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中科大微电子历年考研分析&课程安排

胡小飞微电子 电路和微电子考研 今天

推送会和你一起进步哒,记得右上角把我设为星标哦~


图片

图片
929半导体物理考情分析

考试科目:929半导体物理。

参考书目:《半导体物理》刘恩科主编 第七版(以下两本书由于版次不同所以封面不同,但是内容一样)

图片

图片

参考大纲:http://search.gradschool.ustc.edu.cn/download/yzbgs/2020dg/929.pdf

首先说明一下,以下数据全部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招生在线这个网站。大家如果想知道各种详细的信息可以自己登录网站查找。

专业课科目为929半导体物理的专业有:学硕(0809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和专硕­(085400电子信息 的 集成电路工程方向)。招收以上专业的学院有:

图片

以上是每年学院总体招生人数,而且只是每年的计划人数,实际相关专业招生人数会有一些差别,就比如2019年微电子学院实际招生人数(统考+调剂)共39人。2020年由于疫情原因扩招,微电子实际招生人数(统考+调剂)在45人左右,其他各学院都有相应的扩招, 2021年同样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扩招。 

图片
学院简介


2015年7月教育部批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筹建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2015年12月正式成立。目前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汉明兼任微电子学院院长。

学院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创新运行管理体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解决微电子领域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问题,力争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微电子领域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微电子技术的研究开发基地和国际化交流平台。学院坚持中国科大“理实交融”办学方针,以面向新兴需求、侧重前沿创新、教育质量第一为建院宗旨。积极与研究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和企业合作,全力培养本科生、学术研究生和工程研究生,在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方面做出示范,为微电子行业提供高端人才,5-10年内建成有国际影响力、国内一流的微电子领域本科专业和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学科。

微电子学院现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集成电路工程”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开展本、硕、博全过程人才培养。

学院的研究方向聚焦于新原理/新材料器件集成电路设计微机电系统、生物医学电子、存-算融合计算架构和芯片、量子计算芯片等,以及相关交叉领域。在师资队伍建设发展方面,依照学校的人才引进和管理政策,积极从国内外引进高端和优秀青年人才。学院将在近5年内组建一支包含高层次人才在内的60人左右的专职教师队伍,其中正高教师30人,造就一支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微电子研究队伍。

微电子学院目前分布于中国科大西区、北区、东区,将于2022年前后搬迁入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新校区,规划建有一流标准的教室、实验室和设施齐全的生活区,包括面积达到5000平方米的超净实验室及先进齐全的微电子工艺测试分析设备。其中超净实验室将与合肥微电子研究院联合建设,共享场地和工艺、测试设备。

图片
历年录取情况


中科大微电子学院是2015年独立出来的,原来属于信息学院。16级在校生42,17级在校生63,18年在校生104。19年一志愿进复试37人,录取27人,校内调剂收12人,19年复试刷了10人。20年由于疫情加上教育部扩招,原本计划招收统考生34人,后来实际录取人数53人,一志愿进复试43人,录取一志愿39人,刷了4人,校内调剂录取14人。

2020年,第一次将专硕电子信息(集成电路工程)考研课程“数二英二”改成了“数一英一”。并专业课《电路》改成了《电路》和《半导体物理》二选一。2022年复试人数创几年内新高达到62人。

图片


图片
考情分析


首先,中科大很多学院都接受校内调剂,那些在微电子学院复试被刷的人,很多都调剂到别的学院了,同样微电子学院接受其他学院校内调剂。

总体来说,近几年由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和人才急缺问题,每年招生人数都在逐步扩大。但是由于社会内卷化逐渐严重,半导体产业相关工作薪酬较高,导致微电子考研却逐年困难。而且中科大微电子学院最近几年发展也十分不错,所以笔者认为2022年中科大微电子考研也将只会较往年更难。2021年微电子学院首次不接收校内调剂,往年都是接受校内调剂的,比如我的许多同学都是计算机那边调剂过来的,因为往年复试人数不能完全满足招生人数,而2021年进复试的人数增多,而且2021年学硕分数飙升,专硕分数同往年一样,2021年虽然不接收校内调剂,但接受院内学硕调剂专硕。可见对于以后想考中科大微电子学院的同学,考研形势想较往年更加严峻了。


图片
复试介绍


复试成绩:满分100分。上机满分50分,面试满分150分,复试成绩=(上机成绩+面试成绩)÷2。

最终成绩:满分100分。初试成绩不计政治、外语,复试成绩占比40%。即,最终成绩=初试成绩【不计政治、外语】÷3×60%+复试成绩×40%。


2020年和2021年由于疫情原因,所以复试改为线上复试。一共进行了三场测试。分别为:英语口语测试,C语言测试,导师面试。

英语口语面试:首先是自我介绍,面试官会根据你的自我介绍用英文问你一两个问题,都是比较日常的对话。这里你必须要会用英文进行正常的日常交流。然后会让你抽一篇英文文献让你翻译,这里就比较难了,因为英文文献会有很多专业术语和名词,所以如果抽到了自己不太懂的学科文献时就比较难翻译。比如我就抽到了关于地球水流分布和循环的文章,我感觉我回答的比较差。但是如果抽到了自己比较懂的学科,翻译起来应该就会得心应手。所以翻译文章有点运气成分。

