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摘要:
车型·车市
自动驾驶
1. 本田与Cruise本月开始在日本测试Robotaxi
2. 西门子成立自动驾驶仿真公司Simulytic
电动化
1. 8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12.6GWh,同比增144.9%
2. 小康股份与宁德时代签订五年供货协议
数字化
1. 恩智浦、广汽、大陆达成战略合作
2. Omdia:上半年车用显示器出货9140万台
企业·财经
1. 36氪:小米计划2024年出车,三年卖90万辆
2. 外媒:苹果任命Kevin Lynch负责造车项目
3. 蔚来香港IPO或推迟至明年
车型·车市
8月份,交强险数据显示,特斯拉上险量2,802台,其中Model 3 1,273台,Model Y 1,529台。
而此前来自乘联会的数据显示,特斯拉在8月份销售44,264辆,其中出口31,379辆,占到近3/4的比重。而国内市场的销量为12,885辆,这其中Model Y在8月份销售11,576辆,Model 3销售1,309辆。
解读:特斯拉的上险量在3月份是3.46万辆,6月份也有2.85万辆,但来到8月份如此大的下滑,让人震惊。
在惊讶之余,似乎也有一些规律可循,特斯拉的交付数据在每个季度末都会有显著的提升,这一点马斯克也在不久前给出了印证,他在推特上透露,特斯拉三季度前两个月的生产主要会用于出口,而后面9月份的生产会更多用于交付本地市场。
为了兑现这个承诺,美国当地时间9月8日马斯克还在内部邮件中鼓励员工要更加努力工作,以确保三季度末的交付,“和整个汽车行业一样,特斯拉本季度早些时候遭遇了极其严重的零部件短缺,因此三季度末交付量会异常高。”
马斯克称,特斯拉制造了很多缺失零部件的汽车,需要在之后进行补充。马斯克甚至预计,特斯拉将迎来历史上最大的一波交付浪潮。
马斯克7月就曾表示,今年剩余时间的产量增长将取决于全球芯片短缺情况。目前,特斯拉美国工厂原本的出口产能,已全部转供美国本土市场。并且,中国工厂还要对美出口特斯拉,来满足美国本土市场的交付。所以面对可能到来的交付预期,实现起来也并不容易。
特斯拉Q2财报显示,该公司第二季度共交付了20.1万辆,同比增长121%,交付量创公司纪录最高水平,其中Model 3和Model Y总计交付19.9万辆。
据乘联会公布数据显示,8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24.9万辆,同比增长167.5%,环比增12%。1-8月新能源车零售147.9万辆,同比增长202.1%。
解读:根据8月份排名显示,上汽通用五菱的宏光mini EV车型继续以绝对优势领跑销量榜,从同比涨幅上分析也不难看出,长安奔奔和宏光mini EV这类A00级车型销量增速最快。乘联会分析,8月份购买接送孩子的家庭第二辆车、暑假学车潮推动的练手车需求强烈,因此经济型电动车走势强劲。
8月份,比亚迪秦PLUS DM-i超越Model Y来到亚军位置。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在新能源车企8月批发销量排名上位列第一,销售前五的新能源车企分别为:比亚迪销量6.08万辆,特斯拉中国销量4.42万辆,上汽通用五菱销量4.37万辆,上汽乘用车1.69万辆,广汽埃安1.16万辆。
特斯拉Model Y的8月销量排名第三,而Model 3仅销售1309辆,未能出现在榜单,主要原因是由于8月生产的车辆大部分出口海外,供应国内市场的比例较低。
从趋势上看,1-8月同比增加的188万辆新车中,新能源车增加100万辆,占总增量54%。可以说新能源汽车成为拉动中国车市增幅的最大动力,对燃油车市场的替代效应已经显现。8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达17.1%,1-8月渗透率11.6%。
9月10日,宝马新款iX3正式上市,相比老款主要在外观上进行了调整。
外观:封闭式双肾造型的格栅不仅提供镀铬装饰,还新增了熏黑风格样式;
两侧头灯组则调整为折线形造型;下方包围样式换装了一套运动套件,镀铬全部调整为熏黑样式;车身尺寸和老款一样,长宽高分别为4746/1891/1683mm,轴距为2864mm
