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号”计划:携程想把旅游生态这样全打通

王云辉 科技杂谈 今天

【摘要】这一战略旨在创造新的交易场景,通过内容转化和营销赋能,为泛旅游行业创造增量收益,并助力行业伙伴运营好自身的私域流量。


图片


| 科 技 | 杂 谈 |

中国通信行业第一自媒体

图片


3月29日,携程正式发布了全新战略"旅游营销枢纽"。


这一战略的运行模式是"1+3":以一个星球号为载体,聚合流量、内容、商品三大核心板块,叠加丰富的旅行场景,打造强大、开放的营销生态循环系统。


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梁建章表示,这一战略旨在创造新的交易场景,通过内容转化和营销赋能,为泛旅游行业创造增量收益,并助力行业伙伴运营好自身的私域流量。


图片

(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梁建章)


梁建章认为,当前旅游行业有几个核心痛点:


1、客户不够。虽然疫情限制逐渐解除,但仍有待进一步恢复。


2、目的地不够。由于疫情原因,大量知名旅游区,尤其是海外旅游区去不了。


(据携程集团首席执行官孙洁透露,截至2月初,全球还有32%的主要目的地对国际旅游完全关闭,另有34%的目的地对国际游客部分关闭。)


简单来说,就是景点、酒店没有足够的游客,游客则不知道去哪里玩。


所以,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有人能告诉游客,到哪里去玩。


当然,有意思的碎片化旅游内容,在各个平台其实很多。


但这些平台的普遍问题是:内容不聚焦,且跟商品脱节。


可能用户本来想找旅游目的地,刷着刷着就变成了看段子;


或者看到了不错的酒店,却不在自己计划的目标城市;


又或者好不容易找到了目标,却发现机票已经订完了,酒店也订满了。


很多景区、酒店也有很多很好的内容,有自己的私域流量,也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但它们自己的流量规模受限,同时也缺乏很好的工具,来更好地管理和运营这些内容。


而这,正是携程的机会。


携程的"旅游营销枢纽"战略,就是要把这些需求和供给,通过"星球号"对接起来。


未来,通过"星球号"这个载体,携程将为用户、创作者和供应链搭建起一个平台枢纽,促进整个旅游产业生态的流通和转换。


这一体系将覆盖全域旅游场景,可实现找产品、找灵感、找优惠、找攻略、订交通、外部流量、私域流量等用户端与商户端需求的一站式连通。


作为整个生态的枢纽,不论是目的地、酒店,还是玩乐达人、旅行爱好者、各个平台的内容创作者,都可以入驻星球号,在这里发掘旅行营销新乐趣,实现内容到交易的价值转化。


在星球号运转的同时,流量、内容、商品三大核心板块将持续为枢纽提供强劲动能。三大板块叠加不同的旅游场景,承载不同的旅游营销需求,实现交易到订单的有效转化,最终实现服务的精准覆盖。


在流量方面:


携程在大数据算法以及私域流量管理的支撑下,提供目标人群精准画像--进而实现流量的定向分发、为广告主精准引流,最终实现交易和转化。


在内容方面:


携程通过直播、榜单、社区三张"王牌",打通线上线下内容渠道,汇集全网泛旅行内容核心创作者,实现内容产品一站式制作,为全域旅游营销提供强有力的内容支撑。


在商品方面:


携程推出预售、优惠、促销等玩法。基于携程独有的供应链优势,用户可在交易环节一键触达商品的核心价值点,直击产品属性以及产品优缺点;再根据个人旅行需求,购买匹配的产品,实现交易的精准化。


与其他的内容、社交等各种平台相比,携程生态最大的优势在于足够聚焦,用户打开携程时已经有了相对明确的交易需求,携程上的内容和产品也都是旅游为核心。


所以,携程"旅游营销枢纽"对需求和供给的对接,都更加高效、精准。


携程也是整个旅游行业中,数字化营销做得最彻底的厂商。据携程集团执行副总裁兼CMO孙波透露,携程每年在数字渠道的投入都达到数十亿人民币,已经搭建起一套完善、智能、高效的后台工具体系。


而现在,这些工具体系,也都会在"星球号"的后台中,开放给合作伙伴使用。


与此同时,携程已经超过2亿MAU的客户流量,全部都是已经有旅游交易意向的客户,也都会为"星球号"进行赋能。


梁建章同时表示,希望借助这一计划,利用携程及其合作伙伴的营销资源,共同推动中国的乡村振兴。


孙波透露,得益于疫情防控进展,在刚刚过去的3月,用户在国内旅游的需求上已经在加速复苏,其速度大幅超出预期,"我们很多业务线在3月的峰值,同比都超过了50%,有的新业务甚至超过了200%。"


另外,据孙洁透露, 随着全球疫情常态化不断地完善,疫苗接种不断地扩大,国际旅游业也有望在全球范围内有序重启。


从去年底开始全球疫苗接种量快速增加,迄今已超过3亿剂。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入出境旅游市场有望在下半年有序启动。


"彼时,携程将带着在国内市场积累的内容化经验继续征战国际市场,并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孙洁说。


本文完,感谢耐心阅读,如果方便的话,欢迎点【赞】或者【在看】,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