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正式启动了2021年院士增选工作:中国科学院2021年院士增选总名额为73名,其中支持新兴和交叉学科与数学领域7名,支持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特别名额6名。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总名额不超过88名。按照中国工程院发布的增选工作日程安排,3月31日为报送材料截止日,经过二轮评审会议后,将于10月最后一周,经全体院士投票终选后,公布当选院士名单。
2月17日,贵州茅台在官方公众号上发布消息称,茅台集团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王莉入围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
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公开资料显示,王莉,女,汉族,1972年10月出生,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研究员,研究方向: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
而据茅台集团官网过往的消息,王莉是茅台集团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主持并参与了多项重要科研项目,获得了多项国家级、行业和贵州省级奖项。2019年3月,以其名命名的“王莉技能大师工作室”还在茅台集团总部揭牌,这是贵州省迄今为止、唯一一家白酒品评勾调方面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消息传出后
立刻引发不小争议
截图来自贵州省科协
有网友质疑:
“酿酒都可以做院士
门槛是不是太低了?”
也有网友疑惑发问
“酿酒涉及到的技术
对国家发展、人类进步很大吗?”
还有人联想到了多年前的
“烟草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以下统称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院士由选举产生。
院士的标准和条件是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作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具有中国国籍的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教授或具有同等职称的专家(含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专家),可被提名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增选院士每两年进行一次,必要时,可提前或延后进行。每次的增选院士名额,由中国工程院主席团讨论决定。
院士候选人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提名:
一、本院院士可直接提名候选人。每次增选,每位院士提名候选人数不超过两名;获得不少于三位院士提名的候选人为有效。
二、各有关工程科学技术研究、设计、建造、运行机构,学术团体,高等院校,企业等,可按规定程序并经过民主推荐和有关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遴选后,提名候选人。
不受理本人申请院士候选人。
对候选人的评审和选举, 由各学部组织院士进行。选举时,实行差额、无记名投票。不选举已故专家、学者为院士。选举结果经院主席团审议批准,书面向全体院士通报并正式公布。
2011年12月8日,中国工程院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2011年当选院士名单”,郑州烟草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谢剑平的当选引发争议。
支持者认为,谢剑平的“降焦减害”研究对控烟作用很大,其研究成果被认可,并已经推广,烟草税收对国家建设有重要作用,当理性看待其贡献。反对者则认为,吸烟有害健康,低焦油卷烟的健康风险并没有降低。
最终,修订后的《中国工程院专业划分标准》删除了“烟草科学与工程学科”,意即,将不再增选新的“烟草院士”,算是对此有个了结。
当时,就有人笑称,别再评出什么“白酒院士”来。没想到,十年之后,茅台集团总工程师王莉入围推荐名单,“茅台院士”还真有可能。
不过,也有网友认为:
科学院偏基础,工程院偏应用
从食品工业工程的角度
技术含量还是有的
央媒评论:慎重对待
对此,央广网也作出点评,直言各方面应该慎重对待。
媒体呼吁:请用成果说话
贵州科协最新回应:符合流程
编辑:种 瑞
审核:李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