内饰:中控台上将配备12.3英寸液晶仪表盘和同样尺寸的中控屏幕;新车的换挡杆和启动按钮都进行了换新,采用了BMWi的蓝色进行点缀
车机系统:新车将配备iDrive 7.0,功能包含导航、智能个人助理、苹果CarPlay、Android Auto、BMW Connected,并支持OTA升级
动力:电机最大功率为210kW,峰值扭矩400N·m,百公里加速时间为6.8秒。电池方面,搭载80kWh容量的锂离子电池,可以实现460km的WLTP综合续航里程。
自动驾驶
1.本田与Cruise本月开始在日本测试Robotaxi
9月9日,据外媒报道,本田汽车将于本月在日本开启一项自动驾驶测试项目,本田的长期计划是与Cruise和通用汽车联合推出基于自动驾驶的出行服务。
解读:据悉,该自动驾驶测试项目将在日本枥木县(Tochigi Prefecture)进行,作为第一步,项目团队将先创建该区域的高精地图,专用于自动驾驶测试。
高精地图创建完成后,项目将使用Cruise的自动驾驶车辆在公共道路上行驶,并根据当地交通环境和法律法规,打造并测试适合日本的自动驾驶汽车。
测试项目将由本田和Cruise合作开展,并在本田位于枥木县的工厂内建立测试设施。
未来规划方面,本田计划使用其与通用、Cruise联合开发的自动驾驶专用车型Origin,在日本推出MaaS出行服务。
9月10日,据外媒报道,西门子公司目前已成立初创型子公司Simulytic,专注于自动驾驶的仿真和机器学习系统。该公司由原西门子eMobility负责人Andreas Kollmorgen担任CEO,原网联汽车负责人Andy Gill担任COO,总部设在慕尼黑。
电动化
9月10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1年8月份动力电池数据。8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12.6GWh,同比上升144.9%,环比上升11.2%。
解读:其中,三元电池共计装车5.3GWh,同比上升51.9%,环比下降2.1%;磷酸铁锂电池共计装车7.2GWh,同比上升361.8%,环比上升24.4%。
市场占比方面,三元电池8月份装车量为42.5%;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为57.5%。磷酸铁锂电池继7月装机量首次超过三元电池以后,本月占比进一步提升6.1个百分点。
1-8月,三元电池累计装车40.9GWh,占比53.6%;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35.2GWh,占比46.2%。
从企业集中度来看,8月共有38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较去年同期减少5家,排名前3、前5、前10家企业动力电池装车量占比分别为76.3%、83.9%和92.7%。
企业装车量排名方面,宁德时代8月装车量6.50GWh,继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从7月的50.1%上升至51.7%。
LG新能源1-7月国内装车量4.93GWh,排名第三;7月装车量0.2GWh,排名第九;8月则未进入前15名。
此外,比亚迪、蜂巢能源、孚能科技等厂商的市占率环比7月出现上升,中航锂电、欣旺达、亿纬锂能等厂商的市占率环比7月出现下降。
9月10日,小康股份公告,控股子公司金康新能源已与宁德时代签订《五年供需联动和产能保证框架协议》,金康新能源将向宁德时代采购动力电池产品。
协议约定,供货有效期限为2022年至2026年。在此期间,金康新能源需至少提前6个月向宁德时代提出要求,双方共同确认下一年度采购总量,并通过附属协议进行约定。若当年未签署附属协议的,则次年双方按照10GWh的年度量纲执行。
数字化
1. 恩智浦、广汽、大陆达成战略合作
9月10日消息,据大陆集团公告,恩智浦与广汽研究院、大陆集团已于近日在广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联合打造面向未来的新一代智能网联产品。三方将基于本土化战略,恩智浦、大陆集团将派出中国本土研发团队参与本次联合开发。
