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半月初试415上岸浙大经验贴

胡小飞微电子 电路和微电子考研 今天

推送会和你一起进步哒,记得右上角把我设为星标哦~

图片应飞姐的邀请,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我的备考经历。我是本科哈工微电子专业的,从八月十号左右才开始购买资料进行考研。最终成功以初试415分被浙江大学录取,其中英语一65分,数学一128分,政治74分,专业课半导体物理148分。在备考期间,我和报考清华大学以及哈工深的三个同学一起学习,加起来应该是市面上主流的考研资料都有涉猎,最终也是四人全都成功上岸了。在此要感谢他们在备考期间的鼓励与帮助。还要感谢飞姐的专业课辅导班,里面有许多重要的资料,讲师小姐姐人也很nice,希望今年我能做的像她一样出色。另外,建议大家尽早复习,最好不要像我这样拖得比较晚才开始。

01
数学


由于是题型改革的第一年,2021数学难度还是比较低的。这也就说明2022考研的数学难度大概率比较高,再加上偶数年的加持,可以说数学的复习一定要早开始,大强度,得数学者得考研。

高等数学  


因为准备的比较晚,所以我是直接从强化开始听的武忠祥老师的强化课,配合李永乐系列的660习题册,大约25天过完了第一轮。在这里要告诉的大家的是,网上各个辅导机构老师的水军都很多,也有很多经验贴说紧跟一个老师等等。我认为,每个老师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也都有一些缺点,我们要灵活选择,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在数学的不同模块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老师。一起复习的同学有全程跟张宇的,也有跟汤家凤的,我感觉不如不同模块选听不同的老师效果好。如果懒得去换的话,我的推荐是全程跟张宇,宇哥的知识体系和资料是最完备的,虽然难度很高,但能坚持下来的话结果不会太差。

下面列举一下我认为高数中各个老师讲的比较好的部分:

极限:张宇武忠祥都不错,张宇更透彻一些,武忠祥题型更多。

中值定理和微分方程:这里强推汤家凤老师,老汤的优势是听完后上手极快,劣势是深度不足,我觉得他的课程里,中值定理是真的值得一听的。另外微分方程考的不深,也适合老汤的方式。

一元和多元微分里的概念题:武忠祥的概念题独树一帜,配合660的选择事半功倍。

多元积分:主流老师都讲的可以,但这里推荐张宇

级数:方浩老师的级数求和有种降维打击的意味,听过的都说好

二轮高数用的辅导资料是李正元,范培华老师的全书,配合李林老师的880题。李范全书没吹的那么神,不过确实也是比较优秀的,在我眼里和张宇十八讲差不多。这里对数学各个习题集做一下说明:习题集660+任意一本就够了,660的高数部分建议必做,线代和概率就别做了,题目不太行。如果是全程跟张宇的话,那1000题是必做的,否则就不要去做了。其他情况下,我认为880是绝对的好选择,题型非常全,深度也完全足够。老汤的1800八月前做做还行,到后来性价比就有点低了。李范书配套的习题册据说也不错,但我没时间做了,剩下诸如杨超方浩之类的,大家根据情况自行斟酌。

二轮结束后,距离考研只剩一个半月了,这个时候就看出了早复习的重要性,身边复习较早的人现在真题都过完了至少一轮,而我真题还一套都没做…考虑到21年题型大改,我经过考虑后,决定只做14年之后的真题(虽然到最后19,20两年的大题也没做…),其余时间多刷套卷。截至最后,我一共刷完了张宇八套卷,李林六套卷,李林四套卷,李永乐五套卷,森哥五套卷,李艳芳三套卷的大部分题目,其中大概有10张都是按照全真模拟的考场标准做的。我应该是所有经验贴里的一股清流,不做真题做模拟题,但这是由于自己时间的不足而不得不的下策,所以希望大家还是按部就班地尽早复习,在11月前至少将06年之后的真题做过一遍,这样更有底气一些。

