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至7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英特尔 AI for Youth 公益体验营在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成功举办。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中中学闵行分校、上宝中学、领科中学、交附IB等学校的35名高一学生,经过了“涝疫结合”的重重考验,一起在百年交大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英特尔 AI for Youth 公益体验营由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梁晓妮老师和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上海外国语学校的朱皓斌老师担任主讲。有了数周前复旦附中首发营的授课经验后,英特尔AI for Youth内容迅速迭代为V2.0版本,与首发营相比,从课时的分配、课件的双语编排、编码实践的深入程度上,都有了更为合理的安排。虽然因为极端天气的缘故,前两天的课程临时变更为线上课,但学生对于整个课程的接受及掌握程度,仍然超出预期。
小调查:晓妮老师如涓涓流水般的授课风格,和朱老师铿锵精准的教学风范,你更心仪于哪一个😊?
先是台风突然光顾,后有突发疫情的捣乱,营员们没能统一教学平台。还好有英特尔强大的工程师志愿者团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这次的九名企业导师从教学平台的调试、编程中的Debug、项目阶段的选题、架构、实现、展示等方面配合主讲老师,给每个小组进行一对一指导。他们各有绝活,平时都是资深的工程经理,这次作为企业导师,他们也和平时工作中一样追求卓越,是不是觉得特别有安全感?有没有和他们一起在项目突击阶段,晚上电话会议讨论到一两点?
最后一天的结营仪式阵容堪称豪华。平时只闻其名的学术界大牛们纷纷现身。科技部重大项目青年首席科学家、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基地执行主任严骏驰博导,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书记、机器人研究所教授熊振华,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总工程师冷春涛,上海交通大学智能汽车研究所副所长黄宏成,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副教授蒋乐天,这些大牌教授们齐聚一堂;这还不够,还有英特尔院士、上海市领军人才戴金权老师,紫竹高新区团委书记刘萍老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副校长王建飞老师,世界外国语学校书记兼副校长、特级教师陈勇老师,松江二中副校长余方喜老师,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上海外国语学校信息技术中心主任陈明老师,上海市教委Python教学研究组、风范中学朱敏老师等,都前来指导和点评营员们的创新项目。你有没有在这些大拿的面前先是踯躅,而后鼓足勇气向他们尽情展示自己的作品?是不是觉得前几天的埋头苦干特别值得?
本次体验营,一共产生了9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项目。涉及智能语音交互、眼动鼠标、AI辅助学习及阅卷、版权识别等多个创新主题。营员们在七天的集中训练后,纷纷表示有醍醐灌顶之感。其中的几位代表留下了他们的感言。
————————————————————————————
徐恬怡- 最受欢迎项目之一,“智能垃圾分类器”项目组(组员叶宇恒,陈嘉仪,徐恬怡,金泽霖)
“刚进夏令营时,我满怀忐忑。作为一个编程小白,我对课程充满了恐惧。但很快,我的恐惧随着老师们深入浅出,幽默风趣的课堂烟消云散,深奥的知识也在一次次亲身实践中变得生动起来。志愿者们热情地解决我们的问题,帮助我们解决各种编程方面的困难。
在最后三天,我们开始准备小组项目”智能垃圾分类器”。我们从kaggle上下载了数据集。然后把垃圾图片进行了分类。为了不占用太多内存,使运算速度更快,我们把图像进行了灰度化处理。随后我们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建模。最终,我们的程序成功地通过识别物体的材质实现垃圾分类。
这次活动深深地使我感受到了编程的快乐,使我体会到了AI的魅力。”
刘肖霄- 最受欢迎项目之一,“AI填空题阅卷系统”项目组(组员范宇鑫,王悦宜,陈张懿韬,刘肖霄)
“我们的项目其实得来不易:一开始在选题上就有很多反复,后来又用错了数据库,浪费了很多时间。好在我们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确定了可行的议题,又及时调整了项目组的分工,有负责编写代码的,有负责海报绘制的,以及负责PPT及展示准备的。最后全力合作,突击成功!
我们的项目方向是人工智能AI批选择题,来为我们的老师减轻负担,同时也减少了因为老师疲劳而导致的漏批错批等现象。AI在检测出学生的手写体答案之后,会根据老师输入的答案来自动批改选择题。这便是我们看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不简单的自动批卷系统。
由于时间太紧,我们最终的项目代码完成度差不多是50%,我还希望能有机会进一步完善它。但这次夏令营还是收获颇丰的,学到了很多新的编程知识,也交到了许多新的朋友,希望能再次和各位老师在交大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