9月10日,研究机构Omdia发布数据称,2021年上半年,车用显示器整体出货量为9140万台,天马的市场份额为13.9%,排名第一;友达份额13%,排名第二;日本显示公司(JDI)份额12.2%,排名第三;京东方份额10.6%,排名第四。
企业·财经
1. 36氪:小米计划2024年出车,三年卖90万辆
9月10日,据36氪引用多位知情人士称,小米汽车计划在2024年上半年出车,此后三年,每年推出一款新车,三年总销量达到90万辆。对此,小米集团未予置评。
解读:3月30日,小米集团宣布造车。9月1日,小米汽车公司注册成立,落户北京,注册资金100亿元人民币,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出任法人代表。
36氪报道指出,作为新入局者,为了在汽车市场抢得一席之地,小米已经做了诸多铺垫:
首先,借助资本优势布局。技术层面,斥资近8000万美元收购Deepmotion,由此直接输入30多人的自动驾驶研发团队;人员方面,高薪挖人,最高年薪达百万级,目前核心管理岗已经基本就位;产业链方面,投资动力电池公司中航锂电、泊车技术公司纵目科技、激光雷达项目禾赛科技、Innovusion等,丰富汽车生态拼图;
其次,制定低价进场策略。传小米汽车将采用与小米手机类似的低价策略,用“BOM(物料清单)亏10%的方式”进场。
目前,小米汽车已构建300人的团队,下设产品部、智能座舱部、自动驾驶部、整车硬件部、动力系统部、智能制造部等10余个一级部门。小米汽车开始全面启动。
2.外媒:苹果任命Kevin Lynch负责造车项目
9月10日消息,据外媒报道,在原汽车项目主管 Doug Field 加盟福特之后,苹果已任命软件高管 Kevin Lynch 负责造车项目。苹果官方对此并未回应。
Kevin Lynch 2013年加盟苹果,负责 Apple Watch 和健康计划的软件工作,帮助创建了 watchOS,领导了 iOS 健康应用和 ResearchKit (苹果专为医学研究者打造的一款软件基础架构,用于帮助人们诊断各种疾病)等功能的开发。他于今年早些时候加入了造车项目(Project Titan),如今成为部门负责人。
苹果泰坦项目最早起步于2014年,但官方并未公开谈论过该计划,因此,对于有关该项目的消息,一直众说纷纭。
此次外媒报道的人事变动可能并不确凿,根据苹果在今年1月份的人事变动,泰坦项目的负责人应该是苹果前硬件负责人Dan Riccio,而不是此次报道中的Kevin Lynch ,1月份的消息称,Dan Riccio转而负责一个神秘项目,这个项目应当是造车项目。
近期,据韩国媒体报道,苹果公司已经向全球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发出报价请求,苹果造车正在加速推进。
9月9日,据外媒报道,知情人士指,蔚来或推迟赴港上市计划至明年。市场方面反应平淡,当日蔚来汽车美股盘后小幅上涨。
消息指,蔚来收到香港联交所对其架构的查询,包括用户信托计划等。消息人士指出,由于审议仍在进行,蔚来仍可决定不在港上市。
此前,蔚来宣布已经提交了一份招股说明书补充文件。文件显示,蔚来汽车将按市价增发美国存托股票(ADS),根据股权分配协议条款,该公司可不时发行规模不超过20亿美元的美国存托股票。
同属“造车新势力”的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都已于今年夏天先后顺利实现回港上市,但是蔚来汽车的回港上市之路却有些不顺利。
据传,蔚来汽车早在2021年3月就已秘密在港提交二次上市申请。按照香港联交所的规定,2018年9月就在美国上市的蔚来满足二次回港上市要求,然而,至今仍未获批准。
《中国汽车科技趋势报告年报(2021年)》购买价格为:80,000元人民币;
2021年《中国汽车科技趋势报告季报(2021年Q1)》购买价格为:16,000元人民币
温馨提示:购买《年报》获得更多权益,包括:免费获得三个季度《季报》和被邀请参与线下趋势沙龙。【点击了解以往沙龙详情】
招 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