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丨那些不能说的秘密~

严格保密管理的 成都理工大学 今天
图片

涉密载体

涉密人员

计算机与网络保密

通信与办公自动化设备保密

……


  日常办公中会遇到哪些保密情况?

栗子君特开“保密小课堂”

帮助大家轻松、快捷地掌握保密知识

规范个人行为,确保国家秘密安


图片


烫手的山芋:

手头暂存的涉密文件应该这样管


您在工作中也许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不是涉密人员,不在涉密岗位工作,可是偶尔还会出现因工作手头暂存涉密文件的情况。

这个时候,这块烫手的山芋我该怎么稳妥地处理呢?栗子君帮您划出三条重点,用好、护好密件不泄密:



图片

栗子君

未经批准不得擅自留存

有些国家秘密事项确需有关部门及人员在一段时间内随时查阅使用,此时,可以由相关部门或个人暂时保管。但有三点原则需要把握:

• 使用涉密载体的人员应该符合该项国家秘密事项知悉范围的要求。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扩大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

• 涉密载体留存使用需严格履行审批登记手续,应逐级报批,经主管领导签字同意,并办理借用登记手续,明确用途及归还时间。

• 如果拿到的是涉密载体的复印件,应采取和原件相同的保密管理措施。



图片

栗子君

暂存期间确保安全可控

涉密载体领用至部门或个人后,首先应建立暂存涉密载体台账,内容包括涉密载体的名称、密级、留存原因、使用期限等。

涉密载体必须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场所和文件柜中保存,做到人走文件入柜落锁。如果个人办公环境无法满足涉密载体保管要求,可以由所在部门指定专人,负责涉密载体的保管,随用随借、当天归还,确保涉密载体留存期间做到安全可控。

涉密载体使用期间,要做到不拍照、不复印、不上网,不横传,不擅自摘抄摘录,更不得随意转借他人。经批准复制、摘抄摘录的,应履行登记审批手续,并按照同等密级的涉密载体管理。

机关、单位的文件管理部门及人员应随时掌握涉密载体的去向。绝密级涉密载体不得在其他部门或个人处留存。



图片

栗子君

使用完毕第一时间交还

个人暂时使用的涉密载体,在工作任务完成后,应及时交还、清退,并办理清退手续。参加涉密会议领取的涉密载体,会后应交还主办单位或返还后交单位保密部门保管。

涉密载体借用期限到期后,应及时主动归还,确需继续使用的,可经主管领导审批同意后视情延长具体使用时间。

机关、单位的文件管理部门要定期对涉密载体进行清查、核对,对借用到期的涉密载体应当及时收回,需要销毁的按照规定程序销毁。

人员离岗、离职前,应当将保管的涉密载体全部清退,并办理清退、移交手续。

图片



  “笔杆子”的雷区:

涉密文件、资料的起草这样做


身在机关、单位,办文几乎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也许有人会说,写公文还不简单,网上搜搜,文件摘摘,有啥费事的?其实不然,机关、单位办文不仅包括起草文件、资料,还包括各类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编辑,千头万绪,极需耐心,最忌随意。

从近年通报的案件来看,一些单位的“笔杆子”正是因为保密意识淡漠,在起草文件时“踩雷”,使得国家安全和利益受损,也影响了个人前途发展。

为防止文件、资料在“拟”中泄密,我们在涉密文件、资料起草过程中必须严格做到办文周密、办文保密,着重把握这三点:



图片

栗子君

第一点:思想重视,明确定密事项

一般而言,机关、单位中的文件起草人往往又是定密承办人员,是做好文件保密工作的“首要因素”,也是防范失泄密发生的第一道防线。

这就非常考验起草人的保密素养,因为涉密文件、资料的草拟,非常容易形成保密“真空”。一旦出现起草人麻痹松懈、执行保密措施不严的情况,就很可能打开失泄密的大门,令人追悔莫及。

对此,机关、单位应通过教育培训、下达文件等方式,使相关工作人员树牢“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的保密观念,熟知本单位保密事项范围,牢记涉密文件、资料不能在互联网终端处理和传输等保密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图片

栗子君

第二点:过程细致,严格定密程序

机关、单位办文过程中,若所起草的文件、资料中有事项被列入定密范围,则从起草之初就应将其按涉密事项管理,标明密级、保密期限,采取保密措施,严控知悉范围,切不可出现起草过程中不定密,印发文件、资料时才定密的情况。

与此同时,也应考虑到文件、资料的起草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往往会由于各种原因进行长时间的酝酿、论证、修改。

若一旦发现某涉密文件、资料起草过程较长或者无法正常履行定密程序,就需要文件起草人向机关、单位定密责任人及时汇报相关情况,请定密责任人在涉密文件、资料起草前,拟定该事项密级,并明确相应保密要求。

此外,“呕心沥血”完成涉密文件、资料的起草工作,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还需在制发前,按定密程序正式履行定密手续,并作出国家秘密标志,报本机关、单位定密责任人审核。



图片

栗子君

第三点:收尾严谨,强化保密管理

机关、单位起草文件、资料,基本不可能一气呵成,往往会形成大量的中间材料,包括过程稿、送审稿、讨论稿、修改稿、征求意见稿,相信这也是大家办文工作的“常态”。

对于这些材料,承办人员都应当严格按照涉密文件、资料保密管理规定妥善保管,不能随意丢弃或泄露。如需销毁,必须严格按照涉密文件、资料的销毁要求操作。

值得一提是,办文过程中,如有相关参考资料、文献涉及国家秘密,承办人员还需在工作收尾时做好清退工作。应将有关文件主动交回管理人员或退回单位保密室并办理清退收手续,万不可私自留存涉密文件资料。

图片


  涉密文件的归宿:

制作涉密载体应注意哪几点?


