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电感行业深度报告
华金证券
满天芯
今天
收录于话题
报告来源:野村东方国际证券,谢谢!
电感
产业:把握供需双引擎下的成长机会。
全球
电感
市场规模将于 2023 年达到历史高位。
电感
是被动元
器件
下的细分领域,约占全球被动元器件的 15%,2019 年全球销售额约为 46 亿美元。我们预计
电感
全球市场规模在至 2021 年将达 50 亿美元,至 2023 年突破历史高点。电感的应用领域广泛,其中移动通信是最大的市场来源,2019 年约占电感总产值的 35%。目前来看,
5G
、
物联网
(诸如
智能家居
、
可穿戴
设备
等)以及
汽车电子
将是未来
电感
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而地缘政治及半导体供给短缺是相关产业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
需求端:
5G
通信及
汽车电子
驱动销量增长;小型化及大电流需求促进均价上行。
5G
时代
射频
部件的应用量将大幅提升,从而推动
电感
需求增长,例如 5G 手机/基站所需射频电感量将分别较
4G
提升 40%/500%。此外,2021年后部分手提电脑也将安装更多
天线
以支持 5G 及 WiFi 6/6E 通信,由此前的 2 个增长至 4-6 个,进一步提高射频
电感
需求。最后,目前高速发展的
物联网
及
可穿戴
设备
领域都对通信功能有一定的需求,这也会提振
射频
电感
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功率电感出货量的增长速度虽然慢于射频电感,但也因为
PMIC
及功率电子方面在移动端、基站、
物联网
、车载、清洁
能源
等方面的需求而持续提升。产品均价方面,我们认为小型化趋势将成为
电感
均价上升的主要推动力。在
射频
电感
中,01005
封装
的均价较 0201 高出 70%;功率
电感
方面,1608 的均价也较 2012 高出 40%。此外,用于汽车领域的大尺寸一体成型功率电感的均价或能达到电脑端的 400%以上。
供应端:主要参与者多来自日本及中国台湾;顺络的产能扩张较为激进。
从销售额角度来看,村田及
TDK
是当前全球最大的两家
电感
供应商,以其为首的日本厂商总计约占据了 2019 年电感全球市场的 50%。其中,村田在
射频
电感
方面处于主导地位,而 TDK 及松下则在汽车领域的功率电感具备优势。台湾厂商中,乾坤科技与奇力新合计约占 2019 年电感市场的 25%,优势领域为电脑、网络及手机方面的功率电感。
顺络电子
是目前中国营收规模最大的
电感
企业,也是全球第二大
射频
电感
厂商。我们预计顺络的产能规模将随着射频电感需求扩大而进一步增长,并认为其一体成型功率电感产能也会得到扩建。考虑到 2021-2022 年间电感需求较为旺盛,我们预计该期间内全球电感供需将维持在较为良好的平衡水平。
关注供需双引擎下的龙头成长机会。
建议投资者把握
电感
的供需双引擎机遇,关注国内电感龙头
顺络电子
。从 PB-ROE 看,顺络电子的盈利能力高于日系厂商;从
PE
-EPS CAGR3 年看,顺络电子有望通过产能扩充迎来高增长而消化高估值,PE 在 2022 年或降低至 25-30 倍左右。
研究背景
被动元件
是手机、家电、汽车、工控等终端产品中不可或缺的组件,而作为三大被动元
器件
之一的
电感
,其最主要的应用领域是移动通信市场。中国的被动元件产业通过奋力追赶世界领先厂商,已在一些中低端应用方面具备了自主生产能力。
3个核心问题
通过几个角度的分析 - 1)
电感
市场预测及主要需求驱动力、2)全球电感竞争格局及日系厂商战线动向、3)电感的主要类型及成长逻辑、4)电感相关
汽车电子
产品,我们来探寻以下三个核心问题的答案。
电感
产业未来需求端的成长驱动力是什么?
