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一路风雨兼程,苦难中铸就辉煌
一路披荆斩棘,探索中开创未来
2021年
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100周年
值此百年之际,IC PARK 特别推出“一周党史”专栏,该栏目通过丰富的历史文献,翔实记录党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让我们一起重温党史,感悟历史,知往鉴今。
1945年4月26日-7月21日,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会议。这是新中国首次作为五大国之一参加重要国际会议。
2013年4月26日,中国成功发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首星高分一号。2014年8月19日,高分二号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遥感卫星进入亚米级“高分时代”。2015年12月29日,高分四号卫星成功发射。2016年8月10日,高分三号卫星成功发射。2016年12月15日,北极卫星地面站建成并投入试运行。2018年5月9日,高分五号卫星成功发射。2018年6月2日,高分六号卫星成功发射。
1927年4月27日-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举行。大会的中心议题是确定党在紧急时期的任务。大会接受了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七次扩大会议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问题的决议案,通过了《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议决案》和《土地问题议决案》。大会虽然强调争取无产阶级领导权、建立革命民主政权和实行土地革命的重要性,但是对于无产阶级如何争取革命领导权,如何领导农民实行土地革命,如何对待武汉政府和武汉国民党,特别是如何建立党领导的革命武装等问题,都没有根据当时的危急局势,提出有效的具体措施。
2014年4月27日,胡锦涛在会见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全体代表时指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任务,是加强党的理论建设的重大举措。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总结讲话中指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正式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019年4月28日,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举行,习近平出席并发表《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讲话,强调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954年4月29日,中国政府代表团与印度政府代表团发表谈判公报,宣布双方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协商,签订了两国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的协定。此后,六月二十八日,周恩来在访问印度期间同印度总理尼赫鲁发表《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申明上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两国关系的原则,认为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中印两国之间的关系,而且也适用于一般的国际关系问题。次日,他在访问缅甸时,同缅甸联邦总理吴努发表《中缅两国总理联合声明》,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应该是指导中国和缅甸之间关系的原则。
2020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研究部署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研究确定支持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一揽子政策。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
1954年4月30日 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提出“打到南京去”的号召,并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5月1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致电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李济深、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沈钧儒,提出先行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希望民革、民盟与中共共策进行。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当即得到民革、民盟和其他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海外华侨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从8月起,各方面代表陆续到达解放区,与中共代表共同进行新政协的筹备工作。
2010年4月30日,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举行开幕式。这是中国首次举办的综合性世界博览会。10月31日,博览会闭幕。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