C语言测试:往年关于上机测试,大家可以在官网山看到,除了C语言编程,还有OFFICE基本操作测试。但是由于今年疫情原因,无法在线下进行上机考试,而且线上也不具备测试编程能力的硬件条件。所以今年(2020)的C语言测试是面试者在线上题库中抽题,抽到的题一般是程序填空题和程序阅读题(让你写出运行结果)。据我了解,递归,文件操作,排序等都有考到。

导师面试:首先你要准备一份简历发给招生组。导师一般会根据你的简历对你进行提问。面试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本科专业课基础知识提问:这里老师大多会根据你的考研专业课,本科专业和你简历上写的主要专业课进行提问,我不建议你在简历上写你自己学的不好的专业课,就比如我写了《计算机组成原理》,但是我真的不太记得这门课的知识,但是老师就提问了这个课。据我了解很多同学都被提问了《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电路分析》,《半导体物理》。另一部分是针对你简历上的项目经历提问:这里建议大家一定要写自己亲手做的项目,因为这部分老师会问的很细,如果项目不是你做的,或者是你编的,一旦有问题答得前言不搭后语的话,会很扣分的。

图片
929半导体物理考试大纲

图片图片

图片
课程安排


上课老师:醇

学习材料

  • 《半导体物理》刘恩科编著 第7版

时长:40+课时

上课安排:六月初导学,六月底正式开班至十二月考研结束

上课方式:直播互动

课程费用:*** 元

课程详情安排:



1.导学课

课程目标:

学员了解整体考研节奏,课程安排,在心中形成整体复习策略。

课程内容:

介绍考研情况,课程总体安排,复习总体策略。


总共课时:1课时

课程安排:2021年4月27号(下周二)晚七点

中科大微电子考研群:901660668

图片


2.基础课

课程目标:

完成教材的整体复习,对整个课程的知识结构清晰,知识点都已经基本理解掌握,对重点题型已初步掌握。

授课要求:


1)指导学员对指定参考书目进行纲要学习,让其在头脑里形成大致的知识框架,并告知其有效的复习方法、技巧和做笔记的方法。


2)①对指定参考书的知识点,分章节进行详细讲解,让其细致掌握教材上的知识点。

 ②每个章节结束后安排相应的课后任务,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



课程内容:

半导体物理 图片 

  • 预备知识/第一章 半导体电子状态(4课时)

  • 第二章 杂质和缺陷能级(3课时)


  • 第三章 半导体中载流子的统计分布(4课时)


  • 第四章 半导体的导电性(3课时) 

  • 第五章 非平衡载流子(4课时)


  • 第六章 PN结(4课时)

  • 第七章 金属和半导体的接触(4课时)

  • 第八章 半导体表面与MIS结构/霍尔效应(4课时)


基础课总共课时:30课时

课程安排:



3.强化课

课程目标:

知识点融会贯通,熟悉历年真题,强化重难点,提炼出考点。


授课要求:

①督促学员加强对重难点知识的学习,记忆,扫清学习中的盲点;

②专项题型训练:针对重难点知识点进行专项题训练;

③历年真题分析与讲解:指导学员研究专业课考研真题、分析命题规律。


课程内容:


  • 完成真题讲解并帮助学员完成把握真题出题方向


总共课时:2课时

课程安排:


4.冲刺课

课程目标:

学员对所有知识点进行一次综合复习,对重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通过模拟题训练提升答题技巧和解题能力。


授课要求:


①对所有知识点进行一次综合扫描、巩固加强,查漏补缺,确保所有知识点都熟练掌握,对不熟练的地方再次加强训练;


②给学员提供高效率的冲刺计划,并帮助学员把握冲刺节奏。


课程内容:

  • 讲解冲刺阶段复习节奏和复习计划

总共课时:1课时

课程安排:



5.复试课

课程目标:明确复试内容及方向,避免常见错误


课程内容:

  • 复试的内容及评价标准(1 课时)

  • 如何进行英语和专业素养的提升(1 课时)

总共课时:2课时

课程安排:初试出分后


6.调剂课

课程目标:调剂信息的搜集


课程内容:

  • 复试的内容及评价标准(1 课时)

  • 如何进行英语和专业素养的提升(1 课时)

  • 调剂信息(见微信公众号及微博)

总共课时:2课时

课程安排:初试出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