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投李鹏:光伏发电如何实现真正的主力能源作用

世纪新能源团队 世纪新能源网 今天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1年7月22日,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光伏行业2021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在北京天泰宾馆举行。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咨询专家、国电投集团战略规划部战略管理处处长李鹏,作光伏发电如何实现真正的主力能源作用的报告。李处长指出,光伏发电将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体电源 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主要抓手。未来光伏产业仍需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确保发电成本下降。


图片
 
以下是会议现场发言实录(根据现场速记和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一、全球电力行业将率先实现碳中和,最终实现负排放
 
光伏发电不仅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体电源,更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主要抓手。李处长表示,全球电力行业预计将在2035年左右实现负排放,汽车领域、工业领域可能在2045年或2050年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并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将发生根本性改变,其预测未来5-10年内,行动由政策主导;5-10年之后,经济和市场将起到主导作用。未来新能源产业市场将迎来大规模增长,实现从“补充能源”向“主体能源”重要转变。
 
此外,能源结构也会持续快速调整,能源消费总量则会不断下降,电能占比不断提升。2030年,预计我国风电、光伏装机约16亿千瓦,清洁电力装机占比可达70%左右;2060年,我国风电、光伏装机将达50亿千瓦,清洁电力装机占比可超90%。能源消费总量会在碳达峰后逐步下降,电能消费总量将呈持续上升趋势,非化石能源电力+氢能模式逐步替代传统能源,终端能源使用以电能为主,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0%-70%。
 
二、风电、光伏是实现碳中和的必然选择
 
光伏和储能成本降至0.1元/KWh以下时,电力系统将被重塑,社会电气化水平将实现跨越式提升。刘处长主要阐述了两方面:
 
其一是分布式+储能将成为未来重要的功能方式。主要原因在于未来当风、光总发电量占比超过30%-40%,大电网系统的频率、电压、攻角稳定极限及高昂成本决定了其消纳新能源的天花板。
 
其二是光伏发电仍有降本空间。太阳能电池板制造业产出每翻一番,生产成本就会固定下降25%;光伏电能力每增加一倍,太阳能电力价格就会下降30%-40%;2030年光伏组件成本或可降低至1元/瓦左右。
 
三、光伏发电成为新电力系统主体电源的五个关键
 
打通光伏与用户侧之间的链条。通过储能、用户侧的灵活数字化技术,有效衔接光伏发电和下游负荷,着力打通从发电到用户的链条,实现光伏的有效有序供电。
 
发电侧构建风、光、水、储多能互补系统。形成虚拟电厂,通过多能互补以及应用功率预测等数字化技术完成自我优化,增强新能源发电的可控性;形成虚拟同步机之后再并网运行,使得发电侧的出力曲线尽可能随调度需要灵活调节。
 
用户侧构建以分布式光伏为主的源网荷储一体化。据李处长介绍预计2030年我国分布式光伏可开发潜力将达15亿千瓦,分布式光伏占比50%以上。用户侧将变成有源网络,涌现大量自我平衡的微电网系统,自发自用和就近消纳的电量占比将不断提升,直流微电网或将成为主流。
 
着力构建“光伏+”生态能源体系。积极利用好工商业和户用屋顶、车棚顶、建筑外立面、水面、设施农业等资源,逐步摆脱对于土地资源的依赖,推广水风光互补、渔光农光互补、光伏治沙等技术,解决光伏发电安全并网、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环境治理等问题,逐步探索出一条智慧协同的能源生态发展道路。
 
高度重视光伏建筑一体化。实现能源生产与消费一体化,让建筑直接发电,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节约成本,经济效益最大化。
 
四、关于如何打造新电力系统主体能源的六条发展建议
 
科技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不断降低光伏发电成本。未来光伏产业仍将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产业内可能有所突破的技术主要有PERC、TOPCon、HJT、IBC及钙钛矿等。

向社会传递稳定市场预期,避免光伏产品价格大起大落。政府相关部门通过编制碳中和路线图,激活社会资本,逐步提升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产能并实现均衡配置。
 
进一步推动光伏产业场景化、定制化的进程。特别是光伏与用户侧直流负荷的一体化发展,彻底融入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积极开展多能互补和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建设风、光、水、储“多能互补”系统和基于分布式光伏的“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努力实现光伏与负荷的协同。
 
大力推动光伏产业数字化进程。物联网时代,光伏产业各环节要主动与物联网技术深度融合发展,应大力研发和应用虚拟电厂技术,利用大数据AI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深入能源数据价值,实现多能协同、开放共享、智能调控,以成为未来能源物联网的关键节点和数据来源。
 
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推动隔墙售电与商业模式创新。一方面是积极推动电力现货市场的建设,逐步推进发电侧申报带价格的出力曲线,推动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自发配置储能设施并实现储能资产投入的价格回收。另一方面是突破现有体制障碍,完善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机制,理顺利益分配方式,合理测算核定“过电费”,创新分布式能源商业运营模式,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分布式能源就近消纳。
 
报告结尾,李处长对2021年中国光伏行业的发展做出深切寄语,对所有光伏人发出呼吁:“磨剑十年,乘着3060目标的东风,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确信过,光伏产业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但我们同样明白,不积跬步,无以千里。所以衷心的希望光伏行业的各位同仁能够面向未来,凝心聚力,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共同迎接一个更加广阔的未来。”

图片

图片

图片


近日热文


  1. 官宣!户用补贴5亿、存量90GW+:2021年风电、光伏开发建设通知发布

  2. 刚刚!隆基上调片价格

  3. 转型七年后卖电站求生 这家光伏企业能熬过“七年之痒”吗?

  4. 东方希望拟投建25万吨/年多晶工厂

  5. 总营收3561亿 20家上市光伏企业2020年业绩速览

  6. 南存辉:我国至少还有5000万个可安装户用光伏屋顶,总量1000GW、规模3万亿

  7. 李俊峰:我国发展新能源的基础很好,但千万不要太着急

  8. 光伏组件排名争夺战

  9. 曾经的“王者”频频变卖光伏电站,自救之路还有多远?

  10. 光伏+绿氢!隆基与中国石化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