在机关单位从事保密工作,最常接触的就是国家秘密载体(以下简称“涉密载体”)。

涉密载体有哪几类?机关单位经常处理的涉密载体有哪些?制作涉密载体时应当注意哪几点?这些您又是否清楚呢?

涉密载体是国家秘密事项的存在方式,指以文字、数据、符号、图形、图像、声音等方式记载国家秘密信息的纸介质、光介质、电磁介质等各类物品。

在机关单位,大家平时接触、处理最多的涉密载体主要是涉密公文和图文资料。

一般而言,为保密起见,这些涉密载体的制作都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不过,仍有些环节需要严加注意,以防出现泄密隐患。

对此,保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涉密载体制作过程中的场所、条件、人员等做了具体的保密规定:



图片

栗子君

制作场所要安全

考虑到实际工作中,涉密载体的制作存在多种情况。

例如,涉密文件印制工作中,有时只需印制单份,有时却需要大批量印制,有时还需调来特种设备、大型设备参与印制工作。

对此,相关法律要求,制作涉密载体的场所,除机关、单位内部外,还可以选择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批准的定点单位。

这些制作场所要符合保密要求,使用电子设备的应当采取电磁泄漏发射防护措施。

具体来说,制作涉密载体,需要个人在办公室自行录入、打印、绘制、整理的,工作时应当避开无关人员,制作完成后及时清理现场和整理归档,严禁将涉密文档、文件及资料等带回家中处理;送机关文印室制作的,应当向文印人员声明,提出相应保密要求并监督执行;将涉密载体送至定点单位制作的,应与相关单位签订保密协议并监督执行。



图片

栗子君

制作人员需可靠

在机关单位,涉密载体的制作人员应当确定为涉密人员,符合涉密人员基本条件并通过保密审查,签订保密承诺书,明确其岗位保密责任,接受单位保密部门监督。

当有无关人员出现在涉密载体制作现场时,工作人员应当停止操作,屏蔽相关涉密内容。

若离开制作场所,应当保证涉密计算机等设备处于关机或休眠状态,并且需要输入密码才能开机或重新显示。



图片

栗子君

制作流程应周密

做好“人防”的同时,也要注意“物防”。涉密载体的处理设备应符合保密要求。

例如,起草、制作涉密电子文档,应当使用涉密计算机和涉密设备,并做出保密标识,禁止使用非涉密计算机和设备起草、制作涉密电子文档,禁止使用低密级的涉密计算机和设备起草、制作高密级电子文档。

此外,制作涉密载体要严格按照批准的数量制作,应标明密级、保密期限、发放范围、制作数量及编号,制作部门和个人严禁私自留存;制作过程中形成的不需归档的材料,包括文件、资料的草稿、废稿、废页等,不能随意丢弃,应当及时销毁。




如何保管手头暂存的涉密文件
你掌握了吗
  来挑战一下随堂小测验吧!
(绿色闪烁为正确答案,红色闪烁为错误答案)


01

阅读和使用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在符合保密要求的(  )进行。

A、办公场所

B、家中

C、现场

D、现场

(点击选项查看答案)

02

阅读和使用国家秘密载体,应当(  ),文件管理人员要随时掌握国家秘密载体的去向。

A、直接向管理人员索取

B、按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C、办理登记、签收手续

D、经过机关、单位领导同意即可

(点击选项查看答案)

03

以下符合国家秘密载体存放要求的是(  )。

A、木质文件柜

B、办公室抽屉

C、铁皮柜

D、密码文件柜

(点击选项查看答案)

04

(   )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设施、设备中保存,并指定专人管理。

A、绝密级

B、秘密级

C、机密级

D、秘密级、机密级

(点击选项查看答案)

05

涉密文件、资料起草过程中形成的废页、废料、胶版等不需归档的材料应及时(  )。

A、丢弃

B、销毁

C、焚毁

D、作为废品出售

(点击选项查看答案)

06

以下符合涉密文件、资料起草要求的设备是(  )。

A、插有上网卡的平板电脑

B、互联网计算机

C、涉密计算机

D、手机

(点击选项查看答案)

07

拟制涉密文件要同时拟定(  )和保密期限,采取保密措施。

A、密级

B、密标

C、密钥

D、密码

(点击选项查看答案)

08

机关单位选定制作涉密载体的场所,可以是(  )。

A、单位对外办事大厅

B、单位一楼信访接待室

C、单位机要室

D、单位户外平台

(点击选项查看答案)


图片
资料来源丨保密观
编辑丨赵一蕾
校审丨王潇
责编丨张爱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点亮 增强保密观 ↓↓