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0年度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结果公布。结果显示,浙江省综合得分再次排名全国第一。至此,浙江省自2012年以来,共取得6次全国第一、1次第二和1次第五的成绩,并在近5年中连续保持全国第一。
十载同行,
全力协助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效开展
卫宁健康致力于协助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效开展已有十载,经历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初步发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精准化、数智化发展”三个阶段。承建了浙江省部分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系统,以及家医签约、妇幼、健康档案开放等系统,逐步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水平;协助浙江省卫生健康管理部门编制《浙江省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业务功能需求指南(试行)》等一系列的标准规范,并协助浙江省电子健康档案质量控制与应用现场交流会及推广工作,助力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除此之外,还打造了一批数字化改革试点项目,其中卫宁健康承建的海盐县“两慢病”全生命周期数字健康服务系统项目,进入浙江省数字社会第二轮“揭榜挂帅”名单,助力慢性病患者“知健康、享健康、保健康”的“健康宝”试点工作精准化、数智化发展。
创新突破,
信息化助力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模式升级
● 模式创新:创新省、市、县(市、区)健康档案三级管理框架
在浙江省卫生健康管理部门的领导下,卫宁健康承建了浙江省省级电子健康档案平台、部分地市电子健康档案平台和区县健康档案业务系统,构建了以省级平台为主,同时服务于市、县(市、区)的三级电子健康档案管理模式。
通过在省级层面建立统一的系统功能、数据传输、质量控制、综合评价和跨区域档案迁移标准规范,实现了各市县电子健康档案平台规范、标准的统一,规范了各市县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的建设和改造,提升了电子健康档案的质量,实现了全省健康档案数据的互通共享和业务的高效协同。
通过省电子健康档案平台实现了对全省各地市、区县、机构的多级考核评估,减少了现场考核工作量,节约了考核成本。与此同时,在保证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适时有序开放健康信息,满足了居民自我健康管理需求。
目前全省已有11个地市向省电子健康档案平台稳定上传数据,实现公共卫生绩效考核、综合评价和统计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浙江省电子健康档案三级管理架构示意图
● 行业引领:全国首创“1+X”电子健康档案质控服务模型
2015年卫宁健康在桐乡市首次创新提出“1+X”电子健康档案质控服务模型,即对1个基本档案(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和X个专项档案(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健康管理等),按照健康档案的完整性、有效性、规范性和一致性等质控规则进行分析,并对质控结果进行直观地展示和报告,方便使用者审查和改进。
特色
智能高效的规则配置:
可通过前台可视化的方式从完整性(表单项目内容填写齐全)、有效性(信息真实有效)、规范性(符合规范性管理要求及表单内逻辑一致)、一致性(表单间逻辑一致)等4个维度对电子健康档案质控规则进行高效配置,方便工作人员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定义灵活配置,同时质控规则还可实现“一地配置,多地使用”,提升了居民健康档案存储和调取的灵活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丰富灵活的质控方案:
工作人员可根据本地电子健康档案质控管理的需要,制定不同的质控方案(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专项质控方案)和选择适用本方案的质控规则,执行方案后则生成专项质控报告,供工作人员调阅使用,实现质控方案的“可定制”功能。
直观清晰的质控监管:
可通过图表、雷达图等方式直观展示健康档案的完整度、有效性、规范性、一致性等质控综合情况。多维度的监控可以使工作人员快速、直观地查找到不合格或者需要完善档案的问题所在,在大大减轻工作人员工作量的情况下,全面、有效地提升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质量。
快速便捷的能力输出:
质控规则可以以接口的方式快速与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系统或区域电子健康档案平台对接,实现中心质控能力的输出,帮助辖区基本公共卫生系统或区域电子健康档案平台快速构建电子健康档案事中和事后的质控,从而提升质控效率,保障辖区电子健康档案质量。
实施路径——“三步质控法”
通过事前维护质控指标体系并建立质控规则知识库、事中提醒医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事后生成健康档案业务质控报告并监督整改,即事前、事中、事后“三步质控法”来提升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健康档案数据的质量。
通过事前、事中、事后三步健康档案质量控制,不仅提升了电子健康档案的质量,还通过知识库的沉淀,为后续智能化数据质控打下了坚实基础。
●总结标准:协助编制浙江省电子健康档案标准规范体系
卫宁健康协助浙江省卫生健康管理部门对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四版)》和浙江省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建设和应用现状,制定了《浙江省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功能规范》、《浙江省电子健康档案数据质控规范》、《浙江省电子健康档案综合评价规范》等四大规范,编制了《浙江省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业务功能需求指南(试行)》、《浙江省电子健康档案质量控制规范(试行)》、《浙江省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传输规范(试行)》、《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四版)技术表单字段代码规范(试行)》、《浙江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改革政策汇编》等标准规范书籍,并支持了浙江省电子健康档案质量控制与应用现场交流会及培训等工作。
通过电子健康档案规范的建立,指导了各市县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的建设和改造,实现了规范公共卫生服务和提升电子健康档案质量的目标。除此之外,卫宁健康还为努力构建权威统一、全面协调、自主可控、管理规范的浙江省卫生健康信息标准化体系贡献力量,发挥了信息化标准在引领技术创新、驱动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浙江省电子健康档案规范及指南
浙江省电子健康档案规范及指南应用交流会
再接再厉,
持续助力浙江省公共卫生数字化转型
2021年5月,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浙江省卫生健康数字化改革指南》,指南围绕“建设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健康大脑+智慧医疗’”的目标,号召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持续迭代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成果,不断拓展医疗卫生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和卫生健康数字化转型成效,打造一批多跨协同的综合应用,设计一批标志性、易感知的应用场景,找到“破点-连线-成面-立体”的数字化改革最优方案。
根据指南精神,卫宁健康进行认真对标学习并输出了一系列卫生健康数字化解决方案,其中协助海盐县卫健局建设的海盐县“两慢病”全生命周期数字健康服务系统项目正在紧张有序地推进。
该系统基于海盐县慢病数据中心,联动上下级医院,依托知识库提供“主动筛查-建档签约-AI分析-跟踪干预-效果评估”全流程数字化慢病健康服务,推进数字化改革,切实实现以下目标:
● “两慢病”患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就诊率提高到70%以上,二级及以上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两慢病”患者人数年增长率在10%以上。
● “两慢病”规范管理率稳定在70%以上,血压、血糖控制率稳定在45%以上和40%以上。
● “两慢病”患者在二级及以上医院门诊就诊占比下降,“两慢病”患者并发症发病率有所下降。
真正做到让两慢病患者“知健康、享健康、保健康”,慢病管理“两提高、两稳定、两降低”,在浙江省形成了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真正实现“一地创新、全省推广”。
海盐县“两慢病”全生命周期数字健康服务系统项目图
下一步,卫宁健康将继续在浙江省各级卫生管理部门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基于沉淀多年的丰富经验和先进技术,为浙江省做好全国领先的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高标准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贡献力量,为全面推进浙江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