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读书分享 | 百年辉煌历程 践行青年使命

国基北方13所 中电国基北方 今天

点击上方“中电国基北方”关注我们!

图片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共江苏省委联合摄制的百集微纪录片《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已正式上线开播。纪录片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历史高度,撷取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的重要事件,用历史故事的形式,形象展示百年大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以小切口折射大主题,以小故事揭示大道理,生动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对于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亢慕义斋

亢慕义斋是哪里?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100年要从亢慕义斋说起?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观看了这集纪录片。

纪录片的开头出现了100年前的8本书,都是德文原版马克思主义著作,书的封面上都有一个蓝色的印章,印章是六个字——“亢慕义斋图书”。接着,出现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位伟人——李大钊,他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他宛如一位撞钟人,撞响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黎明的晨钟。

中国最早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发起于1920年3月,而它的发起人就是时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当时的北大校长蔡元培非常支持这个研究会,他专门辟出北大西斋宿舍的两间房给研究会使用,他们用英文共产主义的译音,给两间房取名“亢慕义斋”,这就是“亢慕义斋”的由来。

“亢慕义斋”位于今天北京市沙滩后街55号院,是我国最早的以收集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文献为使命的图书馆,在我国近现代图书馆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亢慕义斋”中,李大钊组织有志于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青年成立翻译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著作的小组,这个小组中设有英、德、法三个翻译组。1919年底,毛泽东来到北京,读到了“亢慕义斋”翻译的节选版《共产党宣言》。这一版本的《共产党宣言》虽然不完整,却给了毛泽东很大的影响。他后来这样回忆李大钊:“在他的帮助下,我才成为一个马列主义者。

谁主沉浮

纪录片的开头是一份1926年的农村调查报告——《中国佃农生活举例》,这份报告来自毛泽东的一手调查,在报告的结尾毛泽东这样写道,“中国之佃农比牛还苦,因牛每年尚有休息,人则全无。”那时的中国,恰如“百舸争流”的竞技场,国民革命席卷南方,同北方的军阀统治遥相对峙,站在滔滔北去的湘江边,毛泽东不禁感慨,“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20世纪20年代,随着国民革命的蓬勃发展,由广东开始的农民运动迅速发展到全国。这引起了国民党右派和封建地主豪绅的恐慌,他们攻击污蔑农民运动是“痞子运动”,说农民运动“糟得很”。在中国共产党党内也出现了激烈争论,不知该对农民运动持什么样的态度,时任中共中央农委书记的毛泽东,决心实地考察一下,看看农民运动究竟发展得怎么样。

1927年1月4日,毛泽东动身前往当时农民运动发展最为迅猛的湖南,以湘潭为起点,开启考察之旅。他发现此时的情形与此前有了很大的不同:祠堂成了农民协会的会址,农民协会组织农民修塘、修坝、禁烟、办农民夜校;过去神庙里的游民,现在有的参加了农民协会,有的在劳动;妇女也可以进祠堂开会了;赌钱打牌和鸦片烟都被禁止了。

考察结束后,毛泽东一气呵成,写完了两万多字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在这篇著名的报告中,他列举了农民在农民协会领导下做的十四件大事,他指出“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农民若不用极大的力量,决不能推翻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地主权力”,农民运动实际上“好得很”,农民是“革命先锋”。

1927年初春,毛泽东在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向学员讲授这次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内容,同年秋天,毛泽东带领的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开创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农讲所里的师生们也纷纷奔赴广阔的农村,成为中国共产党掀起土地革命风暴的中坚力量。

图片

新中国成立

1949年3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与中央机关、人民解放军总部进驻北平,这标志着中国革命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100多年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运动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胜利,标志着爱国统一战线和全国人民大团结在组织上完全形成,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确立。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闭幕式后,全体代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礼。

1949年10月1日下午,首都北京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篇章。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开启了新纪元!全国各族人民革命热情高涨,中华大地呈现出万象更新的局面。

图片

历史赋予使命,时代要求担当

 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它犹如一道曙光划破夜空,在东方闪烁,中国革命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弹指一挥间”中国共产党已带领我们走过了100年的风风雨雨,领导我们越过一个又一个坎坷,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她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她前进的步伐。

每个时代的青年都有自己的使命与担当,1919年的五四运动,涌现出一批敢于斗争、不屈不挠、不畏强暴和黑暗政治的青年,他们积极探索强国之路,掀起一场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他们的精神值得今天我们每一位青年学习和敬佩。每个时代的青年都有特定的历史使命,一百年前五四时期的青年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卓越贡献。而今天,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同样肩负着这个时代赋予的使命。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上下涌现出一批主动担当、迎难而上的青年人,有冲锋在第一线的医务人员、有默默值守的公安民警、有心系群众的物资保障人员、有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也有各行各业默默坚守的人们,他们用自己的一片真情、一腔热血将人民护在身后,“哪有什么超级英雄,只是一群孩子换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拼命守护”,这些忠于使命的“孩子”,只要祖国和人民需要,他们就义无反顾......

习总书记曾在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责无旁贷地落到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我们要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敢于担当、勇于奋斗,努力做新时代具有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建设者。


文/  贾梦婷

主编/徐嵩      责编/张洁      校对/陈欣华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