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甘肃两省发布“揭榜挂帅”项目选题通知

图片


江西省科技厅关于发布2021年度“揭榜挂帅”关键技术攻关项目选题的通知

赣科发计字〔2021〕55号

各设区市科技局、省直管县科技局,国家(南昌)高新区管委会,省属科研院所和高校,省直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关键技术攻关的系列讲话要求,进一步攻克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充分发挥战略科技力量、领军企业、帅才型科学家的作用,加快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为支撑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提升我省重点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经研究决定,启动实施2021年度重点领域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项目,为做好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项目类型



2021年,分批次启动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制项目。本次发布的揭榜选题为“关键技术类”榜单,共8个揭榜选题(见附件1)。“企业技术需求”揭榜选题待征集需求后,另行发布。榜单申报“不设门槛”,项目牵头申报和参与单位无注册时间、地域(省、内外均可)要求,项目(课题)负责人无年龄、学历和职称要求。



揭榜方条件和要求



揭榜方主要为省内外具有研发能力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法人单位,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和要求:

(1)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社会诚信,三年之内无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记录及需科研部门实施联合惩戒的社会失信行为记录;

(2)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科研条件和团队力量等,有能力完成发榜方提出的任务需求,能提供攻克核心关键技术的可行方案。优先支持具有良好科研业绩的单位和团队,鼓励产学研合作揭榜攻关。

(3)承诺项目取得的成果在江西省内进行转移转化。

(4)揭榜方为省外的,需确定一家江西省内的法人单位为项目依托单位,负责项目经费承接、日常管理、成果转化。依托单位要求能够提供成果转化所需的专业人员、资金、场地等配套条件。联合揭榜的,各方须签订合作协议,明确责任和权利,作为揭榜申请材料附件提交。

(5)一家法人单位只能参与申报一个选题,不得多头、重复申报。

(6)项目组成员不受国籍、年龄等限制,鼓励青年科学家积极申报。国家机关及其在职的工作人员(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不得参与揭榜。



资助方式及支持强度



省科技厅按程序对有效揭榜方案进行评榜,并按照“严格把关、宁缺毋滥”的原则,择优立项和加强项目管理。

项目主要采取前资助的方式,原则上支持强度每项500-1000万元,具体额度根据揭榜方的申请以及项目研究的实际需要和专家论证意见确定。资助经费根据项目实施情况分年度拨付,当年拨付30%,中期评估通过后拨付30%,验收通过后再拨付40%。项目实施成效好且需持续研究的可以滚动支持资助;效果不好的,终止实施并按规定追回相关财政资金。

项目实施从合同签订之日起开始,周期一般为3年。



揭榜程序及要求



(一)工作流程

1.材料填报。揭榜实行“无纸化”申请,不需提供纸质材料。揭榜方围绕揭榜选题内容下载并填写《江西省科技厅“揭榜挂帅”制项目申报材料》(见附件2),组织编制项目揭榜方案,按要求提交申请材料。省外单位的由依托单位进行提交。

2.论证揭榜。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揭榜方的资质条件、揭榜方案可行性等进行充分论证,并根据专家论证意见择优提出拟中榜名单,向全社会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的项目,由揭榜方、省科技厅共同签订协议,各自履行职责,并及时发布成功揭榜公告。

(二)相关要求

1.项目揭榜方案应在揭榜选题要求的预期目标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提出具体考核指标。项目揭榜方案的研究内容不得少于项目选题要求的研究内容。

2.提交揭榜申请材料时,无需经归口管理单位或属地管理单位推荐。由项目揭榜方(依托单位)对揭榜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负责,出具由法人代表签字(或签章)并加盖公章的单位诚信承诺书。联合揭榜的需提交合作协议。

3.揭榜申请材料和相关证明材料不得包含法律禁止公开的涉密内容,如涉密需按照科技保密有关规定,另行报送。

4.所有申报材料经揭榜方(依托单位)加盖公章,扫描生成PDF格式文件后,按照选题对应的主管处室发送至指定邮箱。揭榜申请截止时间为6月30日下午17时,逾期不予受理。

