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游戏为什么错过了《原神》?这是自2020年9月《原神》上线并持续爆红之后,行业内外最热的议题。曾做出《崩坏》系列的米哈游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所谓上海游戏圈四小龙之一,《原神》将米哈游的营收和知名度都推到了一个新高。据米哈游总裁蔡浩宇在上个月的一次线上分享会中透露,2020年米哈游公司规模已经达到2400人、相比2019年增加了1000人。由于《原神》的空前成功,2020年米哈游营收已经突破50亿元,同比翻倍。Sensor Tower数据显示,2020年9月28日全球发行以来,米哈游《原神》移动端在6个月内吸金超过10亿美元,同期仅略低于《王者荣耀》和《PUBG Mobile》。这使得《原神》成为在全球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最先达到10亿美元收入大关的游戏,用时不到6个月,第二名《Pokémon GO》则花了9个月,当然更远远短于《PUBG Mobile》的16个月和《王者荣耀》的18个月。不出意外的话,《原神》在其生命周期内创造的收入一定会达到百亿美元级别。《原神》在海外市场与国内同样极受欢迎,《原神》的海外收入占比超过七成,日本和美国是仅次于中国市场的两大国家市场。也就是说,《原神》不仅横跨了PC和移动客户端,还穿透了文化和商业壁垒,成功让不同市场环境的玩家都接纳了它,这是腾讯自研自有IP游戏从未达到过的高度。多年以来,华为OV和小米等中国安卓厂商联合把持着应用商店渠道,一直将游戏厂商的收入分走一半,只有大厂的极个别头部游戏能够谈到三七分成。即便是腾讯要上一个重磅新游也很难脱离出应用商店的紧箍咒。2021年元旦期间,华为就与腾讯游戏爆发了一次冲突,导致腾讯系游戏一度被华为商店下架。双方很快和解,但矛盾的根源并没有解决:手机商店们仍然认为,新游戏要大卖就必须得到自己渠道的推荐。作为游戏圈新势力的米哈游却不吃这一套。《原神》上线之初一度由于分成没谈拢不上架硬核联盟和小米,这意味着国产安卓手机的用户都难以顺畅玩到这款全球热门游戏。事实证明国产安卓厂商们的固执让他们在《原神》这个案子中已经失去了许多。据晚点Latepost报道,腾讯也很想投资米哈游,不管米哈游开什么条件,只要能入股就可以。但米哈游始终没有松口。腾讯为了保证游戏护城河,除了内部四大工作室群持续赛马,也一直在不断加快投资的步伐。仅2021年第一季度有据可查的信息,腾讯就完成对外投资/增持了近20家游戏公司,相当于去年全年的三分之二,而且标的遍布国内外。市面上大大小小的优秀游戏工作室,不夸张地说,要么是已经拿了腾讯的钱,要么就是像米哈游这样不需要拿钱。然而,腾讯最近又miss掉了一次潜在投资。3月22日,拥有“东南亚《王者荣耀》”的流行MOBA游戏《Mobile Legends: Bang Bang》的母公司沐瞳科技与字节跳动旗下朝夕光年达成战略收购协议。据路透社等媒体报道,这笔收购案总价超过40亿美元。字节跳动在这次竞价中挤出局的对手中就有腾讯。字节跳动历史上最重要的收购是TikTok的前身Musical.ly,那一次张一鸣赢的是快手的宿华,由此开启了对全球年轻人的短视频教育;而这次收购的沐瞳又是一家做海外业务的上海公司,张一鸣能否再次复制自己的成功?字节跳动游戏业务已经进行了三年,空有全网顶级的流量平台支持,却一直没一款拿得出手的重度自研产品。如果这次收购顺利完成,至少意味着,字节跳动终于可以在东南亚市场跟腾讯游戏掰掰手腕了。但对于腾讯来说,失去一个沐瞳的损失并没有那么大,因为MOBA无论在哪里都是成熟品类。更重要的还是,能否在下一个创新游戏玩法席卷全球的时候,让腾讯游戏走到最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