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餐饮行业独角兽:85后小伙“路边摊”起家,1家店估值1个亿

如果你是新朋友,请点击上方的蓝色字 关注 “高科技爱好者”,保证不会让你失望的.


去年,国内咖啡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预计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万亿。咖啡已然成为“资本宠儿”,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上半年咖啡领域相关项目融资事件共有15起。


其中,主打高性价比小店模式、客单价在15-25元之间的Manner,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就完成三轮融资,淡马锡、美团龙珠、字节跳动等巨头竞相争夺,投后估值涨至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4亿元),单店估值达到1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字约是星巴克的3倍多。


图片


Manner创始人韩玉龙,是一位85后的咖啡狂热爱好者,与咖啡的缘分是在读大学期间产生的。有趣的是,他所学的专业与“咖啡、市场、人”毫无关系,而与“人”家中的宠物息息相关。没错,他是兽医专业出身。但这不妨碍韩玉龙对咖啡有着专业的认识和独特见解。


毕业后,他回到江苏南通,开了一家摄像主题咖啡馆。经过多年经营,在老家也算是小有名气。不过当地人对于咖啡并没有什么爱好,这让他看不到咖啡馆的未来。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韩玉龙把目光瞄向了上海。魔都可以说是国内咖啡文化最丰富的城市,咖啡馆总数位居世界第一,每万人拥有2.85家咖啡馆。


来到上海后,他没有立刻盲目开店,而是选择到一家咖啡店打工,磨炼咖啡的制作技艺。工作之余,还把上海咖啡市场跑了个遍。经过充分准备,2015年8月,韩玉龙在南阳路205号开出第一家Manner,初衷很简单,就是想开一家纯粹的咖啡馆,店名的灵感源于电影《王牌特工》台词“Manners maketh man(不知礼,无以立也)”。


图片


这原本是隔壁服装店的橱窗,只有2平米空间,装修极其简单,看上去像是一个“路边摊”。所处的地段是上海内环正中心,周围高档商场和写字楼环伺,300米半径内就有5家星巴克。


Manner是怎么脱颖而出的?答案是极致性价比。其定位是平价精品咖啡,售价多在10元-25元之间。因为没地方坐,只能外带,自带杯可立减5元。凭借更高品质、更低价格,很快吸引附近的上班族和咖啡爱好者,很多人是带着星巴克杯子去喝Manner咖啡。


单店实现盈利后,韩玉龙萌生了做连锁品牌的想法,于是在次年底开出第二家门店“芮欧百货店”。成立头三年,Manner一共开出8家门店,且全部位于上海市静安区。一个未经证实的说法是,一家Manner开在旁边,星巴克的客流会下降30%。


图片


“投资女王”徐新曾表示:“为什么你一喝咖啡就想到星巴克?因为你到处都可以看到它,所以开店是一个解决方案。”2018年8月,今日资本向Manner投了8000万。自此之后,便走上快速扩张的道路,相继在北京、深圳、苏州、成都、厦门等城市设店。


截至目前,Manner已开出194家直营门店,在上海有165家,占比超过八成。拥有社区店、写字楼店、商场店等多种店型,并开始试水大店模式,新增50平烘焙工坊与200平轻餐店的新店型。


有知情人士透露,Manner去年营收为2-3亿元,毛利率在50%以上,净利润率在10%以上,这个数字甚至已经超过星巴克。其中,上海地区门店全部盈利。不过考虑到其他城市消费者在精品咖啡方面的购买力远不及上海,快速扩张的Manner很可能会陷入亏损的境地。


投资人期待押中“下一个星巴克”,不只是Manner,M Stand、Seesaw、代数学家、PAIX咖啡以及永璞、三顿半、隅田川等线上精品咖啡品牌都在快速崛起。面对资本的压力、快速变化的市场,如何保持自己的初心和节奏,考验着韩玉龙以及其他创业者。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