5.业务咨询电话及联系方式

选题方向一至五,主管处室:高新处,联系人:周名瑞,联系电话:0791-86253496,电子邮箱:KJ86253496@126.com

选题方向六至七,主管处室:农村处,联系人:史想松,联系电话0791-86253790,电子邮箱:jxkjtncc@163.com

选题方向八,主管处室:社发处,联系人:曹唯民,联系电话:0791-86255230,电子邮箱:jxkjsfc@163.com


附件:

1.江西省科技厅2021年度关键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项目选题

2.江西省科技厅重大科技研发专项“揭榜挂帅”制项目申报材料



江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1年5月28日

江西省科技厅2021年度关键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项目选题 

选题方向一:单轨液压锚杆钻车超前支护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掘进新工艺,实现智慧矿山绿色开采;研究单轨行走,实现采掘装备“空间错车”;实现自动打锚杆、自动换钎、自动接杆及锚杆锁固全自动作业、开发远程可视遥控系统,实现远程控制和无人工作面,开发单轨液压七臂钻锚超前支护机远程可视遥控系统,实现对单轨液压七臂钻锚超前支护机进行独立控制;研究最新的传感器技术,结合产品本身,开发出一套集数据采集的远程故障诊断系统;以井下“5G”为突破口,促进井下单轨液压七臂钻锚超前支护机“物联”,实现井下掘进工作面无人驾驶和远程控制。

考核指标:1.适应巷道断面:≤ 35㎡;额定牵引力:60KN;制动能力:75KN;操作方式:远程控制+遥控+手动;最大行走速度:0.3 m/s;爬坡能力:≤16(°);实现视距50米范围内视距遥控钻车;视频信号延时≤10ms,控制动作信号延时≤400ms,兼容4G通讯信号延时≤100ms,控制距离≥1000m。远程故障诊断系统具备:客户信息/设备概况/360查询/当前故障(故障码、故障内容、故障发生时间、故障消失时间)/历史故障查询功能;2.申报发明专利15件以上、实用新型专利20件以上,起草国家行业标准1件,发表科技论文2-5篇;3.2022年正式产业化,立争年产100台,到2023年大规模产业化,力争年产500台,新增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新增利润4.9亿元,新增利税1亿元。

选题方向二:高精度非球面玻璃镜片模压成型关键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开展φ0.5-1.0mm微小高精度非球面玻璃镜片模压制造技术研究,主要为高精度球状玻璃预形体加工技术、超精密模仁加工技术、模仁硬膜镀膜技术、非球面玻璃镜片压型技术等,研制开发出微小高精度非球面玻璃镜片,提升φ1.0-25mm中小非球面玻璃镜片精度。

考核指标:1.研制开发出φ0.5-1.0mm微小高精度模压非球面玻璃镜片,φ0.5-1.0mm模压非球面玻璃镜片的非球面形状精度<0.2µm、表面不规则度<0.15µm、偏心<1µm、表面粗超度<0.02 µm;φ0.5-25mm模压非球面玻璃镜片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规模化生产良率达到85%;2.获得发明专利3-5项,制定产品技术及工艺标准/规范3-5份;3.模压非球面玻璃镜片将直接应用于内窥镜镜头、ADAS镜头、高清广角镜头及影像模组等高端光学产品,项目实施期内预计累计新增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2亿元。

选题方向三:高强高导稀土铜铁材料关键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开发高强度、高导电且电磁屏蔽性能优良的新型稀土铜铁基合金材料。研究稀土铜铁合金熔炼与铸锭质量控制技术,合金组织和性能,合金板带成型加工技术以及稀土铜铁合金增材制造技术,解决铜铁合金(Fe含量≥5 wt.%)工业化半连铸和轧制的技术难题,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稀土铜铁合金产业化成套关键技术,开发稀土铜铁合金新产品,建设示范生产线,填补国内市场稀土铜铁合金(Fe含量≥5 wt.%)应用空白。

