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6 周五
3919字 浏览4分钟
芯闻摘要
美议员敦促政府限制出售EDA给中国
传东芝欲拒绝CVC收购案
中芯国际遭大基金减持26亿
晶丰明源4月第二次涨价
日产汽车多家工厂下月将减产
小米、OV、苹果提前抢购三星OLED
芯闻头条
1、美国国会议员敦促拜登政府限制销售EDA给中国
路透社4月16日报道指出,美国国会对华鹰派人士敦促拜登政府限制向中国企业销售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
美国众议员Michael McCaul和参议员Tom Cotton在致美国商务部部长Gina Raimondo的信中表示,向华为出售使用美国技术在海外生产的半导体需要获得美国许可的规定,应该适用于任何设计14纳米或更先进芯片的中国公司。
图片来源:美国参议院议员网站
这封信函于当地时间4月15日公开,要求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销售应核发许可,并且限制向中国企业销售芯片相关产品。信中指出,这些行动将确保美国企业及伙伴国和盟国企业不再销售工具给中国公司,以防他们反过来“扼杀”我们。
据悉,美国商务部的一名代表承认收到了这封信,并称美国商务部正在持续审查情况,以确定是否有必要采取进一步行动。
这封信是在上周美国将天津飞腾等7个中国超级计算机实体列入“实体清单”后发出的,现在美国国会议员不仅想限制美国对飞腾的销售,而且要求任何使用美国工具制造飞腾设计的半导体芯片的公司都必须获得许可。
Fabless/IDM
2、传东芝拒绝CVC收购案,不愿下市成主因
4月15 日,日本共同社报导指出,消息人士透露东芝考虑拒绝英国私募基金CVC的200亿美元收购提案,主要因为东芝仍想在日本挂牌。消息人士称,东芝的高层已告诉该公司的债权银行,他们反对CVC的收购计划,并要求债权银行不要为CVC提供资金。
图片来源:日本共同社
由于东芝可能会拒绝这并购案,这增加CVC进行敌意收购的可能性。而CVC已经在寻找日本的投资人参与这场并购案,并打算尽快提出更详细收购东芝的计划。
3、东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IPO过会
4月15日上交所披露: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委员会2021年第25次审议会议于2021年4月15日上午召开,东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据悉,东芯股份聚焦中小容量通用型存储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是中国大陆少数可以同时提供NAND、NOR、DRAM等存储芯片完整解决方案的公司,并能为优质客户提供芯片定制开发服务。
4、韦尔股份2020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81%
4月15日,韦尔股份披露年报,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198.24亿元,同比增长45.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06亿元,同比增长481.17%;基本每股收益3.21元。公司拟每10股派发红利3.15元(含税)。
图片来源:韦尔半导体
2020年4月,公司从Synaptics Incorporated收购了基于亚洲地区的单芯片液晶触控与显示驱动集成芯片(TDDI)业务。2020年度,公司半导体设计业务研发投入金额高达20.9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3.91%。
5、星云智联完成数亿元融资,加速DPU芯片研发
据高瓴创投微信公众号4月16日发布消息,珠海星云智联(以下简称星云智联)宣布完成数亿元天使轮融资,由高瓴创投(GL Ventures)领投,鼎晖VGC(鼎晖创新与成长基金)、华登国际中国基金参与跟投。
据悉,星云智联汇聚了来自硅谷、以色列、加拿大等地ICT领域顶尖专家,专注于数据中心基础互联通信架构和DPU芯片研发,致力于构建数字世界算力的智能连接和开放生态,让云计算和数据中心成为构建未来数字社会的坚实基础。
制造/封测
6、2天套现26亿,中芯国际遭“国家队”减持
4月15日,中证君查询港交所披露数据显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国家大基金一期)在4月9日、4月12日共合计减持了中芯国际港股1亿股,持有权益股份数目占比从2021年初10.21%降至4月12日的8.93%,共套现约25.8亿港元。
除了中芯国际,国家大基金一期近期还宣布了对长川科技、北斗星通等芯片公司的减持安排,并对兆易创新、晶方科技等进行了减持。
7、台积电将为日本瑞萨电子生产芯片,比对方要求速度更快
据NHK报道,由于担心半导体制造商瑞萨电子工厂工厂大火,导致汽车用半导体短缺,因此,全球最大半导体制造商台积电将对瑞萨的增产作出回应。
图片来源:经济日报
上个月19日,瑞萨电子主工厂发生的大火损坏了制造设备并停止了部分生产,人们尤其担心汽车用半导体的短缺。据有关人士称,在这种情况下,台积电对瑞萨电子的产量增加做出反应。台积电提到,应日本政府和瑞萨电子的要求,正在考虑提早出货,提前交货日期。
材料/设备
8、江丰电子:2020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129.3%
江丰电子于2021年4月16日披露年报,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1.7亿,同比增长41.4%;实现归母净利润1.5亿,同比增长129.3%;每股收益为0.67元。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28.1%,同比降低3.0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2.3%,同比提高4.5个百分点。
