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芯人物 | 格芯新加坡技术及整合副总裁 Soh Yun Siah: 数字化改变的是沟通方式,不变的是对技术研发的初心

格芯 GLOBALFOUNDRIES 昨天

古有曹植七步作诗,今有打工人“七步”上班,疫情加速了数字化转型,为打工人开启了居家办公新体验。当办公室搬进家里,是一种什么体验呢?

本期【格芯人物】专栏为大家带来格芯新加坡技术及整合副总裁Soh Yun Siah的故事。


今日人物

图片
图片
Soh Yun Siah
格芯新加坡技术及整合副总裁


在疫情蔓延后的一段时间里,“拐点”成为街头巷尾的一个高频词汇,从新闻主播、医学专家到公园石凳上坐着聊天的大爷都在讨论着疫情拐点何时来。与此同时,另一个更大的趋势也随着新冠疫情大流行呼啸而来,它正急速改变着这个时代,成为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拐点。

 

它就是数字化

 

如果说,疫情之前,家是生活的主场,办公室是工作的主场。那么,新冠大流行的到来不仅限制了人们的出行,仿佛也模糊了它们之间的界限。在这样的背景下,居家工作成为了我的新常态,出于健康和安全考虑,与团队的沟通从面对面变成了线上碰头,工作时的背景音从办公室的来来往往变成了孩子的喧闹或窗外的鸟鸣。


图片


虽然物理距离变远了,但在数字化技术的帮助下,同伴之间的思想碰撞还在继续,工作安排和业务运转依旧秩序井然,视频会议的第一句话还是对彼此的问候。


或许有人会想说这可能会打破生活和工作的平衡。我认为,时间管理才是平衡工作和生活的精髓,拥有一切并不意味着你必须在同一时间做所有的事情,能够管理好优先级、时间和资源才是关键。就拿我来说,在工作时间之外,烤一个香喷喷的蛋糕、清晨或夜晚来一段慢跑或瑜伽,到泳池畅快的游个泳,都很美好。


图片


虽然,数字化改变了我们的沟通方式,但也带来了新的尝试和可能,比如使某些工作不受制于固定的一方天地,也能顺利完成。格芯正在看到这种种可能,看到了人们对于他们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重新构想,我们希望能够凭借自身的技术和解决方案推动这个重塑世界的关键性大趋势,共同实现一个更好的常态。

 

今年是我与格芯携手的第25个年头,这一路走来,不仅见证了彼此的成长蜕变,也一同见证着行业的变迁与发展。博士毕业后,初出茅庐的我加入了特许半导体公司,以研发工程师的身份开始了职业生涯。之后,还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了化学博士学位。


当下,我在格芯担任新加坡的技术与整合副总裁,最近的任务是促进全球技术团队在不同地点的合作。


图片


在我的职业发展中,技术研发一直是个人激情所在。我经历了从特许半导体的更多摩尔技术提升到格芯超越摩尔的技术差异化,建立了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卓越技术中心,包含MRAM等新兴技术。更加见证和参与了格芯在2018年宣布公司战略调整后的一系列行动和努力,经过两年的布局与深耕,我们已经在特色工艺领域渐入佳境。也因此,我对格芯和未来更好的常态充满了乐观与期待。

 

这种乐观的情绪不仅仅是源于专业技术层面,还源于对格芯多年来所建立的文化的信任,积极促进多样性和包容性,尊重每一个成员的价值创造和新观点,这很重要。拥有不同的观点、方法和技能组合可以更快地找到最佳解决方案,多元化的团队无疑可以赋予企业更广阔的视角和边界。


图片


与此同时,我们能看到女性在半导体行业的代表性仍然不足。多元性和包容性不仅能够提升STEM女性在职场中的参与度,释放长期被忽视的领导者潜能,激励更多女生加入到我们的行业中来,带来愈加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案。这也是格芯一直所倡导的,我们有一个名为“GlobalWomen”组织,使命便是为女性的职业发展建立一个可持续性的框架。

 

拐点不是终点,未来依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面对新的挑战,我充满期待,期待着与格芯携手向前,跨出新的步伐,迈向更好的常态!


相关阅读

格芯人物 | 格芯运营部门副总裁兼人力资源主管Janice Lee:没有普适性的正确管理风格,唯有看见多元

格芯人物 | 格芯高级总监Joseph Chia: 在格芯的27年,We Are ONEGFTogether

格芯人物 | 格芯存储器设计高级经理孟超:做好新人经理,力争人生赢家

格芯人物 | 格芯资深现场应用工程经理谢伟志:跨越海峡的见证人和亲历者

格芯人物 | 格芯资深技术顾问吴峰锋:学术钻研的氛围给予我面对变化的信心

格芯人物 | 格芯存储器设计高级经理胡晓莉:设计芯片就像写诗


图片

扫描二维码关注GLOBALFOUNDRIES更多动态。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GLOBALFOUNDRIES中文官网:https://www.globalfoundrie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