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送会和你一起进步哒,记得右上角把我设为星标哦~
我本科是某末流985,专业是跟通信没半点关系的专业,完全没学过与初试内容有关的专业课,报考的是复旦信息学院通信系,专业课是957,初试总分是411分,大概在复试名单中排在一个中上的水平。我是从3月初开始备考,总共10个月,算是比较充分的准备时间了。
应飞姐的邀请,感谢有这个机会与大家分享我的考研的经验,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本科是某末流985,专业是跟通信没半点关系的专业,完全没学过与初试内容有关的专业课,报考的是复旦信息学院通信系,专业课是957,初试总分是411分,大概在复试名单中排在一个中上的水平。我是从3月初开始备考,总共10个月,算是比较充分的准备时间了。
最开始从3月到6月我都基本只学了数学,并且当时准备的是数学一,因为最开始是准备的北大软微的电通,后来看到复旦的通信才300分复试线(跟你们看到320分的心情应该是一样的),所以当时就换到了复旦,也从数学一换到了数学二,只能说今年复旦通信这个320分比较迷惑,如果不是用了其他系没招满的名额,复试线应该在380左右,最后也是谢谢复旦给了我们这些不够优秀的学生一个上学的机会,但是22年957要维持一个320的复试线显然不太可能了,希望大家能够谨慎考虑。
首先关于专业课,我考的是957(信号与系统和通信原理)考了131分,其实我出考场的时候就算了下分,感觉至少扣20分,最后这个结果也是运气比较好,而且我看群里答的很好的大佬也就是130+,证明957的给分还是比较平均的,只要好好复习了,大家的专业课差距不会特别大。
为什么我选择957呢,因为当时听学长们说957好拿高分,958拿分比较稳,大家分数区别不大,我当时脑袋一热就选择了957。但是我在学习这两门专业课的十分的痛苦,因为在这之前我完全没接触过,所以我在短暂的思考后,报了飞姐的班,我觉得飞姐的班对我帮助最大在于学长及时的答疑,和对复习专业课节凑的把握(但是我因为个人的问题老是落后大家的复习速度)。
我大概是从8月初开始学习专业课,并且可能在快9月才完成了对信号的入门(卡在了傅里叶级数和变换那块,实在理解困难)。我觉得我这段考研路上最大的失误就是专业课开始的时间太晚了,导致我后面冲刺阶段要拿出大量的时间来补偿。所以建议报考957的同学,因为专业课内容比较多,所以即使是科班同学最晚最晚也要在暑假的时候开始专业课,而跨考的同学更是要再早一点。
我最开始复习信号与系统的时候是用的奥本海姆的书(绿皮),也是复旦指定的教材,但是我觉得奥本海姆的书不是特别利于初学者对于概念的理解,弯弯绕绕比较多,建议先看郑君里的信号与系统(上册)后,再看奥书。然后在复习信号与系统的时候,我认为第一遍还是优先只看考纲上的部分,因为957已经连续两年没有超纲了,在走向规范的道路上,并且只看考纲的部分并不影响你对整本书的理解。当然这两本书上的课后题也是至少做三遍以上吧,奥书我是考纲涉及的章节的课后题的基础题是都完成了(奥书只用做基础题就行了),而郑书我则是根据考纲和真题的范围挑着去刷的。
个人认为,信号学好之后,对后面学习通信原理的帮助很大。通信原理的复习我当时是看了考试点杨辉的通原视频,b站上应该能直接找到资源,我认为对我通原的学习帮助比较大。然后通原的学习可能入门的时候比较困难,发现涉及的东西很多,各种调制可能也分不清楚,但我认为复旦初试考核的通原属于入门比较难,在考试的时候考的比较浅,基本就是课后题的难度,所以我认为把通原课本的课后题刷个三遍,基本考试就没有特别大的问题了,但是也不排除复旦今年增加难度的可能(可以稍微做点其他学校的真题)。
总的来说,957属于入门学习比较困难(零碎的知识点比较多),但是考核难度不深的专业课。对于跨考的学生比较友好(比起电路),也比较容易拿到不错的分数。这两年也完全没有超纲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去看看郑君里信号与系统(下册)z变换做个保险,并且前几年复旦很爱考电路题,所以郑书的电路题要格外注意一下。但是今年957出现了扎堆的现象,导致了400分以上30多人,总共本身招生计划也就才50多人,所以我建议报考957的同学不要头铁,要随时注意考研群内风向。
关于数学这门学科,实际我今年在数学上花费了大半的精力,觉得自己学的还不错,但是今年的数学二考的非常简单(有点失望),我在考场上完整的做了两遍,结果还是因为粗心错了一道大题和选择题,最后是132分。其实如果题难一点的话我在数学上投入的精力可能能回报的更好一些:( 。
22年数学二肯定考的比21年难,16年18年20年都是很好的例子,20年更是出现了许多很新颖的题目,奇数年简单,偶数年难已经成为了趋势。所以建议22年要加大在数学上的投入。
我数学是从3月开始的,李正元复习全书(粉皮全书)非常推荐,我刷了两遍多一点,尽管我今年的分数不算高,但是我当时看了很多20年数学高分选手的经验贴(我认为20年的高分含金量很高),李正元复习全书出现的频率非常高,我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感叹这本书编写的非常巧妙。其次我用的资料是张宇30讲,18讲,李林880题,660题(19年),1800题。
这些资料我都是在8月底完成的。接着我就开始了真题和模拟题,真题就不说了,老师都会告诉你怎么刷。模拟题的话我大概刷了50套,基本上是三天两套。我认为出的最好的是往年的合工大超越卷(淘宝上能买),最难的题是张宇的8+4,必须得做的是李林6+4(你懂得),以及我很推荐李艳芳3套卷和森哥3套卷,这两位作为新生代的教师可能知名度比较低,但是卷子的质量在一批老牌教师之上(个人看法)。
如果觉得我这个数学的经验哪里说的不好或者不完善,建议看看20年数学二数学一的高分经验贴(20年与你们今年的考情更相似),我这个数学经验只是我这个半吊子的个人看法。
关于英语,我英语的底子还行,所以我从3月到10月都是在时断时续的背单词(建议每天都坚持),然后国庆后开始做真题,因为英语二只有10年真题所以做的比较快,并且这10年真题也是越来越简单的趋势,所以我英语二真题只做了两遍,建议感觉做真题正确率还不错的同学留个两套近年等到考前模拟。我后来由于实在没有英语卷子可以做,为了保持手感就去做了英语一的真题。(谨慎执行,因为我觉得英语一跟英语二在逻辑思路还是稍有些不同)。
首先由于政治并不是一个能拉开分的学科,并且复旦对于政治的单科线并不高,所以大家在复习政治时并不用投入太多精力,尽量当成其他学科学累的时候的一种放松,当然最后冲刺时肖四还是要好好背的(肖秀荣yyds)。
政治复习我从7月开始我在暑期期间听完了徐涛的政治强化课(当作放松),购买了的徐涛的配套教材。然后暑假结束后开始刷选择题(小程序),因为用小程序刷可以在空闲时间完成,不占用大段时间,然后出模拟题之后,我在小程序上完成了比较出名的老师的模拟题,并去了解每个选项后的知识点,肖四出了之后背肖四,今年考研的大题肖四是完全覆盖了,所以在考场上是得心应手。
详细内容会试讲课中详细说明,大家可以先加入QQ群
复旦通信群:1064448220
详细安排后续会在群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