模拟卷来说,除去十二月才出的宇四和李四这种保持手感的,其余的模拟卷各有千秋。比如宇八难度很高,计算量极大,适合锻炼心态拓展思维,但部分题目有点脱离命题方向,李六四平八稳,适合检测自己复习结果,李永乐五套卷的填选和考研真题方向十分相近,对概念的考察异常透彻,不过大题一般,森哥五套卷的填选也不错,概率大题质量极高,应该是市面上最好的,李艳芳三套卷的填选是所有卷子里最难的,适合考前半个月左右查缺补漏,开阔眼界,还有没怎么做的合工大共创+超越,早些年质量很高,但这两年有所下滑。当然也有不好的模拟卷,比如汤家凤八套卷,据说不是老汤自己出的,我们就不要浪费时间和金钱了。

冲刺阶段会有诸如宇哥的闭关修炼,武忠祥的十八堂课,李林的108题,李范的冲刺135等等,最好买一本没事翻着看,哪块学的不好就做哪部分。当然不做也行,十一月之后,培养做套卷的手感是最重要的。

图片
线性代数  

大家都在推荐李永乐老师,的确不错,四平八稳。不过我就是一个喜欢剑走偏锋的人,这里推荐方浩老师的线代。方浩的优点是有许多小套路,且对知识的理解十分深刻,缺点是只跟他的话会有一些遗漏的地方,所以一定要边听边做题。我当时做的是李范全书和880,这样知识点就全面且扎实了。而且听了方浩的,做有些题速度会很快,如果大家听了的话,到时候就明白我的意思了。

概率论  

不太推荐王式安老师,讲的有点沉闷。如果想扎扎实实地学,一定要听余丙森老师的课,森哥的概率论是讲的真的好。想学些特殊技巧的话可以听听方浩,里面的卷积公式等等备受推崇。练习题还是880,其实大家学到最后就会发现,概率论翻来覆去就是那点东西,如果套卷做的多,考场上肯定没问题。

最终考试的时候,上考场前的一段路上,我和一同考研的同学说,看看欧拉公式吧,万一考了呢,结果还真考了hhh。做的时候觉得试题难度不大,虽然也有不会的地方,但只要保证计算正确率的话,应该能考的不错。最后是错了两道填选和高数最后一道大题,其中那道大题说实在话没什么难度,但不知道为什么考的时候一步都写不出来,直接没了12分,最终得了128分,发挥的中规中矩吧。


02
政治篇


虽然我开始考研的时间晚,但我复习政治的时间算早的,从八月十号复习的第一天起,就开始听徐涛的视频来着。事实证明,政治这个科目早复习还真没什么用。建议大家前期不用管政治,等到九十月份的时候开始也不晚。

关于政治的网课,个人建议是在马原部分听徐涛老师的强化班,其他三个部分不用听课,看书就可以了,这样可以节约很多时间。书籍方面,主流老师的随便选一本就可以,毕竟这本书只是让你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后期背诵还得靠别的。到了十一月份,腿姐会出一个时政课,可以听一听,关于腿姐这个老师,水军还是比较多的,这里也不多说了。从我的角度来讲,她的资料里,30天70题完全不用做,背诵手册还可以但别人的也行,选择题keywords做题方法有一定用途,时间充裕的话可以听听她的技巧班,当放松了,时间紧张的话就算了。

政治的关键在于选择题,很多人说要刷肖秀荣1000题,理论上没问题,实际上大家要知道,所有学科几乎都考政治,那些考名校金融的,或者不考数学的学科,对于政治的要求是极高的,分分必争,因为他们要么考数三,要么不考数学,政治虽然拉不了多少分但也有用。而对于我们来讲,考工科的大头是数一和专业课,把时间花在这两个上面才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这就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况且1000题和真题一点都不像,全刷完了也许只能帮你提一两分。当然入门阶段,闲的无聊做做也行,但千万不要欺骗自己:看政治网课,刷政治题不叫考研,等大家到时候看身边有人一看徐涛看一上午,数学却一天翻三四页的时候,自会明白我的意思。那么怎么提高选择题呢?除了把肖八肖四所有选择全弄会之外,值得一提的是各种微信刷题小程序,里面各个老师的题都有,吃饭时候刷上个十几分钟,午休醒来刷上十几分钟,方便快捷,用过的都说好。

最后是背诵部分,肖四完全够用了,事实上最后肖四能全背下来的都没几个人,我最后也就是背了前两套。拉不开差距的,放心好了,起码在同样考微电子的同学里,没人会背那么多的,到头来大家都一样。实在不放心的话就跟徐涛的带背营,全程都坚持下来的话,卷子上没有你写不出的大题。


