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FET走向
射频
,代工龙头相继发力
北京芯诣
今天
收录于话题
随着
三星
、TMSC 和
IBM
的主要代工厂发布,2021 年对单原子晶体管的追求似乎更近了一点。制造
工艺
不断处于进步状态,晶体管尺寸随着每一代的更新而缩小,从而允许在给定物理空间的芯片中增加密度并降
低功耗
。
最近,
三星
和
台积电
都发布了有关其新的
射频
优化
晶圆
技术的信息,尺寸分别为 8nm 和
7nm
。
为什么这些新的代工厂发布对现代
电子产品
的发展很重要?
在为
5G
设计
芯片时,“非
射频
”亚 10 纳米
晶圆
存在哪些高级挑战?
这些是本文今天将尝试解决的几个问题,因为我们将介绍这两个公告,这两个公告将从
三星
开始。
三星
针对
射频
优化
晶圆
性能
据
三星
称,节点尺寸的减小通常与
寄生效应
的负面权衡有关,包括
电阻
增加、放大性能损失和功率低效。
尽管
IBM
于 2021 年 5 月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 2nm芯片技术,该技术明显更小且更注重功耗,但它似乎并没有解决
三星
对
射频
寄生的担忧。这些
寄生效应
使得其他低于 10 nm 的
晶圆
不适用于
RF
性能。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三星
声称已经为 8nm 规模开发了一种称为 RFextremeFET (RFeFET) 的独特架构,该架构声称
封装
尺寸减少了 35%,同时功率效率也有相当的提高。
三星
表示,这项尖端的代工技术有望提供“一个芯片解决方案”,尤其是通过支持多通道和多
天线
芯片
设计
增强
5G
网络通信。这项 8 纳米
射频
平台的推出将会进一步巩固三星在 5G 半导体市场的领导地位。
三星
的 8 纳米
射频
工艺
技术是对已广泛应用的射频相关解决方案组合(包括 28 纳米和 14 纳米的射频)的最新补充。自2017年以来,该公司通过为高端智能手机出货超过5亿颗移动
射频
芯片
,确立了其在
射频
市场的领先地位。
三星电子
代工技术开发团队主管 Hyung
Jin Lee
表示:“通过卓越的创新和
工艺
制造,我们已经加强了我们的下一代无线通信产品。随着
5G
mmWave 的扩大,
三星
的 8 纳米
射频
将成为在紧凑型移动
设备
上寻求
长电
池寿命和出色信号质量的客户的绝佳解决方案”。
随着持续扩展到先进节点,
数字电路
在性能、功耗和面积(
PPA
)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善,而模拟/
射频
块却没有享受到这样的改善,原因是退行性组件,如窄线宽带来的
电阻
增加。因此,大多数通信芯片往往看到射频特性的退化,如接收频率的放大性能恶化和功耗增加。
为了克服模拟/
射频
扩展的挑战,
三星
开发了一种 8 纳米
射频
专用的独特架构,名为 RFextremeFET(RFeFET),可以在使用更少的功率的同时显著改善射频特性。与 14 纳米射频相比,三星的 RFeFET 补充了数字
PPA
的扩展,同时恢复了模拟/
射频
的扩展,从而实现了高性能
5G
平台。
三星
的
工艺
优化最大限度地提高了通道流动性,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
寄生效应
。由于RFeFET的性能得到极大改善,
射频
芯片
的晶体管总数和模拟/
射频
块的面积可以减少。
与
14纳米
的
射频
技术相比,由于RFeFET架构的创新,
三星
的8纳米
射频
工艺
技术在
射频
芯片
面积减少35%的情况下,功率效率最高可提高 35%。
台积电
在
射频
方面也在创新节点
工艺
,其 N6
RF
。
台积电
