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以“行走的故宫”为主题的《石渠宝笈》数字绘画科技全国巡回展拉开帷幕,将传统绘画作品与数字技术融合,打破文化、艺术、科技界限。此次策展国内顶级团队强强联合,除故宫博物院外,观唐文化、中鼎天下、Rokid等公司通过MR、AI、AR等技术,让参展者犹如人在画中游。
首站西安刚刚预展,就引发了全民观展的热潮。游览者多是家人好友结伴而来,他们中既有步履蹒跚的老人,也有尚在父母怀中的孩童。“您觉得观展体验怎么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当被问到这个问题时,感叹道“没有白活到现在”。
Rokid在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故宫《石渠宝笈》数字绘画科技展试运营并不是周末,出人意料的是参观者众多,展方因此进行了限流,那么为何工作日还会有这么多市民专门来看展,甚至排起长龙?
“故宫出品,必出精品”口碑效应,让很多人对故宫《石渠宝笈》展期待已久,《石渠宝笈》是一部集清宫收藏之精华的大型书画著录丛书,收录了我国上迄魏晋、下至清代,近两千年书画名家的作品。
在参观者中有很多是书画、历史等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千里江山图》《五牛图》《步辇图》《清明上河图》……这些名画单幅展出就能触发“故宫跑”,更遑论此次展览汇集了《石渠宝笈》中数十幅最具代表性的书画作品复刻版,可谓名画云集,让人一饱眼福。此次展览以“行走的故宫”为主题,传世名画走下神坛,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仔细观赏中国绘画史上的巅峰之作。
图:展厅外排起了长龙
《步辇图》《挥扇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等传世名画距今已千年有余,即使配合题跋,普通人也很难了解画作背后反映的古人生活场景。中鼎天下制作的数字内容,在Rokid AR技术的加持下,让画中内容变得通俗易懂,古人的生活场景浮现眼前,让普通人也能轻松鉴赏名画,品味唐宋繁华。
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载体日益丰富,科技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开启加速度。无论是AR看故宫二十四节气,还是三星堆“铜纵目面具”异地投影,亦或是霸榜热搜的《唐宫夜宴》……这些火爆全网的传统文化内容,都使用了AR技术。
《石渠宝笈》绘画科技展好评连连,出色的观展体验背后,是Rokid与中鼎天下联合,利用领先的图片识别、物体识别、AI引擎技术、3D场景展陈与互动技术,对展陈内容进行三维重建,对导览方式进行智能优化,并提供多模态交互,增强用户的视觉、听觉和交互体验。
沉浸展最受老人和小朋友欢迎
Rokid展陈事业部赵维奇说,他们完全没预料到试运营当天就会这么火爆,当天运营到将近晚上10点,因为人流量太大,还进行了限流,他们也被观众的热情所感染。
以我们惯常的思维,会认为老人不容易接受新科技产品,其实只是很多产品设计的形式不符合他们的习惯罢了。不用说“太美了”“栩栩如生”的赞美,也不用说观众呼朋唤友分享给旁人的兴奋劲儿,单凭那句“没有白活到现在”的反馈就足以让人动容。
老年人大多经历过物资匮乏的年代,相较于生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新兴的技术展现形式对他们的冲击力更大,相应的科技带来的获得感也更强。Rokid一直专注于交互技术产品探索和实践,让不同年龄、地域、教育程度的群体都能感受到科技的温度,让科技和⼈和谐相处。
无论是古典艺术、还是新兴科技,都不应成为划分人群的壁垒。博物馆、展览馆无疑是分享和传播知识的绝佳场所。
渤海上京遗址博物馆、邓小平故居陈列馆、云南省博物馆、良渚博物院、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和软件学院党建成果展等知名博物馆和展览馆,也都引入了Rokid的智慧展陈解决方案,以更多元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
故宫《石渠宝笈》绘画科技展与西安特别有缘,十三朝古都西安拥有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石渠宝笈》中不少名画都出自“长安人”之手,比如《五牛图》的韩滉,《步辇图》的阎立本,《挥扇侍女图》的周昉等。
该展览的举办地点在西安幸福林带环球港,正好在西安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此次展览是由故宫博物院与北京观唐大有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合作举办,北京千界创意公司策展承办。
除在西安外,《石渠宝笈》绘画科技展还将巡回成都、上海、杭州等全国20多个城市,让更多普通人感受名画真味。想知道展览什么时候到你的城市?关注Rokid,了解最新动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