考核指标:1.开发3种不同Fe含量(5 wt.%,10 wt.%,15 wt.%)的稀土铜铁合金板带产品,材料性能达到抗拉强度≥900MPa,电导率≥60%IACS,电磁屏蔽性能≥93dB(100kHz-10GHz),总体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开发稀土铜铁合金增材制造技术,短流程制备从涂层、带材到块材不同类型的产品,在铜铁合金导电(导热)性能优化方面取得关键技术突破;3.申请发明专利5项以上;4.形成产品生产工艺或技术规程3项以上,制定相应企业标准2项以上;5.建设稀土铜铁合金板带产业化应用示范线,形成年产5000吨铜铁合金(Fe含量≥5 wt.%)材料生产能力。

选题方向四:兆瓦级锌铁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具有高安全的水系碱性兆瓦级锌铁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产品生产线、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兆瓦级锌铁液流电池电解液的批量化调制技术,开发兆瓦级锌铁液流电池电解液调制设备;研究基于“源、网、荷、储一体化”技术的兆瓦级锌铁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协同控制策略,设计出国内首座兆瓦级锌铁液流电池储能系统。

考核指标:1.电池单体循环寿命≥2万次,20年以上使用寿命;电池单体DC/DC效率≥86%、电池储能系统AC/AC效率≥74%;2.整体储能系统的度电成本≤0.27元/kWh;3.电解液为水系碱性,不含有害物质;4.电堆运行温度小于60℃,不存在消防风险;系统运行环境温度-10℃至45℃;5.研制兆瓦级锌铁液流电池电解液成套调制设备1套;6.兆瓦级锌铁液流电池储能示范工程投入运行,系统实际出力曲线与计划曲线偏差小于±2%;7.授权专利5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

选题方向五:新型混合动力专用变速箱关键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双动力源、多档交互动力换挡的机电耦合拓扑结构,优化发动机和电机功率比、档位分配、速比设计,提升混合动力变速器的系统效率;研究集成电离合器和电换挡机构、主动润滑、齿轮参数优化等技术,提升变速器机械传动效率;研究驱动电机、逆变器、多档位传动系统、主动热管理系统和整车控制等一体化集成设计技术,提高变速器平台化能力。提出有别于丰田THS技术的混合动力乘用车插电式与非插电式动力总成解决方案,开展多档自动变速器结构与控制设计、高效油冷双电机系统、双电机控制系统,混合动力系统集成。

考核指标:1.开发一款新型的双电机、多档交互动力换挡乘用车混合动力电驱变速器。单体变速器有优异的NVH性能、高效率和可靠性.NVH方面,10cm近场噪音≤85dB,无明显换挡噪音;效率方面,各工况平均机械效率(含动力电机、控制器运行功耗)≥94%;变速器工作升温少,使用过程的最高温度≤120℃;可靠性方面,变速器耐久寿命≥24万公里。2.匹配整备质量约1800kg整车后,使整车具备良好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动力性方面,整车最高车速≥180km/h;最大爬坡度≥30%;0-100km/h加速时间≤8s;燃油经济性方面,WLTC综合油耗≤5.4L,油耗降低28%以上;满足国六排放标准。3.获得专利10项以上。4.配套整车年销量20万台以上,产值36亿元,税收1.39亿元。

(选题方向一至五,主管处室:高新处,联系人:周名瑞,联系电话:0791-86253496,电子邮箱:KJ86253496@126.com)

选题方向六:基于食药同源食材的“养胃”健康新产品研发与产业化示范

主要研究内容:聚焦绿色食疗产品领域,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营养学方法相结合筛选系列“食药同源”食材,鉴定食材功效成分,全面评价食材及其功效成分抗幽门螺杆菌、促进胃消化、改善免疫功能等效果,并进行食材“养胃”机理探索及标准化方法体系构建,科学确定“养胃”系列健康新产品的配方并结合临床试验进行产品功效验证安全性评价;突破原材料质量控制、活性组分高效制备、原料矫味和超微粉碎、原料重金属检测及去除、沸腾造粒、保质保鲜等技术瓶颈,自主研发和组装生产核心设备,建立“食药同源”食材在食品载体中的相容性工艺和技术,创制新产品的多种剂型、核心工艺和技术、关键设备,实现基于食药同源食材的“养胃”系列健康新产品的规模化生产。

