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容来自「今周刊」,谢谢。
当年因为哥哥一句话,她一脚踏入半导体领域,走上创业之路,如今,她的公司已成为半导体产业不可或缺的一环,今年第2季,更缴出获利创新高、上半年毛利率超过35%的成绩单。
作为台湾地区第1个拿到(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博士学位的女性,闳康科技董事长谢咏芬谦称,自己的成就,只是躬逢其盛,在新竹科学园区过去40年的发展中「捡到便宜」。
谢咏芬日前在《老谢看世界》节目中,接受主持人、财信传媒董事长谢金河专访,分享个人创业历程,以及对半导体产业的看法。
忆及在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工程系求学时期,谢咏芬笑称,那时,大部分的同学、学长姊,毕业后都是去中钢这类金属产业任职,「我哥哥也是我学长,他跟我说,妳是个女生,妳要去搬钢铁吗?还是去做铝制程呢?所以他建议我,去做半导体,因为芯片很小、组件很小,女孩子拿得动。」
接受哥哥建议,进入半导体领域的谢咏芬,曾在工研院任职,当时刚好有个到美国贝尔实验室当交换学者的招考,谢咏芬通过考试,赴美深造,参与了SRAM内存、硅锗(SiGe)先进制程的最新研究。
「我在贝尔实验室就看到,我做材料分析这个事情,可以跟做半导体组件的人合作,也可以跟超导体的人合作,这样的话,其实整个应用的领域,是非常广的。」谢咏芬说。
赴美担任交换学者 创业构想随之萌芽
而谢咏芬的创业构想,正是在贝尔实验室工作期间萌芽。
谢咏芬表示,她在博士论文口试时,被时任工研院电子研究所所长的史钦泰问道,「作为台湾第1个毕业的女材料学博士,妳认为妳对这个社会,会有什么贡献?」谢咏芬不讳言,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直到在贝尔实验室担任交换学者时,她才有了比较具体的答案。
「我在想,如果能有个专业团队,来帮其他研究团队服务,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共通的研发实验室,我只是在这个研发实验室里面,扮演主治医师的角色,或是扮演开药方的角色。」谢咏芬说。
除了工研院和贝尔实验室的经历,谢咏芬亦曾在联电、友达服务,这些资历,也都成了她的创业养分,她强调,「我很理解从先进制程,到去做一个产品的时候,这一路上所有的组件验证、系统验证,到底该怎么做。过去30、40年的学习,今天能够在我的工作里面,完全把它应用上来,这是非常幸运的事情。」
台湾先进制程开发夯 材料分析需求旺
谢咏芬指出,在联电工作期间,她领略到,「做先进制程开发时,我们都少不了材料分析研究,在台湾地区,最夯的行业,就是先进制程开发,台积电每年2、3纳米制程一直开的话,在研发活动非常活络的情况下,当然材料分析的生意,是非常非常好的。」
谢咏芬分析,闳康的毛利率有所攀升,主因在于,公司获得许多晶圆厂材料分析的生意,「除了晶圆厂制程开发之外,中国大陆现在非常夯的第3代半导体,它是全新的材料、全新的制程,所以有更多基础研究要做。」
关于闳康的3项主要服务(可靠度分析、失效分析、材料分析)谢咏芬解释,在半导体组件开发过程中,第1步就是可靠度鉴定,要确认这个新产品的开发,是否合乎市场所需规格,若不合规格,就要进行失效分析,了解为何不合规格,失效位置在哪里。
她比喻,可靠度分析犹如健康检查,当检查结果显示,某个部分有状况,就要找出,是哪个器官或功能出了问题。至于材料分析,则是负责「真因验证」的部分,就像经过内科诊断后,还要透过外科,来找出根本原因。
谢咏芬认为,若从全产品生态链来看,上述3种服务,应该要均衡发展,但因各地区客户性质不同,因此需求也会不一样;例如,中国终端市场大,可靠度分析生意较多,台湾先进制程开发多,材料分析生意相对好。
曾被质疑「怎么可能赚到钱?」 谢咏芬:我就是无可救药的乐观
「晶圆制造的困难,就是因为资本支出非常大,我们做检测分析,其实有同样的问题。」谢咏芬说,当初她采用所有检测分析中最贵的设备「穿透式电子显微镜」来创业,连她的老师、前清大校长陈力俊都反对,直言「资本支出这么高,妳只是靠服务赚钱,怎么可能赚到钱?」
谢咏芬笑着说,「我就是个无可救药、乐观的人,我就跟老师说,就是因为很贵,就是因为没人做,如果把它做成了,我就可以收最贵的价格,一定有最好的获利,非常幸运的是,可能被我说对了。」
谢咏芬认为,闳康对台积电提供的电子显微镜服务试片报告,有助台积电更快速地开发制程,「台积电能够开发好的制程,能赚到很多钱,相对我们就有很多赚钱的机会,我相信在台积电背后,有非常多的隐形冠军,所以现在很多客户都说,其实是“护国群山”,只是群山在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