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讲堂】中国商飞吴跃:商业飞机产业发展浅析
浦东科创集团
昨天
收录于话题
夏日的温度正如我们求知的热情一样不断升温。时隔一个月,今日,科创大讲堂再度来袭。本次做客科创讲堂的嘉宾是中国商飞公司科技委主任——吴跃。
吴跃,中国商飞公司科技委主任,工信部、民航局相关领域专家库成员,中国航空学会航空
电力系统
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荣誉委员、上海市政协委员。拥有丰富的航空领域工作经历,曾任中国直升机
设计
研究所所长,中国商飞公司项目管理部部长、总经理助理、C919大型客机项目副总指挥、C919 大型客机项目总经理等职。
吴主任曾获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管理贡献奖、央企楷模称号,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C919大型客机首飞个人一等功等荣誉称号。
本次讲座的主题是《商业
飞机
产业发展浅析》,吴主任首先从商用飞机产业的定义切入,商用飞机产业是研发和制造商用飞机及其有关
设备
的机构和企业构成的总体,包括
设计
、制造、总装集成、销售服务和MRO等环节。目前商用飞机产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高投入与高附加值并存、高技术性与高端人才需求并存、高产业关联性和高市场风险并存、专业化发展和国际合作并存。当前,全球商用飞机产业已经形成了美国波音和欧洲空客的“超级双寡头”垄断格局。未来二十年,预计将有8725架飞机交付中国市场,其中单通道喷气客机近6000架,占二十年交付总量的68%,双通道喷气客机1868架,占总交付量的21.4%。其余为喷气支线客机,二十年时间里将交付920架。
接下来吴主任对我国航空产业的发展进行了介绍。我国航空制造业初具规模,在全国16个省市有了较大规模的发展,集群化分布现象趋显,基本形成以长三角及陕西为核心,以珠三角、东北地区为两翼,以北京、天津、四川等研发、制造为支撑的航空产业格局。中国商飞作为我国航空制造的头部企业,在不断地进行探索。初步形成了从支线
飞机
、中短程窄体客机到中远程宽体客机的产品谱系。其中,2017年是一个里程碑年份,在2017年,ARJ21进入批量生产,标志着大飞机开始进入产业化阶段,中国商飞从初创期进入成长期。未来,我国商用飞机产业的发展会面临 “两少、两弱、两不足”问题。但这对我国来说也是重大机遇,借此之机我们可以扩大产业规模、开发多货源,以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为核心,以实现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为目标,形成大飞机独立自主的研制能力和生产能力。
最后,吴主任给出判断,未来15年,将是大
飞机
发展史上研发强度最高、投入强度最大、市场导入最难的15年,也是最重要、最危险、最充满希望的15年,跨过去,就意味着中国大飞机事业的成功。
讲座结束后,
傅红岩
董事长讲道,在商业
飞机
产业中,从投资者到制造商再到服务型企业,
都要一起努力,
共同构建国产大
飞机
的命运共同体。作为国有创投机构的
浦东科创
集团更要服务国家战略,大力支持国产大
飞机
的发展,助力蓝天梦,为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贡献力量。科创员工纷纷表示,吴主任的讲解让大家对商业飞机产业的发展历史、目前的世界格局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受益匪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收录于话题
#
个
上一篇
下一篇
阅读
分享
收藏
已同步到看一看
写下你的想法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
前往看一看
看一看入口已关闭
在“设置”-“通用”-“发现页管理”打开“看一看”入口
我知道了
已发送
取消
发送到看一看
发送
【科创讲堂】中国商飞吴跃:商业飞机产业发展浅析
最多200字,当前共
字
发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