公司2021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2亿,同比增长32.9%;实现归母净利润1758.8万,同比增长5.2%;每股收益为0.08元。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29.9%,同比降低3.8个百分点,净利率为4.9%,同比降低1.9个百分点。
行业动向
9、晶丰明源4月第二次涨价
据云财经4月16日报道,继4月1日发布涨价函后,晶丰明源4月15日再次对外发布价格调整函,宣布因上游原材料成本持续上涨、晶圆厂和封装测试厂产能紧张、投产周期长等原因,公司产品价格将根据具体产品型号做出不同程度的调整。
自2021年4月19日起,所有此前已生效但尚未完全交付的订单及新订单均适用调整后的新价格,本次调整后的价格有效期为2021年4月19日起至下一份价格调整通知函生效之日为止,适用于有效期内发货的所有订单。
10、芯片短缺难解,日产汽车下月将削减数家日本工厂的产能
每日经济新闻4月16日消息,据外媒报道,知情人士提到,由于全球半导体短缺,日产汽车将在5月10日至19日之间将其在日本南部九州的工厂闲置八天。
另外两家组装工厂,即Oppama工厂和位于九州的日产Shatai工厂,将取消5月10日至28日之间的15天夜班,而日本东部To木县的第四家工厂将在下个月闲置10天。
11、驱动芯片短缺,小米、OV、苹果提前抢购三星OLED
4月15日供应链消息人士透露,由于三星Display拥有最稳定的OLED面板供货能力,小米、OPPO、VIVO、苹果等都计划与三星Display签署2022年大量的OLED采购合同。
图片来源:韩联社
从意向订单情况来看,小米非常激进,将向三星Display采购大量的柔性OLED订单,2022年或全面发力中高端市场。
12、华为自动驾驶技术全球首次公开试乘
4月15日,配备华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北汽新能源极狐阿尔法S的HI版车型,在上海进行公开试乘,这也是华为自动驾驶技术全球首次公开试乘。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说,“研发团队告诉我,华为自动驾驶能够在市区做到1000公里无干预的自动驾驶。”
13、国家统计局:一季度集成电路增加值同比增速超过60%
据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发布数据,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5%,环比增长2.01%。
从产品产量看,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挖掘、铲土运输机械,微型计算机设备,集成电路同比增速均超过60%,两年平均增速均超过19%。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9%,连续13个月高于临界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8.5%。
5G/IOT/AI
14、罗马尼亚将禁止华为参与5G网络
据路透社4月16日报道,罗马尼亚信息技术与通讯以及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位成员提到,罗马尼亚中间派政府4月15日批准了一项美国支持的法案,该法案有效地禁止了中国企业包括华为参与其5G网络的开发。
在中美之间的技术“冷战”中,欧洲已成为战场。如果中国公司被拒之门外,华为的欧洲竞争对手爱立信和诺基亚可能会成为5G方面的供应商垄断。
(点击上图,立即加入!每日30+资讯等你来!)
股市芯情
15、中美半导体股市概况
海通半导体(BI801081)指数
半导体最大涨幅TOP5
半导体最大跌幅TOP5
图片来源:海通e海通财
美股半导体指数ETF(SOXX.US)
腾讯自选股数据显示,4月15日美股半导体指数ETF(SOXX.US)收盘价格为443.76美元,涨幅为1.67%,总成交量达189.08万股。
图片来源:腾讯自选股
消息面
16、扬杰科技:2020年度净利润约3.78亿元,同比增加68.00%
扬杰科技4月15日晚间发布年度业绩报告称,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3.78亿元,同比增长68%;营业收入约为26.17亿元,同比增长30.39%;基本每股收益盈利0.80元,同比增长66.67%。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网
公司2020年营业成本17.2亿,同比增长22.1%,低于营业收入30.4%的增速,导致毛利率上升4.5%。期间费用率为15.7%,同去年相比变化不大。从业务结构来看,“半导体功率器件”是企业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具体而言,“半导体功率器件”营业收入为20.6亿,营收占比为79.6%,毛利率为34.2%。
资料来源于经济日报、韩联社、财联社、日本共同社、NHK、彭博社、每日经济新闻、路透社、网易科技、新浪科技、BusinessKorea、东方财富网、海通e海通财、腾讯自选股等,由《今日芯闻》汇总整理,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需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已有380+会员加入!行业最新动态等你来掌握!
今日芯闻
服务内容
推荐阅读
推荐关注
已发送
发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