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义连接标准,智能家居行业迎来新「决胜局」
36氪
今天
收录于话题
当有人还在长夜里迷茫的时候,有的人已抬头瞭望,坚定地看着那片让人热泪盈眶的星辰大海。
作为最早迈向
物联网
转型的家电厂商, 5月19日美的再次对外发布了“一键智联”无感配网技术。无独有偶,就在前一天,
华为
也面向HarmonyOS Connect伙伴提出了全新价值理念,“做好产品”的使命是要让加入鸿蒙生态合作伙伴的智能硬件产品能实现极简配网、极简交互能力。
面向一个市场规模高达千亿、群雄逐鹿的
智能家居
市场,这几年美的和
华为
可以说是一副慢工出细活的心态,比较执迷于做“基建”。
相比立竿见影的用户规模效应,还有噱头丰富的智能场景,为什么美的和
华为
相信底层 “连接”技术更容易引领市场?
新基建
作为
物联网
的细分领域,
5G
和
AI
的落地让
智能家居
市场持续扩大。根据市场分析公司IDC报告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智能家居
设备
市场出货量为6087万台,同比增长6.0%以上,设备的渗透率持续增长。
但值得关注的是,虽然一边是智能
设备
出货量的持续增长,但我国居民的
智能家居
使用普及率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据市场调研公司Statista指出,全球
智能家居
技术的使用普及率约7.7%,美国15%,而中国不足2%。
面对市场上五花八门的
智能家居
产品,玩家要想在智能家居这条新赛道上跑出高速度,恐怕首先要回答消费者——真正的智能互联,畅快的一键智联,何时能兑现?
隔在
设备
和用户体验之间那堵隐形的墙有哪些?
根据GfK行业增长说明书对
智能家居
产品功能的使用障碍原因调查,结果显示,“网络连接不稳定”的原因占比25%,而“网络配置复杂”则占比15%。当你好不容易完成
设备
联网的步骤,过几天后打开App,发现原来的设备断线了,反复连网操作让用户心碎,此外,配网操作复杂让很多用户拒绝尝试使用智能家电。
可见,连接作为
智能家居
第一道门槛 ,还没彻底迈过去。
可以说,美的和
华为
智能家居
布局逻辑异曲同工,通过底层技术改造,以“入口+连接+生态”的智能家居战略,实现强跨界整合能力,只有让用户轻松连接一切,才能打造真正的“碾压”优势。
重新定义“无感”
5月19日,美的
IoT
在《美的“一键智联”白皮书》提出,美的智能家电可以通过“自动发现”功能,借助WiFi广播待配网状态,可以由配网终端(如App/音箱)自动发现美的
设备
。
美的
IoT
这次重磅发布“一键智联”无感配网技术,主要还是针对性降低用户进入智慧生活的门槛,解决
设备
智能特性使用率低等难题,目的是实现快速、低成本连接用户。区别于传统
AP
配网,该协议无须建立热点链接即可进行入网自动配置。
在解决用户普遍关注的网络传输速率、穿墙性能、覆盖范围、网络稳定性、多
设备
联动、便捷连接体验等需求方面,可以说美的这几年的确下了不少苦工: 为了简化智能设备连接的步骤和操作,从过去的7步配网优化为1步;为了提供更优的智慧生活服务,可以支持
蓝牙
一键配网,能自动发现周边
设备
并自动建立蓝牙连接。
白皮书指出,美的“一键智联”可以满足用户在可触达距离范围内(一般在0.3-0.5米)
设备
与智能家电产品的“系统自动发现 – 一键配网 – 快速确权”等环节的全面
自动化
和无感化,有效解决了用户在使用
智能家居
过程中配网速度慢、张贴过多二维码影响产品外观等体验上的痛点问题。
为进一步提升配网效率及性能的稳定性,美的
IoT
透露计划于今年年底推出首款
智能家居
WiFi 6+
BLE
5模组,并于2022年在美的智能家电产品中全面应用,可以支持更高速率、更广覆盖的WiFi 6,实现更广的
蓝牙
连接和速率。
轻量入口
除了配网步骤的简化之外,美的也不断革新
智能家居
入口,革新的力度也是“惊人”——去App化。虽然美的美居App已经拥有了3200万家庭用户,但这个成熟的入口,似乎并不影响美的启用微信小程序作为智能家居的新入口,目前美的华凌空调,可以实现直接用微信小程序绑定并控制。
