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日经新闻》网站2月24日报道,为摆脱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美国正计划联手盟友,打造“去中国(大陆)”的技术供应链。美国总统拜登最快将于本月签署一项行政命令,将与中国台湾地区、日本和韩国等伙伴合作,加速构建芯片和其他具有战略意义产品的供应链,以减少对中国大陆的依赖。另据彭博社报道,拜登预计将于当地时间周三签署这项行政令。
日经亚洲新闻所获得的草案内容显示,除了半导体外,美国还将在稀土、纯电动汽车(EV)电池以及医疗产品三个领域强化措施,与其盟友国合作建立更加稳定的供应链。
以稀土为例,当前美国进口稀土中约有80%来自中国,为了减少对我国的依赖,该国已经找来澳大利亚稀土厂Lynas合作,后者将在美国的资金支持下,在德克萨斯州建立稀土加工厂。
据悉,自去年秋天以来,美国一直呼吁台湾、日本和澳大利亚等拥有技术或资源优势的经济体,加入构建不依赖中国大陆的供应链行列中来。美国和台湾2020年11月在华盛顿举行了高层会谈,就半导体和5G等7项技术合作签署了备忘录,在尽快构建新供应链上达成一致。在稀土领域,美国正与澳大利亚合作,围绕去中国大陆化展开工作。
不过,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互联网实验室创始人方兴东24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构建摆脱对中国大陆依赖的供应链,只能作为应急之策,并不能成为常态化操作。方兴东认为,供应链成本如果通过市场调节是最优的,但动用政治力量重构供应链,成本的增加会影响产品竞争力。另外,美国通过政治力量把供应商集中起来,中国肯定会有对策。总体来说,操作起来难度很大。如果不可持续,或者某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导致失败。
《日本经济新闻》在报道中也认为,在5G等领域,新的供应链可能迫使美国和日本企业的成本增加,因为它们无法得到华为等具有成本竞争力的中国供应商的支持。
那么,如果美国脱离中国供应链,其需要承担什么后果?2月17日当天,美国商会发布的报告指出,与中国脱钩可能给美国企业造成重创。其中,如果在半导体领域减少与我国合作,美国半导体行业将可能因此损失8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362亿元)和12.4万个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