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1年,5G发展迎来了井喷时代。与此同时,5G大带宽、高可靠低延时、海量连接的特性,为无人机的应用起到了很好的“修路搭桥”的作用。有了稳定的5G网络,无人机响应速度快、观察视角好、覆盖面广等优点全面显现。5G赋能之下,无人机行业也取得了很多飞跃的进展。
金洁,若联科技创始人
01
i800-5G无人机核心技术
若联科技本次发布的5G无人机系统开发者版,主要是针对无人机突发事件的现场态势感知、巡逻巡检和低空物流运输等行业应用开发者,数据传输带宽、实时控制响应速度等进行了大幅度优化升级。通过5G网络实现智能感知环境、闪避障碍物、自主飞行等功能,并实现4K超清视频超远程传输与应用,提升巡检和巡逻效率,可以为系统集成商面向终端客户应用时,为客户解决人力短缺问题,并且响应速度提升10倍以上,工作效率提升10倍以上,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
据介绍,若联科技2014年准备创业前,创始人使用的是现成的APM硬件,应用开发验证用的是ArduPilot软件,2015年与朋友合伙创办若联科技研发更高性能的飞行计算机硬件并优化飞控等机载软件,2016-2017年便致力于开发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飞控等航电硬件,同时适配和进一步优化ArduPilot软件。到了2018年,由于开源license和代码开发团队组织等原因,便开始同时尝试px4固件,并且迭代基于自研硬件、操作系统和控制律的自主体系Phenix,也是本次发布会i800-5G的核心大脑,本次发布的是开发者版。
Phenix包括了飞控、飞行管理计算机、任务计算机、接入网网关和云服务,本次发布会是Phenix开发者版。
其中飞控采用的是px4的若联优化版并公开源代码。飞控架构主要有三层,底层是基于Nuttx操作系统的设备驱动和系统调动、中间层是基于uorb的进程间通信与多线程调度中间件,上端主要是飞行控制、位置控制、以及外部控制的通信接口;飞行管理计算机主要是面向企业级客户,并没有在本次发布会中详细展开,里面包含了导航地图数据库、系统诊断数据库、任务计划管理、轨迹优化等高阶模块;任务管理器主要实现了IoT协议与IT协议转换、4K推流、无人机“云原生”遥感遥测等功能模块,将暂时以API方式提供给开发者,不久的将来有望开放源代码;云服务负责与任务计算机通过5G接入网网关进行互联互通,可以对5G无人机进行远程“云原生”遥感遥控、直播4K视频流、保存超清的融合了GIS信息的图片样本等操作,以及其他一些物联网功能模块,源代码是开放的。
2019年,若联科技拿到了国家发改委一个5G试点的应用项目,i800-5G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经过一年多的迭代完成的,不过各种机械结构、减震器、抗电磁干扰等系统级优化在若联创立之初就开始了迭代。
因为要把对无人机来说“笨重“的计算机、5G终端加装进原来i800的机舱内,并且保证整机的体积和重量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对接国家在无人驾驶飞行器运营的法律法规标准,研发团队克服了很多困难。金洁展望说:“跨多学科的无人机系统做大简单,做小非常难,未来的无人机5G模块和各类机载计算机会越做越小,我们相信有一天,5G无人机系统会变得像手机一样安全灵巧、一专多能。”
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这款具备5G网联功能的无人机有哪些强大功能。硬件部分,下图是i800-5G无人机的航电系统图,包括飞控、任务计算机、边缘接入网、5G工业模组等(飞管计算机为企业级版本未含在内)。
02
若联科技提供的开源服务内容
集物联网技术的无人机的远程操控,包括飞机状态的实时显示,及从云端下达指挥命令。
4K超清视频流的实时直播。这个服务将真正实现远程操控,人不需要去到现场。甚至不久的将来可以在云端设计一个云端AI算法通过5G网络指挥无人机代替人去执行某些并不是很复杂的特定任务。
对照片的管理。无人机拍摄的照片参数都会跟机载的飞控、GNSS等进行融合叠加,这些带GIS信息的照片再通过后台建模软件分析,就可以给出一个完整的有时空信息的模型,以便后端做出更多的诊断、分析和识别。同时,数据库会对这些数据进行保存,整个应用现场的时空积累会持续去迭代优化。若联科技已经打包整个云服务上的代码,并且为云服务上各个子模块都添加了相应的使用说明。
金洁,若联科技创始人
03
无人机迎来爆发式增长的拐点
总结公司五到六年的迭代发展,金洁认为除了控制软件算法、通信协议等核心技术积累,最值钱的还有以下几点:
Phenix的关键技术积累:减震器设计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