似乎,只要能让
智能家居
的入口变得更轻量化,都是美的智能家居“自我进化”的方向,甚至可以不要任何入口——直接通过家里任何一台手机的系统控制。
据悉,美的
IoT
与鸿蒙已经建立了深度合作,只要通过搭载
EMUI
11及以上
操作系统
的
华为
手机“碰一碰”美的智能产品机身上的
NFC
标签,即可拉起“鸿蒙FA”页面对
设备
进行快速配网和操控。首次需要进行授权和配网,此后再碰一碰将直接拉起插件页对设备进行操控,大幅简化了通过App进行
智能家居
设备
操作的步骤。
设备
连上网之后,保持连接的稳定是第二道难题。在解决“连接”体验上,美的
IoT
抱着死磕的心态上了赛道。
在解决
设备
容易掉线的问题上,美的
IoT
的解决办法是优化智能
设备
连接模组,在保证每一款高性能模组都能在温度85℃和湿度85%的环境下正常工作的前提下,美的挑战了业界的严苛
测试
:为了保证高连接稳定性,进行累计超过20万小时的长运测试,链接稳定性达到了99.9%,对350款以上
蓝牙
兼容测试,覆盖了市场95%以上的
路由器
。
生态红利
美的
IoT
这次发布的白皮书还指出,美的配网协议规范可以支持不同终端接入,可以实现
设备
配网自动发现、自动配置和自动确权。用户无需输入WiFi信息,配网终端直接调取系统中信息。
OPPO
是首家接入这个配网协议的合作方。
美的
IoT
优化底层技术的背后,一切都是为了极大范围把不同类型生态合作伙伴囊括进来。
当前,无论是
华为
、小米、海尔或是美的,提供全屋智能解决方案是大趋势,单一
设备
智能向多设备多场景互联转变。谁能先构建统一配网协议帮助生态厂商快速对接问题,解决对接成本高和连接体验差的问题,谁就能抢先一步分羹
巨量的“生态红利”。
美的
IoT
副总裁兼CTO向江旭向
36氪
表示,据统计平均每个中国家庭有3件美的电器,如此大的存量和增量用户数,对合作伙伴加入美的生态圈是很好的赋能,合作伙伴可以通过与美的家电
设备
互通服务到这个庞大的用户群。美的在连接技术上的不断革新,入口建设不断进化,夯实的是智能设备互联的底层根基。
小米布局“生态”以硬件产品为主,主要还是通过吸收硬件厂商
设备
优势,形成丰富的品类生态优势;
华为
则聚焦“平台生态”实现大连接,HiLink平台已接入美的、格力、
飞利浦
等全球600余品牌建立合作;海尔智家自成一派,依托“场景生态”连接衣食等服务生活。
相较其他厂商,美的
IoT
生态建设思路则更偏向于用“硬核”的底层技术“基建”能力实现生态的深度融入。目前已经和
华为
、阿里、百度、
国家电网
、
OPPO
、vivo、腾讯、
谷歌
、奔驰等100多家不同领域的合作伙伴,达成了深入的连接。
截至2019年底,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是13.19亿,这也说明移动互联网的流量增长已经见顶。而
物联网
市场的增长也只是方兴未艾。GSMA全球移动
通信系统
协会预计,到2025年全球
物联网
总连接数规模达到246亿。据美国研究机构Forrester预测,物联网所带来的的产业价值要比互联网大30倍。
美的之所以执迷“基建”重新定义连接标准,其实是从硬件层面的技术打通来实现生态产业的新聚合,从长远的角度稳定了它在
智能家居
领域的入口优势,一定程度上还推动了智能家居尽快结束行业分散、孤独的状态,迎来新“决胜局”。
万物互联
这座大厦的根基,是连接。连接产生价值,物物相连产生无穷的可能。
当有人还在长夜里迷茫的时候,有的人已抬头瞭望,坚定地看着那片让人热泪盈眶的星辰大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收录于话题
#
个
上一篇
下一篇
阅读
分享
收藏
赞
在看
已同步到看一看
写下你的想法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
前往看一看
看一看入口已关闭
在“设置”-“通用”-“发现页管理”打开“看一看”入口
我知道了
已发送
取消
发送到看一看
发送
重新定义连接标准,智能家居行业迎来新「决胜局」
最多200字,当前共
字
发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