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中电国基北方”关注我们!
当前,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现代生活的必备品之一。购物、买票、交费、记账、记事、通讯录……人们对手机的依赖越来越大。我们在享受互联网红利的同时,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诸多泄密安全隐患,严格保守国家秘密,防患于未然,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严防手机泄密,我们到底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
要杜绝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
现在,有很多人只会使用手机,对手机存储卡信息数据的销毁、手机信息安全隐患和技术漏洞,缺乏了解或知之不多。因此,要杜绝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加强学习,切实认清手机使用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隐患,认知手机泄露个人信息的途径和方式,充分意识到手机泄露秘密的严重后果,做到手机防泄密“警钟长鸣”。
要掌握安全防范常识
对于涉密场所,要按照保密规定,做到不在涉密的场所携带和使用手机,不用手机记录、录音、照相和传输涉密内容。同时,不要轻易接听、接收陌生人的电话、短信、彩信、邮件,必要时关闭手机,彻底切断手机电源,防止被植入病毒或木马。不要把手机设置为自动登录,每次登录都应输入密码。要充分利用手机自带的图案和密码锁屏功能,防止别人解锁屏幕偷看个人隐私。智能手机用户使用网络服务后,应及时注销手机账号登录状态。还应经常及时清除可能的敏感信息。
严格遵守各项保密规定
各项保密规定对于保障国家安全,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也有利于保护个人隐私。为此,要切实遵守各项保密规定,尤其是要做到不在手机中存储、处理涉密的重要信息,从源头上杜绝失泄密事件的发生。
要避免在通信、微信、QQ、电子邮件中泄露相关重要信息。不在手机中存储核心人员的工作单位、职务等敏感信息。也可采取简写或使用代号避免重要敏感信息完全暴露。
利用正规平台下载软件
智能手机用户下载软件时,应登录官方平台下载,避免到论坛下载。不要使用来路不明的软件,不要浏览不良网页。坚持在正规的手机运营商处维修维护手机,防止被植入病毒程序。安装软件时,一定要详细查看软件索取的权限列表,出现敏感权限时要特别警惕。如果软件要求提供与服务无关的通讯录、短信等,或者安装一个阅读器程序却要求摄像头的访问权限,就要警惕是否有陷阱。
严控系统权限
应树立风险意识,尽量避免将访问个人隐私的权限和访问网络的权限同时授予可疑程序。对于平常不用或很少使用的功能,如蓝牙、红外、手机定位、高清摄像等,应予以关闭或停止使用,避免手机被远程攻击或被病毒搜索到,需要使用这些功能时再打开。当免费使用WIFI时,只使用自己了解和信任的网络,并且不轻易向外发送重要的个人信息。
彻底删除不需要的信息
在更换手机或需要删除相关信息时,可以选用具备数据粉碎功能的手机软件,或者对手机格式化后重复存储大量电影视频、垃圾文件、图片等无用数据到手机内存,再反复删除这些信息,使无效信息反复填满手机空间,彻底覆盖掉原来的信息,增加数据恢复难度。
另外,对旧手机尽量不要随意转让或出售,应当进行物理销毁,以规避暴露隐私的风险。
保密安全小常识之如何防止手机泄密
一、文电通知尽量当面传达;对在外人员,尽量使用固定电话,不得在手机通信中涉及国家秘密;
二、不得在手机上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切忌将手机作为“U盘”存储涉密文件,杜绝对涉密资料进行摄像拍照;
三、严禁将手机带入涉密场所,不得连接涉密信息系统、信息设备或者载体;
四、不得在手机上存储核心涉密人员的工作单位、职务、电话号码等敏感信息;存储电话号码和微信好友备注时,不标明职务和单位,降低通信录泄露风险;
五、严禁在涉密公务活动中开启和使用手机位置服务功能;
六、在申请手机号码、注册手机邮箱或者开通其他功能时,不得填写禁止公开的涉密单位名称和地址信息等,更不能泄露警察身份;
七、不得使用未经国家电信管理部门进网许可的手机,或者境外机构、境外人员赠送的手机;
八、坚决做到不随意连接不信任的无线WIFI。
手机虽小但泄密空间很大,我们在使用或者工作时,事关保密一定要慎之又慎,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保密就是保国家安全,也是保个人前途和家庭幸福!
供稿/ 保密办公室
通讯员/ 鲁子恒
主编/徐嵩 责编/张洁 校对/陈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