N6
RF
专为
5G
及以后而
设计
台积电
最新发布的N6
RF
制造
工艺
是基于公司的
7纳米
鳍式场效晶体管(FinFET)研发,他们已经制定了
5G
市场和消费者的WiFi 6 / 6E技术基础,也将其应用于类似于5G波束成形的技术。
与
台积电
的上一代
射频
优化
晶圆
16FFC 相比,新的 N6
RF
声称具有显着提高的功率效率,逻辑密度增加了 3 倍,同时
收发器
尺寸也相应减小。
台积电
表示,先进的N6逻辑制程所具备的功耗、效能、面积优势带入到
5G
射频
(
RF
)与WiFi 6/6e解决方案。相较于前一世代的16纳米射频技术,N6RF电晶体的效能提升超过16%。
N6
RF
可说是支援
5G
时代的先进
射频
技术。
台积电
指出,相较于
4G
,
5G
智能手机需要更多的
硅
晶面积与功耗来支援更高速的无线数据传输,5G让芯片整合更多的功能与元件,随着芯片尺寸日益增大,它们在智能手机内部正与
电池
竞相争取有限的空间。
台积电
表示,N6
RF
制程针对
6GHz
以下及
毫米波
频段的
5G
射频
收发器
提供大幅降低的功耗与面积,同时兼顾消费者所需的效能、功能与
电池
寿命,亦将强化支援WiFi 6/6e的效能与功耗效率。
此外,
台积电
今年也对外揭露3DFabric
系统整合
解决方案,持续扩展由三维
矽
堆叠及
先进
封装
技术
组成的完备3DFabric
系统整合
解决方案。
台积电
指出,针对
高效能运算
应用,将于2021年提供更大的
光罩
尺寸来支援整合型扇出暨
封装
基板(
InFO
_oS)及
CoWoSR
封装
解决方案,运用范围更大的布局规画来整合小晶片及高频宽记忆体。
此外,
系统整合
芯片之
中芯
片堆叠于
晶圆
之上(CoW)的版本预计今年完成
7纳米
对7纳米的
验证
,并于2022年在崭新的全
自动化
晶圆
厂开始生产。
针对行动应用,
台积电
则推出
InFO
_B解决方案,将强大的行动处理器整合于轻薄精巧的
封装
之中,提供强化的效能与功耗效率,并且支持移动装置制造厂商封装时所需的动态随机存取记忆体堆叠。
当然,随着代工厂改进节点尺寸,工程师会问,在 FinFET 之后,我们下一步以来什么来推动性能提升?
FinFET 有“保质期”吗?
随着
5G
市场的成熟和
无线电
应用的成倍增加,提高
射频
性能的挑战不会消失。提高数字密度和降
低功耗
将推动 FinFET 架构的极限。
尽管
三星
和
台积电
的这些新开发专注于
射频
性能,但使用更小的节点 FinFET 技术是必要的。然而,必须注意的是,FinFET 可能不是降低
电源
效率低下或提
高通
用处理能力速度的面向未来的解决方案。
全
环栅
(GAAFET) 节点技术,如
IBM
的 2nm 纳米片,预计将在未来几年成为主要的
工艺
节点技术,因为它声称其功耗比
7nm
技术低 75%。
制造成本通常会抵消性能改进。
极紫外光刻
(用于创建
台积电
7 纳米节点的技术)使用 13.5 纳米光来
刻蚀
晶圆
。
目前,它是一种用于
5nm
到
7nm
节点尺寸的昂贵但成熟的技术。然而,要超越
3nm
将需要新的
光刻
工艺
。
随着技术的进步如此之快,有可能看到
设备
和制造过程的更多改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收录于话题
#
个
上一篇
下一篇
阅读
分享
收藏
赞
在看
已同步到看一看
写下你的想法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
前往看一看
看一看入口已关闭
在“设置”-“通用”-“发现页管理”打开“看一看”入口
我知道了
已发送
取消
发送到看一看
发送
FinFET走向射频,代工龙头相继发力
最多200字,当前共
字
发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