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芯片产能紧缺势头愈演愈烈,多家芯片产业链大厂纷纷上调产品价格,最高涨幅达20%。
正如士兰微董秘陈越所说,这一次芯片荒是一个照妖镜,也是一个试金石。尤其是就刚实现从0到1的半导体化进程的重要分支领域IGBT来说,芯三板也认为,能在这种环境下逆势而上的半导体公司不会差。
IGBT作为电子电力装置和系统中的“CPU”,是高效节能减排的主力军,是工业控制及自动化领域的核心部件,被国际公认为是电力电子技术第三次革命中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应用于家电、电机节能、轨道交通、智能电网、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头豹数据显示,预计到2023 年中国 IGBT 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290.8 亿元,市场前景广阔。但国内市场50%以上的市场份额被英飞凌、三菱电机、富士电机等海外厂商占据,国产替代的空间广阔。近年来,在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IGBT国产化进程加速,涌现出一批本土IGBT军团。
芯三板对IGBT相关上市公司近期公布的2020年年报进行梳理,让数据来体现实力!看看IGBT本土军团去年的战绩如何?IGBT市场份额将向哪些优质厂商聚集?面对产能紧缺问题,各大厂商如何解决?
斯达半导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9.63亿元,同比增长23.5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33.56%。
自2020年2月上市以来,斯达半导股价上涨趋势明显,其背后离不开业绩的支撑。芯三板查询该公司过去5年的年报发现,斯达半导的净利润连年增长,至今连续5年涨幅超过33%。2016年至2020年,其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66.19%,145.61%,83.5% ,39.83%, 33.56% 。
华润微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69.77亿元,同比增长21.49%;归母净利润9.6亿元,同比增长139.66%。其整体业绩明显好于上年同期,稳步实现营业收入和利润双增长。
士兰微2020年,实现营收42.8亿元,同比增长37.61%;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60万元,同比增长365.16%。
新洁能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9.55亿元,同比增长23.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9亿元,同比增长41.89%。预计2021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300万元到7,5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 4,859.30万元到5,059.30万元,同比增加199.09%到207.29%。
扬杰科技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6.31亿元,同比增长31.1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8亿元,同比增长67.85%。
2020年营业收入达160.34亿元(2019年营收:163.04亿元) 同比下降1.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76亿元(2019年净利润:26.59亿元),同比下降6.9%。
虽然中车时代电气整体业绩有所下降,但在 IGBT产业方面有较大进展,获得南方电网项目订单,乌东德柔性直流输电项目实现交付,乘用车IGBT获得广汽、东风批量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