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声子是凝聚态物质中最常见的准粒子之一,它描述了晶格振动的集体行为。声子在凝聚态体系的热学、光学、电学、力学等性质中起着重要作用:大部分材料中声子的结构决定了其热容、热传输等行为,因此热电材料、热管理材料主要就是利用缺陷工程来调控声子结构;极性材料中声子与光的耦合作用能够会产生声子极化激元,基于该作用能够实现对光的操纵、光芯片的设计等;材料的导电能力严重依赖于声子对电子的散射作用,甚至在解释常规超导体的BCS理论中电-声相互作用是库珀对电子存在的关键。声子虽然是描述集体激发的准粒子,但在微观上它仍然具有局域的特征,这就是为什么固体物理中利用双原子链模型来推导声子色散的时候,最近邻近似就能够对声子结构给出足够合理的数学描述。那么问题是,如何来测量局域声子结构?
成果1:纳米分辨声子色散地图的绘制
成果2:缺陷声子测量
成果3:声子极化激元的测量
目前远红外区间缺乏具有准连续可调波长的商用近场光学显微镜系统,因此要测量这个频段的声子极化激元目前需要大科学装置(自由电子激光或同步辐射光源)才能实现。
光子的动量相对声子来说太小,通常只有布里渊的百分之一的量级。因此近场光学方法只能激发非常小动量的声子极化激元,而实际上大动量的声子极化激元具有更好的特性,具有更高的压缩比、更小的群速度。
光学显微镜的空间分辨率有限,并且不具备结构分辨能力。
成果4:原子分辨声子谱的测量
论文链接:
点击下方知社人才广场,查看最新学术招聘 交易担保 知社助手 知社人才广场 小程序
扩展阅读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媒体转载联系授权请看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