03
英语篇


我的英语一直不是很好,在复习时也存在一些抵触心理,别说二十年真题了,我连十年真题到最后也就做了八套。事实证明,181920年的英语一难度和今年的爆炸难完全不能相比,错估难度的后果就是仅仅一科就被同档次的同学拉下了一二十分。所以也就没什么正面的经验。非要说的话,那就是真题太太太太太太重要了。过去十年真题里的单词,一定要保证会95%以上。过去十年的阅读,也一定要全做至少两遍。

关于老师的选择,唐迟没那么好,何凯文没那么坏,成年人要有自己的判断力。王江涛的作文虽然不建议全背,但最重要的那几篇,最好还是背一背。怕和别人模板重了的话用潘赟的九宫格自己整理出几份,至少能保证下限。另外,翻译不用投入太多时间,没太多用途。还有一个个人的小建议就是拿到卷子先写作文,因为每年的阅读难度是很难估计的,如果先写阅读的话,万一碰到非常难的年份例如21年,很容易将自己的节奏打乱,连带着把作文的基本盘也丢了。也正是这种做题习惯让我在阅读part4和七选五只对了一个的情况下,保证了65的分数,想想也挺庆幸的。当然了,也有别人有不同的看法,求同存异嘛。


04
专业课篇


我报考的是浙江大学的微电子学院的专硕,选择的专业课科目是879半导体物理。浙大879的特点是考察范围非常广,计算题比较少,对于概念的考察十分灵活。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把刘恩科的那本书反复地研读,不放过书里的每一个角落。除此之外,我推荐使用这本书配套的习题集,是2020年刚出版的,里面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和各个学校的考研真题。虽然其他学校的考研题和浙大的题目风格存在较大差异,但是从开阔视野,深化理解的角度来说,这本书的价值太大了。另外还有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第四版),这本书是清华微电子的考研参考书目,作者是美国的Donald A.Neamen教授。个人感觉,将它和刘恩科的书配合使用,能起到查缺补漏,全面理解的作用。另外,这本书里关于MOS器件PN结的章节里,有一些刘恩科书中没有的知识,却偶尔出现在浙大的879考题里,这点尤其值得我们注意。

开始专业课的学习后,除了听飞姐班里讲师小姐姐的课外,我还听了西电柴常春老师,复旦蒋玉龙老师的部分课程,结论是柴老师讲的非常好,但可惜只有前三章的内容,蒋老师讲的相对一般,觉得自己基础很好的可以试一试。到了十一月,我开始了对历年真题的学习。准备了一个白纸本,将真题里常考的内容按章节整理下来,又将半导体物理习题集中遇到的此前浙大没考过的内容也整理了一下,以便每天学习。十二月后,便是无休止的背诵和默写。这里提示大家,根据历年879的阅卷情况来看,我们对知识点和简答题的背诵不要死记硬背,也没有必要字字不差,只要你能充分理解题目,用自己的话将正确的理解写出,一般都会给全分的。况且这两年的考题越来越灵活,今年还增加了好几道设计实验的题目,这就考验大家理解半导体物理的水平了。

总的来说,879的难度还是比较轻松的,轻松的一大原因是历年的计算题数量少,考的浅,简答题还给分高,这就造成了大家一水的120,130+的分数。我的分数是148分,最后错了计算题中一个两分的结果分,其他写上的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相信大家通过坚持学习,也一定能够得到让自己满意的结果。


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总是惘然接受欢喜带来的忧愁,总是坦然面对失去换来的拥有,我们在时代的大潮里随波逐流,这是踌躇而寡断的。可总有一天,我们要昂然选择低头或从容战斗,该倾听内心呼唤一去不回头,努力把天高地厚都走通透,自己写下自己的春秋,这是坚定而莽撞的。考研正是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不论成败如何,我们都走过了这样一段路。感谢考研,也希望看到这里的小伙伴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图片
图片


想报名考试浙江大学的同学,欢迎加入浙江大学考研群。


导学课时间:4月20号晚七点


直播讲师:842和879讲师


浙大信电考研群:869195162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