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基因芯片厂商悄然入局
摩尔芯闻
今天
收录于话题
摩尔芯闻
您的半导体行业内参,每日精选8条全球半导体产业重大新闻解读,一天只花10分钟,享受CEO的定制内容服务。与30万半导体精英一起,订阅您的私家芯闻秘书!欢迎订阅
摩尔精英
旗下更多公众号:摩尔精英、
半导体行业观察
、摩尔App
233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美国《财富》杂志载文指出:在20世纪科技史上有两件事影响深远,一是微电子芯片,另一个就是
生物芯片
。前者作为计算机和许多硬件
设备
的心脏,改变了我们的经济和生活方式;后者则将改变生命科学的研究方式,提高人口素质和健康水平。
生物芯片
本质上是通过
化学
和微纳技术将生物信号转变为光信号,再经过
软件
和
算法
把光信号变成
数字信号
,得出检测结果。其中,
基因芯片
作为生物芯片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杂交测序原理定性或定量测量生物体核酸,依托于微阵列技术,进行大量的基因表达及监测等方面研究。
DTC基因检测(Direct to consumer基因检测)行业从2014/2015年在国内兴起,放眼整个医疗健康的大行业背景,DTC基因检测目前仍算是一个新鲜事物。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消费级基因检测累计用户规模达220.7万。其中,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渗透率约为1.1%,预计2022年,中国消费级基因检测累计用户规模将达到2070万。相较于美国8.1%(2019年)的用户渗透率,中国消费级基因检测市场渗透率仍然较低,处于发展期。
DTC基因检测在国内发展相对缓慢,一直未能建立起快速、可持续的用户增长,除了大众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外,价格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目前,相较于动辄数千元的基因测序,
基因芯片
成本在数百元,然而该成本仍无法支撑起国内消费级市场的规模化增长。在基因检测产业链中,处于上游的检测
设备
及基因芯片占据大部分成本。有数据显示,业内公司主要依赖
Illumina
、Affymetrix等公司提供
基因芯片
和
高通量
测序产品,全球超过90%的测序数据利用Illumina仪器产生。由于上游受限于外国企业,导致中国市场的企业及终端产品成本居高不下,且利润微薄。
对此,基因宝创始人、CEO李智表示:“DTC的定位应该是普惠,只有实现
基因芯片
的国产替代才能把成本降下来,DTC检测得到广泛接受,商业模式才能走下去。” 不难理解,对于发展期的消费级基因检测市场来说,通过自研芯片降低成本将成为打开市场的第一步。
基因宝创始人、CEO李智
本土厂商的探索与突破
在上述行业现状和背景下,拉索生物(基因宝所属公司)选择在产业链上游突破,自主研发高密度
基因芯片
来降低成本。经过3年多的技术攻关,终于突破在点位
设计
、探针设计和产品制备等方面核心技术难题。目前其自主研发的高密度基因芯片已实现量产,单样本检测成本大幅下降,实现约70%的毛利率,对原有进口基因芯片完成替代。
基因宝联合创始人、研发副总裁许心意介绍称,该芯片是在厘米见方的
硅
片上,集成千万级别的信息分子,每个信息分子都可以与特定的遗传片段结合,并生成独特的识别信号,最后通过光信号来读取遗传物质中的特定信息来实现基因信息的抓取。
基因宝联合创始人、研发副总裁许心意
目前,包括自主研发的高密度
基因芯片
平台在内,拉索生物能够提供涵盖测序仪、芯片、试剂及
软件
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其中,研发、生产以及全部的供应链环节均在国内完成,实现了真正的国产替代和自主知识产权。这也意味着成本结构的极大优化,为基因芯片的多个应用市场打破增长阻碍。
同时,拉索生物通过“Genebox基因宝”品牌为消费者提供全
数字化
体验的个人基因检测产品和服务,已广泛应用在包括祖源分析、饮食健康、皮肤管理、遗传特质、心理人格、健康风险评估...等9大版块,400多种项目中。用户在基因宝APP上购买产品后,进行唾液采集,免费将唾液样本送达检测基地后,通过
基因芯片
进行检测,72小时内输出检测报告,用户可以通过基因宝APP随时查看,并且可获得基因的原始数据。
基因宝检测范围
从产品角度,目前消费级基因检测同质化程度较高、检测内容接近。相较同类产品,对于基因宝拥有的优势,李智总结道:
用户前期付费门槛低。
相较于同类产品一次性付费400-500元,基因宝将检测内容拆成不同板块和单项目。基础模块仅需支付19.9元,用户后续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在基因宝App解锁其他板块或项目,无需二次检测。
采用自主研发的高密度
基因芯片
,完成国产替代。
自主芯片与进口芯片在检测精度和准确性上保持一致,甚至更优。
检测速度更快。
唾液寄回后,基因宝3天即可提供完整报告,优于同类产品(需要至少5个工作日)。
与其他公司所采用的IIIumina ASA或GSA芯片相比,基因宝自主研发的芯片是为中国人群
专门
设计
的科研级
基因芯片
,测序准确性高达99.9%,重现性高达99.99%。
另外,基因宝自研芯片一次检测最多可达到75万个DNA位点,经过
算法
扩展后可获得2000万左右的DNA位点数据,在基因数据检测数量、质量等方面都有了飞跃进步。
写在最后
回顾产业历程,中国
基因芯片
行业起步较晚,得益于国家相关政策支持和终端需求的不断扩大,现阶段已进入产业化探索阶段,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据公开数据显示,2019 年全球基因芯片市场已达到 970.2 亿元的规模,中国基因芯片市场为45.1亿元的规模。预计在 2020-2025 年,全球基因芯片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11% 左右。到 2025 年,全球基因芯片市场的规模将达到 1821.4 亿元。
可以看到,在经历过相对无序的发展后,基因检测市场正在走向规模化。
对于公司发展,李智表示,公司短期内专注于把产品服务做好,完成自研
基因芯片
替代。同时结合销售方式,在用户有持续付费的基础上,引导用户进行更多的服务体验,希望通过规模效应来提升C端市场对基因检测的了解和认知。同时,拉索生物将持续在基因检测领域探索,将延伸至宠物、育种、医疗诊断等方向。公司后续将探索搭建基因检测+健康管理的服务生态,满足用户健康管理相关的多元化需求。
在采访最后,李智强调,虽然国产
基因芯片
已经迈出了重要一步,但完成市场的国产替代仍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
在垄断与突围,行业与市场的激烈博弈中,我们不禁期待,这家年轻的公司终将走向哪里。
半导体行业观察
最有深度的半导体新媒体,实讯、专业、原创、深度,50万半导体精英关注!专注观察全球半导体最新资讯、技术前沿、发展趋势。《
摩尔精英
》
《中国集成电路》
共同出品,欢迎订阅摩尔旗下公众号:
摩尔精英
MooreElite、
摩尔芯闻
、
摩尔芯球
208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
摩尔精英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收录于话题
#
个
上一篇
下一篇
阅读原文
阅读
分享
收藏
赞
在看
已同步到看一看
写下你的想法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
前往看一看
看一看入口已关闭
在“设置”-“通用”-“发现页管理”打开“看一看”入口
我知道了
已发送
取消
发送到看一看
发送
国产基因芯片厂商悄然入局
最多200字,当前共
字
发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