的封测厂,预计在2025年落成。
04
封测厂风起云涌
台积电
做
封装
,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如果台积电做先进封装失败了,只要再生产一片
晶圆
给客户即可,试错机会大,容错率高,而封测厂则不同,封测厂做坏一片晶圆,要按照市价去赔偿,动则一片就要上万美元。
但无论如何,传统的
封装
已经走到了拐点,先进封装代表未来。为了狙击
台积电
,也为了能够在3D IC
封装
占据一席之地,2012年开始,封测双雄
日月光
与
矽
品纷纷布局先进封测。
图片来源:
日月光
官网
矽
品在中科申请了5公顷的用地,计划作为首座3D IC
封装
和铜柱凸块等先进封装的制造用地。
日月光
启动回台投资计划,其投资7亿美元,针对位于高雄楠梓加工区的第二期新厂进行扩建,重心锁定高端手机芯片所需要的覆晶
封装
、植晶凸块、3D IC的先进封测产能。
在技术上,
日月光
更看好芯片异质整合趋势所带来的
SiP
(系统级风装)商机,并通过不断加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9年日月光的总营收25亿美元,其中SiP贡献了2.3亿美元,SiP所带来的营收超出预期1.3亿美元。
而
矽
品,则比较曲折。
2015年,
日月光
公开宣布,溢价34%收购
矽
品25%的股权,收购金额高达350亿新台币,这意味着两大封测巨头进入整合期,随后日月光辗转用了一年多时间与矽品就全资收购达成共识。后来,进入2020年,这项收购还在审核通过中,矽品将大陆的分公司卖给了某神秘大厂。
05
中芯国际
与长电结盟
台积电
的
封装
之路始于2008年底,当时台积电成立了导线与封装技术整合部门,据说
张忠谋
最初选定的是
梁孟松
来研究先进
封装
,以求超越
摩尔定律
的极限。但与先进制程相比,
封装
是个冷板凳,短期内也不会赚钱,所以
梁孟松
拂袖而去,这才有了
蒋尚义
和余振华的组合。
与
梁孟松
不同的是,
蒋尚义
认为,当
集成电路
做到极致的时候,就应该反过来研究整个系统,随着未来先进制程进步越来越缓慢,
封装
和电路板会成为制约整个系统的瓶颈,所以先进封装势在必行。有了先进封装就可以让整个系统的架构发生彻底的改变,工程师不再追求把芯片越做越小,而是把大的芯片分成小的芯片再重新组合。
2017年,
梁孟松
入职
中芯国际
,在随后的两年多时间里,为中芯国际带来了先进制程,不过进入2020年,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先进制程还能否继续往前,成为一个问题。
此时,
蒋尚义
重回
中芯国际
,可以给予中芯国际除了先进制程之外,从
先进
封装
技术
和小芯片领域的技术支持,也有助于帮助
中芯国际
走出困境。
事实上,
中芯国际
也看到了先进
封装
的前景。2016年,中芯国际通过旗下的全资子公司芯电上海,以人民币26.55亿元的价格入股
长电科技
,再加上之前收购
星科金朋
时的1亿美元股权转为长电科技的股权,
中芯国际
成为长电科技单一最大股东。后来,随着2018年大基金的入股,中芯国际才让贤。
Source:
方正证券
中芯国际
与
长电科技
的战略合作,从产业链角度来看,可以让国产芯尽量规避供应链风险,加速国产替代,在技术方面
中芯国际
和长电科技作为Foundry和OSAT的行业龙头,可以更好的合作,让先进制造与先进封测更加密切的相互合作,从而突破国产芯的技术极限。
06
总结
匆匆忙忙,时间跨入了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
在上一个十年里,
台积电
引领全球半导体奔向
摩尔定律
的极限,但也意识到了摩尔定律的局限,所以十年磨一剑,从先进
封装
下手,欲再次挑战算力的极限。
而封测厂也不甘示弱,在技术上不断推陈出新,市场上不断攻城略地,大陆企业同样丝毫不敢懈怠下来,一场关于先机
封装
的竞技赛已经拉开帷幕,在这个赛场之上,谁将执半导体产业下一个十年的牛耳,还需拭目以待。
文稿来
源:全球半导体观察
图片来源:拍信网
“在看”富三代,转发美一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收录于话题
#
个
上一篇
下一篇
阅读
分享
收藏
赞
在看
已同步到看一看
写下你的想法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
前往看一看
看一看入口已关闭
在“设置”-“通用”-“发现页管理”打开“看一看”入口
我知道了
已发送
取消
发送到看一看
发送
台积电举起大旗,先进封装这场仗谁是赢家?
最多200字,当前共
字
发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