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色列一家名为 Binah.ai 的公司推出了一款 AI 应用,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笔记本电脑摄像头远程获取心率变异性(HRV)RR 间期(RRi)的原始数据。所谓心率变异性,是用于衡量每次心跳之间时间变化的基本指标,直接体现心率、血压、呼吸、消化等身体状况。测量心率变异性,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掌握病患的健康指标、特别是心血管系统健康水平。
简单来说,AI 应用只需要通过摄像头就可以判断你是不是真的生病了,你只需要在该应用内看向镜头 45 秒,应用就可以在 10 秒到一分钟内判断出你的健康状态。传统的“AI 监工”仅仅是通过摄像头判断员工是否在工作岗位上,现如今连是否生病都可以判断出来了,请病假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作为一项最新功能,此技术将帮助健康应用开发厂商更轻松地基于心率变异性开发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在此之前这项指标必须通过可穿戴设备才能获取,比如各种各样的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这项技术不仅不需要可穿戴设备,还可以直接分析人脸特定的皮肤区域,即可为不同性别、不同肤色的人提供生命体征监测服务。
Binah.ai 公司联合创始人兼 CEO David Maman 表示,“我们将继续探索新的方式,努力实现 Binah.ai 技术的可定制化,借此帮助那些需要心率变异性数据以开发特定应用程序的企业客户,让他们彻底摆脱可穿戴设备的束缚。通过心率变异性 RRi 数据,我们不仅将医疗保健服务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也让那些需要原始数据的组织获得了随时使用心率变异性参数的灵活优势。”
为了测试 RRi 数据的准确性,Binah.ai 进行了试验,并将结果与 Polar H10 胸带(当前心率与心率变异性数据捕捉的行业标杆)进行了比较,效果相似。
Binah.ai 使用取自面部上颊区域的信号提取生命体征,并使用相应的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算法(包括计算机视觉技术和信号处理)对其进行分析。不需要可识别的特征,对象可以戴眼镜、帽子、胡须、化妆或面具。在一分钟或更短的时间内,用户可以访问心率、心率变异性(SDNN 和 / 或 RRi 原始数据)、氧饱和度、呼吸率和精神压力。
该技术在手机或电脑等设备上运行,即使没有连接到互联网,用户也可以执行生命体征扫描(请注意,离线时,扫描结果不会记录在测量历史中)。根据 binah 官网公布的信息来看,整个过程总共分为六个步骤:
来自周围环境或设备手电筒的光线穿透皮肤并从血管反射到相机;
Binah.ai 连接到相机并接收捕获的视频流。如有必要,摄像机参数会自动调整以优化视频输入;
需要时,会处理光照水平以提高生命体征的准确性;
从完整图像中裁剪出感兴趣的区域;
对每个 ROI 执行皮肤检测,然后提取 RGB 值;
每个生命体征都是根据不同数量的数据计算的,结果在 10 秒到 1 分钟内出现。
具体来说,其中比较核心的技术是远程光电容积脉搏波成像 (rPPG),这 是一种基于相机的非接触式心血管监测解决方案,经证明与传统 PPG 设备一样准确。该公司的技术测量皮肤反射红、绿和蓝光的变化,量化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之间的对比度。
当条件不理想时,Binah.ai 还提供了一个备份解决方案,通过将用户的手指放在智能手机的后置摄像头上来提取 PPG 信号。Binah.ai 会自动检测条件是否适合 rPPG 非接触式提取,并建议用户转向基于手指的提取。
基本上,Binah.ai 解决方案使用非接触式方法查看人体皮肤来确定最终用户的生命体征。尽管光照条件多变,但智能手机相机(尤其是较新型号)配备了传感器,以获取具有某种程度均匀照明的面部图像。未来,这套解决方案还将根据已经证明的科学标准确定血压、血红蛋白和酒精水平。
信息来源:https://www.binah.ai/news/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腾讯又涨工资了,员工上半年平均月薪 7.85 万;台积电市值成为亚洲第一;特斯拉因美政府启动调查市值蒸发两千亿 | AI 一周资讯
你也「在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