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十万亿美元的AIoT市场?(附产业链盘点)

李晋 国际电子商情 今天

图片


自2017年,AIoT的概念首次在国内被提上台面,到现在已经火遍各行各业。AIoT即人工智能物联网,是AIIoT在实际应用中的落地和融合。它把物联网中的各类数据收集并存储于云端、边缘端,再通过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分析来实现万物的数据化、智联化。

近年来,在多个线上、线下会议,有不少的分析师预测,AIoT市场将突破万亿美元。甚至,分析机构麦肯锡预测,2025年全球AIoT市场规模或将达到11.2万亿美元。而这些市场主要集中在智慧智造、智慧城市、智慧健康、智慧零售等领域,面对如此巨大的商机,我们究竟该如何把握?


AIoT产业包括哪些细分行业?


传统的物联网是通过有线/无线网络来实现物-物、人-物之间的相互连接,而AIoT不仅可实现设备和场景间的互联互通,还可实现物-物、人-物、物-人、人-物-服务之间的连接和数据的互通,再加上AI技术的赋能,还能实现万物间的相互融合。

资料显示,AIoT产业结构包括“端”“边”“管”“云”“用”“产业服务”6大板块。其中,“端”即终端,包括底层的芯片、模组、传感器、屏幕、AI底层算法操作系统等;“边”是相对于“中心”的概念,泛指中心节点之外的位置;“管”是指连接通道及相关产品和服务;“云”是PaaS平台,包括物联网平台、AI平台和其他能力平台;“用”指的是应用,AIoT产业应用行业,可分为消费驱动型、政府驱动型和商业驱动型;“产业服务”是指与AIoT产业相关的联盟、协会、机构、媒体、投资基金等。总的来说,AIoT是一个智能化的生态体系,涉及上下游的许多行业,其市场规模也极其巨大。


AIoT市场潜力即将爆发


由于AIoT是多种技术融合的产业,整个产业的市场空间潜力巨大。据IDC预估,2019年全球IoT市场规模为6860亿美元,到2022年该数字将突破万亿美元。同时,2019年全球物联网数据规模达14ZB,到2025年该数据将达80ZB。


IoT行业本身的快速发展和5G大数据等技术驱动下,智能IoT领域的渗透率将迅速提升。另据《全球智能化商业》估算,到2022年全球AIoT的市场规模将达482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8.6%。


仅以中国的AIoT市场为例,IDC早前的一份报告显示:2019 年中国AIoT产业的总产值已经达到3808亿元人民币,到2020年该产值将达到58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7%。该机构表示这主要得益于,以5G为代表的新技术的规划化商用,以及AIoT应用在消费及公共事业等领域大规模落地。由此可预见,在消费端和政策驱动端应用市场的持续推动下,AIoT产业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2021年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显示,AIoT产业应用主要分三类:其中,消费驱动应用包括智慧出行、智慧医疗智慧家庭、智能穿戴;政策驱动应用包括智慧能源、智慧停车、智慧消防、智慧城市、智慧安防、公共事业;产业驱动应用包括车联网、智慧地产、智能工业、智慧物流、智慧零售(智能支付、自动售货)、智慧农业。以上领域均是潜力较大的领域,尤其是产业驱动应用市场,具有长期潜力。


AIoT相关供应商有哪些?


据前文所述,AIoT产业共有“端”“边”“管”“云”“用”“产业服务”的6大业务板块,其上下游涉及多个细分行业。仅在端侧的元器件部分,就涉及了芯片、模组、存储设备、语音交互、生物识别、感知设备传感器等多个细分元器件品类。下文将主要针对终端的芯片和模组以及应用端的车联网和智慧城市来展开分析。


图片

表1 AIoT产业各环节供应商盘点(部分)


截至2020年12月31日,科创板共有16家芯片设计公司,其中乐鑫科技恒玄科技、睿创微纳、寒武纪等,均是AIoT产业的供应商。虽然2020年中国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黑天鹅事件,但去年科创板上的AIoT企业的IPO也反应出该市场的积极走势。


具体来看,AIoT端侧元器件中:广域通信芯片的供应商有ASR诺领科技Semtech、广芯微、华为海思联发科高通、芯翼信息、移芯通信中兴微、紫光展锐智联安等;局域通信芯片的供应商有Marvell博通恩智浦乐鑫科技、泰凌微、联盛德等;控制芯片供应商有STTI华大半导体汇顶科技等;氮化镓供应商有聚灿光电三安光电闻泰科技乾照光电等;碳化供应商有华润微、绿能芯创、杨杰科技、泰科天润等;AIoT芯片的供应商有英特尔英伟达、阿里平头哥、地平线寒武纪赛灵思燧原科技探境科技比特大陆云天励飞天数智芯异构智能、瓴盛科技等。


值得注意的是,AIoT芯片技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产品的好坏。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芯片制造工艺的日益成熟、AI算法及算力的迅速演进。未来针对AIoT芯片的竞争将十分激烈。


AIoT应用端我们主要以车联网和智慧城市为例: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与用户洞察白皮书》数据显示,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将保持40%以上的高速增长,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占全球市场规模的四分之一。目前,国内车联网玩家有百度Appllo、斑马智行、滴滴沃芽、几米物联、联想懂的通信、上海博泰、图森未来驭势科技等;国外的车联网玩家有Waymo、通用Cruise、AutoX等。在车联网领域,由于该技术尚处于爆发前期,虽然国内外各企业的竞争较为激烈,但目前该市场尚未规模爆发。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模式。工信部在《数字孪生白皮书》中预测称,到2023年我国新型智慧城市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3万亿元。


智慧城市建设的上游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设计与制造。硬件制造方面主要有IBM英特尔、浪潮信息、海康威视EMC思科等厂商;软件设计方面主要有清华同方、宝信软件、东软集团等厂商;在网络通信方面主要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H3C、华为中兴通讯等。此外,国内智慧城市供应商有神州数码、泰华智慧、特斯联、拓宝科技等。


智慧城市涵盖了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物流、智慧安防、智慧教育、智慧企业等数十个细分领域。当前的参与者众多,行业市场规模也增长得较快。同时,该行业发展相对较成熟,在国内市场将有望形成区域龙头的竞争格局。


小结


AI的出现让物联网的落地变得更加容易,不过从单机智能过渡到主动智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其中可能要耗费许多人、甚至多代人的努力,才能在未来实现真正的万物智联。实际上,当前我们面临的问题还有许多,除了技术上的革新之外,AIoT技术/测试标准的研发、相关技术的落地与案例的推广和规模应用也尚待突破。


针对AIoT技术应用落地的挑战与对策建议有哪些?我们可以关注2021年6月10日ASPENCORE在深圳科兴科学园主办的“2021国际AIoT国际生态发展大会”!AIoT大会上,英特尔中国IoT事业部总经理陈伟将发表主题为《AIoT时代的新思维》、蓝牙技术联盟亚太区高级开发者关系经理孙啸将发表《蓝牙技术助力AIOT智慧互联》的演讲。同时,还在大会现场设有诸多AIoT展位,展示最新的连接实体解决方案。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大会详情。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