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手机市场,OLED屏幕已经进入了主流赛道,市面上搭载LCD屏幕的手机越来越少,就连此前一直使用LCD屏的iPhone也从12系列开始全面采用了OLED屏幕,“LCD永不为奴”的口号越喊越弱。
今年发布的智能手机中,绝大部分都采用了OLED屏,而使用LCD屏的机型屈指可数,如摩托罗拉edge s、iQOO Neo5活力版。红米去年发布的Redmi K30S 至尊纪念版甚至被称为“LCD党最后的体面”,可以看出LCD退出手机屏幕市场之快,但今天发布的红米Note 10似乎又重新燃起了LCD党的热情,“LCD永不为奴”的口号似乎还能坚持一段时间。
▍为何部分消费者坚定拥护LCD
其实,LCD之所以到现在还有一批拥护者,主要是源于它的直屏、色彩细腻、护眼等独特优势。
因为OLED屏幕采用PWM调光,在低亮度下存在频闪问题,此时若采用“类DC”调光的方式来缓解,则可能导致屏幕色彩素质减弱。不过,随着手机屏幕刷新率的提高,在90Hz/120Hz的刷新率下,OLED屏幕的问题也得到了大幅缓解,这也是OLED屏幕当下如此盛行的原因。
但缓解终究不是消除,再加上LCD爱好者也不喜欢OLED过于出色的色彩表现,才使得部分消费者坚定地拥护LCD屏幕。
▍LCD与OLED的其他特征对比
LCD与OLED对比之下,各有优缺点,OLED的优势在于其响应速度更快、屏幕视角更宽、分辨率更高、更轻薄、能耗更低;LCD的优势在于它的技术更加成熟、价格更低、使用寿命更长、屏幕材质更硬。
▍LCD的希望及未来发展
今天发布的红米Note 10 ,据称搭载了搭载了旗舰级别的LCD屏,支持120Hz的刷新率,还支持六挡变速高刷,可根据不同显示内容智能调节帧率,不仅能解决持续高刷的高功耗,还能带来超流畅的全场景细腻体验。如果这款手机能满足消费者对LCD屏幕的期待的话,那么LCD党的抗争热情将会维持得更久一些。
其实,业内很多企业认为micro LED会取代OLED成为未来显示技术的主流,因为与LCD和OLED显示屏相比,Micro LED更薄、更节能,其屏幕的功耗仅为LCD的十分之一,而且,Micro LED的色彩饱和度与OLED十分接近,还支持更高的亮度、更高的动态范围和更宽的色域。不过由于micro LED的技术难度太大、生存成本太高,致使其一直无法大规模量产。
LED是LCD的一种,micro LED是高密度集成的LED阵列,阵列中的LED像素点距离以10μm为量级,每一个LED像素都能自发光,OLED是有机发光薄膜,而microLED则是多个无机微型小光珠。
micro LED技术是要把这些小光珠进一步微型化,生产工艺十分复杂,目前来看,可能要从mini LED逐渐过渡。
迄今为止,以苹果、三星、华星光电为代表的企业都发布了Mini/Micro LED产品,据悉,苹果最快将在2023年的Apple Watch中首次使用Micro LED屏幕,2023~2024年,Micro LED或可实现批量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