考核指标:建立具有“养胃”效果的“食药同源”食材功能机理研究标准化方法体系1-2种以上,构建组分分析、结构鉴定、功效评价的系统检测方法2-4种以上;筛选出具有“养胃”效果的“食药同源”食材12-15种以上;自主研发或集成创新健康食品制造技术(原材料质量控制、活性组分高效制备、原料吊篮式循环提取与浓缩技术及相关设备等)1-2项以上,使活性组分提取率达物料原有含量的95%以上;获得纯度达95%以上且具有高活性的营养健康组分和活性功能因子5-8个以上并明确结构信息;确立“养胃”饼干和米稀配方4种以上;建立12-15种以上“食药同源”食材添加到米稀或饼干的食品载体相容性工艺;建立米稀或饼干生产线6-8条,产能达1.5-2.0万吨/年以上,产值达25-30亿元/年以上的健康食品产业化示范基地1-2个;申请发明专利3-5件;发表高质量论文5篇以上;项目成果预期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高等次科技奖项。

选题方向七:竹基新材料产品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示范

主要研究内容:为解决竹资源高附加值利用的困境,开展竹纤维素产品的绿色制造。重点研究竹纤维连续成膜技术和竹纳米纤维素制备2种技术;研究竹浆溶解、竹纤维薄膜性能优化及表面处理和竹纳米纤维素制备3种工艺;形成竹基纤维素“绿色原料—绿色工艺—绿色产品”成套示范线。

考核指标:研发出竹纤维连续成膜、竹纳米纤维素制备技术,研发确定竹浆溶解、竹纤维薄膜性能优化及表面处理、竹纳米纤维素制备3套工艺。研发的竹纤维薄膜厚度和宽度均一可控,湿强度≥30 MPa,断裂伸长率≥60%,干强度≥150 MPa,断裂伸长率≥30%,撕裂强度0.5-5 N/25μm,氧气透过率≤50 mL um m-2 day-1 kPa-1,热膨胀系数≤100×10-6 K-1,最高使用温度190 ℃,耐溶剂性好,薄膜3个月可完成降解,且不产生微塑料;竹纳米纤维素直径≥10 nm,长度≥1 um,结晶度≥70 %,弹性模量150 GP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杀菌率≥98 %;建立1条产能40万平米/年的竹纤维薄膜中试示范线,生产成本1.4—1.6万元/吨,比可降解聚乳酸薄膜低、与粘胶玻璃纸相当、比不可降解聚丙烯聚乙烯薄膜略高,工艺绿色、高效,无有毒物排放,4小时可完成;建立1条产能1吨/年的竹纳米纤维素规模化生产线,成本0.3-0.5万元/公斤、低于市场同类产品,为包装保鲜、食品和医药等产业链提供绿色材料

说明: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联合实施。

(选题方向六至七,主管处室:农村处,联系人:史想松,联系电话:0791-86253790,电子邮箱:jxkjtncc@163.com)

选题方向八:古代经典名方(妇科疾病)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我国患妇科疾病的患者数量增长快,现有的制剂难以获得良好临床疗效的问题,从国家发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遴选适用于治疗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的经典名方进行研究开发。从药材入手,研究确定药材产地、采收季节,制定药材、饮片和基准样品的质量标准,研究确定经典名方提取、浓缩和成型工艺,使制剂成品质量与基准样品基本一致,攻克制约经方开发的共性关键技术,构建经方制剂质量控制体系,为经方制剂研究开发提供示范性评价方法。

考核指标:开发第一批目录内古代经典名方2个,并获得生产批文1-2个;形成1项关键技术;申请发明专利1-2项;制定企业标准1-2个;发表学术论文1-3篇。

说明:由省内具备产业化条件的企业与省内外高校或科研单位联合实施。

(选题方向八,主管处室:社发处,联系人:曹唯民,联系电话:0791-86255230,电子邮箱:jxkjsfc@163.com)