随着
5G
、
物联网
(诸如
智能家居
、
可穿戴
设备
等)以及
汽车电子
的不断发展,我们期待这三种主要应用将成为未来
电感
市场增长的驱动力。我们认为,随着小型化要求增加以及
5G
时代对
天线
及
功率
放大器
的需求提升,
射频
电感
有望实现量价齐升;功率电感的数量/价格驱动力主要来自于汽车。并且,小型大电流电感逐渐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地缘政治与半导体供应短缺等外围环境变化也可能对被动元
器件
以及
电感
需求带来不确定性因素。
电感
产业的国产替代逻辑是什么?
早年由于厂商
自动化
程度较低,以绕线
电感
为主的产品形态较难实现降本降价;叠层技术的发展实现了电感的小型化/量产化,随着小型
射频
电感
被下游智能手机的大量使用,已形成了电感产业量增价跌的发展态势。
不同于
电容
、
电阻
等其他
被动元件
,
电感
分类/形态的复杂性导致它的通用 性较低,在实际供需端有较强的下游客户定制属性。因此,电感行业有以下几个特征:1)厂商需要具备叠层、线圈等精密制造技术及产品
设计
能力;2)尤其是线圈
电感
,由于绕线方式、卷线形状等的差异化,厂商很难实现单一品类的大规模
自动化
生产,是一种劳动力密集型产品;3)“一物一
设计
”导致厂商产能不能根据需求变化灵活转换;4)通用性低导致产品价格波动较小,不易被经销商操纵价格。由于
电感
类元
器件
的以上属性,日系龙头厂商不具备成本优势,正逐渐收缩战线;另一方面,
顺络电子
等中国龙头具备先进叠层、线圈、以及黄光显影等平台
工艺
,有望通过产能扩建实现国产替代。
电感
在三种
被动元件
中的附加价值特性?
我们对比了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生产动态统计的产值数据,较为客观地比对
电感
、
电容
(
MLCC
)、
电阻
的日本生产规模、平均价格(ASP)趋势及其附加价值特性。结果发现:1)就日本产值及出口规模而言,MLCC>
电感
>电阻,其中,电阻的产值及出口规模在过去 20 多年中没有明显提升;2)日本对中国出口 MLCC 及电感的金额占比明显高于片式电阻,说明中国在这两个领域对日本的依赖性相对更大;3)通过提升附加价值(专供高阶车用领域等)并逐渐退出中低端产品线,日本较好地维持了 MLCC 及电阻产品类别的价格;而其电感产品类别的价格呈下滑态势。
电感
是三大被动元
器件
之一
全球
电感
市场规模稳定增长
我们在
MLCC
行业首次覆盖报告中系统性介绍了
被动元件
的属性及分类。
电感
作为三大被动元件(RCL
器件
的
电容
、
电感
、
电阻
)之一,就功能而言,是一种
电磁感应
组件,也称为线圈、
扼流圈
等,其主要功能是筛选信号、过滤
噪声
、稳定电流及抑制电磁波干扰(
EMI
静噪
滤波器
)等。
全球
电感
市场规模稳步增长。我们估计 2019 年全球电感市场达到 46 亿美元,而在
5G
、
物联网
以及
汽车电子
需求的推动下,预计 2021 年市场规模或同比增长约 8%。也就是说,到 2021 年
电感
市场规模将超过 50 亿美元,到 2023年或将突破历史高点。拥有下游电子组装及生产基地的中国及亚洲等地区是推动全球被动元
器件
增长的最大市场。
完整报告,更多报告,扫描下方二维码
或点击最下方的
阅读原文
进入免费下载
☆ END ☆
【往期热文】
【1】
史上最全的半导体产业链全景!
【2】
TWS
蓝牙
耳机供应链+主流方案对比!
【3】
干货!元
器件
封装
查询图表(超全)
【4】
2020全球主要
MLCC
厂商及制作流程
【5】
全球连接器厂商100+!附选型指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收录于话题
#
个
上一篇
下一篇
阅读原文
阅读
分享
收藏
赞
在看
已同步到看一看
写下你的想法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
前往看一看
看一看入口已关闭
在“设置”-“通用”-“发现页管理”打开“看一看”入口
我知道了
已发送
取消
发送到看一看
发送
下载|电感行业深度报告
最多200字,当前共
字
发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