图片



关于2021年甘肃省第一批科技揭榜挂帅制-项目张榜的通知

甘科计函〔2021〕81号

各市(州)科技局、兰州新区科技发展局,省直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2021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充分利用省内外优势创新资源攻克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根据征集的有关技术需求,经形式审核,本批确定张榜公布科技揭榜挂帅制项目4项。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图片

张榜项目


1.技术攻关类。

序号

项目名称

需求单位

1

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自同步电压源型新能源发电关键技术研究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2

核电站防辐射核级涂料的开发与应用

西北永新涂料有限公司

3

甘肃省黄河流域公路低环境影响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甘肃省交通运输厅投融资管理办公室


2.成果转化类。

序号

项目名称

需求单位

1

牦牛胶原蛋白及其皮肤修复敷料的产业化

兰州大学


图片

揭榜要求


(一)共性要求。

1.技术攻关类。要求揭榜方为省内外有研究开发能力的高校、科研机构或其组织的联合体(关联交易方除外),并须符合以下条件:

(1)有较强的研发实力、科研条件和稳定的人员队伍等,有能力完成张榜任务;

(2)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社会诚信,近3年内无不良信用记录;

(3)能对张榜项目需求给出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可行方案,掌握自主知识产权;

(4)优先支持具有良好科研业绩的单位和团队,鼓励产学研合作揭榜攻关。

2.成果转化类。要求揭榜方为有技术需求和应用场景的甘肃省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关联交易方除外),并须符合以下条件:

(1)拥有较强的成果推广应用队伍,能够提出科学合理的成果转化方案;

(2)能够提供成果转化所需的资金、场地、市场等配套条件;

(3)积极开展示范应用,努力扩大社会应用效益;

(4)优先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

(二)个性化要求。

以张榜项目具体项目信息需求表内容为准。


图片

揭榜流程


1.牵线撮合。有意向的揭榜方填报《揭榜意向表》(详见附件),加盖单位公章后报省科技厅,领取张榜项目需求表。省科技厅将联合相关部门,或委托第三方机构,积极提供牵线搭桥、政策咨询、应用场景、条款协商、产权保护等多方面的撮合服务。

2.对接洽谈。揭榜方、发榜方应积极主动对接,公平竞争洽谈,细化落实相关内容要求,共商合理解决方案。允许项目需求适当微调,对达成双方共识,并有合作意向的项目,由揭榜方将揭榜方案、初步合作协议等项目材料报送至省科技厅。

3.材料报送。项目资料请按照揭榜挂帅项目需求表、揭榜意向表、揭榜方案、初步合作协议的顺序装订成册(一式7份,加盖单位公章)于2021年6月30日前报送省科技厅(兰州市城关区庆阳路166号613办公室)。

4.论证揭榜。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揭榜方的资质条件、揭榜方案可行性、需求方满意度等进行充分论证,并根据专家论证意见提出拟中榜名单,向全社会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由发榜方、揭榜方、省科技厅各自履行职责,在15个工作日内共同签订三方协议,并及时发布成功揭榜公告。发榜方、揭榜方未能按照规定要求时间组织签订合作协议的省科技厅将取消该项目实施。


图片

有关要求


科技揭榜挂帅制项目旨在调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社会创新力量,攻克我省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加快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请各有关单位积极组织揭榜,认真审核把关,大力促进揭榜挂帅制项目管理对全省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揭榜方、发榜方应在技术攻关或成果转化的过程中,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严格遵循科研诚信、科学伦理等有关规定,坚决杜绝弄虚作假、串通控榜等不良行为发生。


图片

联系方式


联系人:省科技厅发展规划处 何建武、张彦强

电 话:0931-8885176

邮 箱:371413825@qq.com

附件:甘肃省科技揭榜挂帅制项目揭榜意向表


甘肃省科技厅

2021年5月25日



来源:江西省科技厅、甘肃省科技厅


编辑:种   瑞

审核:李建荣


版权声明




除标明来源外,图片、字体来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